越擦越亮的曲陽石雕名片(美在鄉村·走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展覽館西側(ce) 廣場,大型漢白玉組雕《信仰》純淨聖潔、撼人心魄,71名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在黨(dang) 旗下宣誓的群像,彰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堅定理想信念。
這件重大主題雕塑的石料加工地,是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
驅車自京昆高速曲陽南口而下,駛向曲陽縣城。一條10公裏長的“雕刻大道”貫通南北,道路兩(liang) 側(ce) 盡是各家各戶擺出來的石雕,既有傳(chuan) 統題材,也有現代題材,可謂應有盡有。難怪當地民謠唱道:“上到九十九,下至剛會(hui) 走,要說打雕刻,人人有一手。”
“曲陽自古盛產(chan) 石材,特別是漢白玉,質地脂潤、晶瑩潔白。兩(liang) 漢時期,曲陽石匠便開始用石頭雕刻碑碣、建築構件等。南北朝時期,曲陽石雕中的造像、石獅等已獨具風格。隋唐時期,曲陽成為(wei) 我國北方漢白玉雕像的重要雕造中心。”河北省工藝美術協會(hui) 雕塑藝術指導委員會(hui) 會(hui) 長楊躍武說,“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國成立後的許多重大工程建設,也都用到了曲陽石雕工藝,比如人民英雄紀念碑、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博物館、全國農(nong) 業(ye) 展覽館等。”
重要雕刻任務的磨礪,助力傳(chuan) 統石匠逐步走上現代雕塑舞台。
“過去,曲陽石雕大多服務於(yu) 皇家建築營造。新中國成立以來,石雕創作發生了重要轉向,以記錄人民英姿、彰顯時代精神為(wei) 主旨。”出生於(yu) 雕刻世家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英坡,對於(yu) 曲陽石雕不同時期的創作變化感觸頗深,“像老一輩曲陽石匠,從(cong) 小學習(xi) 以圓雕為(wei) 主的傳(chuan) 統雕刻技法,練就了單憑眼力就能雕出形神的硬功夫。在參與(yu) 重大工程建設過程中,他們(men) 又接受了專(zhuan) 業(ye) 雕塑理論培訓,從(cong) 而能夠將傳(chuan) 統工藝與(yu) 現代審美相結合,使曲陽石雕既繼承端莊優(you) 美的造型特點、彰顯濃鬱民族風格,也具有新穎明快的時代特征。”高英坡說。
在重大主題創作中,曲陽石匠雕琢出一方新天地。如今,在廣西紅軍(jun) 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大型雕像《紅軍(jun) 魂》、井岡(gang) 山革命博物館新館大型雕像《勝利的起點》等創作中,依然可見曲陽石匠繁忙的身影。
“伴隨時代發展,曲陽石雕不僅(jin) 服務於(yu) 重要場館建設,也漸漸走入城市生活。”高英坡回憶道,“從(cong) 20世紀60年代開始,曲陽石匠參與(yu) 了許多城市雕塑建設,比如廣東(dong) 廣州的《五羊石像》、甘肅蘭(lan) 州的《黃河母親(qin) 》等,讓石雕工藝在城市生活中綻放光彩。”
服務國家和城市文化建設的同時,曲陽石匠也用雙手將自己的創意和對生活的感受雕刻在一塊塊美石之上。
見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同保時,他正在縣城邊上的工作室裏複刻其設計的代表作《我為(wei) 媽媽擦擦汗》。一般來說,石雕創作包含設計、選料、勾輪廓、減荒、打粗、打細、打磨等環節。眼下,劉同保正在進行的是“打細”,即對雕像進行細節刻畫。
隻見劉同保一手持小錘、一手握刻刀,伴隨“叮、叮、叮”的輕微擊石之聲,人物身上的衣褶漸漸顯現。“再厲害的高手,在一塊石頭麵前也得謹小慎微。因為(wei) 石料很脆,稍不留神就容易出現問題。”劉同保說。
麵前,雕像的主要部分已初具雛形——一位年輕母親(qin) 坐在椅子上,女兒(er) 踮起小腳,手拿毛巾為(wei) 母親(qin) 擦拭臉龐上的汗水。“父母與(yu) 孩子之間的親(qin) 情最是動人。我一直想把這種真摯、柔軟的情感用石雕表現出來。”劉同保停下手中的活兒(er) ,緩緩說道。
“你看這裏,我用了難度很大的傳(chuan) 統鏤空技藝,使母女動作的銜接更加自然。”順著劉同保手指的方向仔細觀察,兩(liang) 名人物確實由一整塊石頭雕琢而成,去繁就簡,形象飽滿,令人驚歎。“曲陽石雕講求不唯形似、重在神韻。這不僅(jin) 是對傳(chuan) 統題材創作的要求,也是當代石雕創作應當追求的目標。”劉同保說。
傳(chuan) 統技藝與(yu) 當代題材的融合,讓更多人重新認識曲陽石雕。“北京冬奧會(hui) 舉(ju) 辦前,不少石雕藝人自發創作了一批充滿現代審美趣味的體(ti) 育題材雕塑。像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馬騰原創作的組雕《2022冬奧夢》,將中國傳(chuan) 統福娃形象與(yu) 冰雪運動相結合,風格簡潔,還被中國體(ti) 育博物館收藏了呢。”曲陽縣雕刻定瓷行業(ye) 服務中心王士雄說。
緊跟時代步伐,激發著曲陽石雕的旺盛活力。
中國曲陽雕塑文化產(chan) 業(ye) 園內(nei) ,雕刻師王昭輝正在直播。他麵前擺放著各式筆筒、擺件等石雕產(chan) 品。“過去,大部分工藝品由於(yu) 價(jia) 格高、更新換代慢、製作周期長等問題,電商銷售效果不佳。小巧玲瓏的文創產(chan) 品不僅(jin) 製作相對容易,價(jia) 格也更親(qin) 民,根據材質、大小、工藝,從(cong) 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讓大家能買(mai) 得起、用得上。”
曲陽石雕不僅(jin) 打開了新思路,也引入了新工具。走進當地一家企業(ye) 的雕刻車間,兩(liang) 台像大型烤箱一樣的長方體(ti) 機櫃引人關(guan) 注。“這是數字雕刻機,不論石料還是樹脂材料都可以雕刻。”負責人楊耀亮說。在雕刻機裏放上原材料,再將電腦設計方案輸入係統、啟動開關(guan) ,便可以得到一件基本成型的產(chan) 品。如今,曲陽大中型雕刻企業(ye) 基本都配備了數字雕刻設備。“雖然技術進步了,但手藝和科技一樣都不能少。數字雕刻技術大約隻能完成作品的70%,像鑲嵌、鏤空等‘打細’環節依然需要人工實現。”楊耀亮補充道。
傳(chuan) 統工藝振興(xing) 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曲陽縣的“石雕名片”越擦越亮。“目前,全縣已有2300多家雕刻企業(ye) ,相關(guan) 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超10萬(wan) 人,年產(chan) 值突破百億(yi) 元。曲陽縣雕塑產(chan) 品也由單一的石雕發展為(wei) 木雕、銅雕、不鏽鋼雕等多個(ge) 門類,產(chan) 品種類達千餘(yu) 種。”王士雄自豪地說。
從(cong) 藝40餘(yu) 年,劉同保見證著曲陽石雕前進的每一步,對未來發展,他充滿期待:“從(cong) 古至今,曲陽石雕中一直蘊含著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堅守、傳(chuan) 承老一輩石雕藝人的匠心,不斷推陳出新,曲陽石雕的天地將更加廣闊。”
版式設計:蔡華偉(wei)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08日 0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