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衢州柯城:“愛心卡”托起一片“夕陽紅”

發布時間:2023-10-24 11:19:00來源: 衢州日報

  相關(guan) 調查顯示,在其長期居住、生活的家庭和社區裏度過晚年,是大部分老年人首選的養(yang) 老方式,這種以居家為(wei) 基礎、社區為(wei) 依托、機構為(wei) 支撐的居家養(yang) 老模式,對於(yu) 社區助老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針對這一問題,202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養(yang) 老服務“愛心卡”,探索居家養(yang) 老服務的新模式。衢州市柯城區作為(wei) 首批試點地區之一,截至2023年10月20日,已有“愛心卡”用戶49635人,累計發放積分220.6萬(wan) 分、使用積分200.5萬(wan) 分,累計服務37888人次。

  “愛心卡”是什麽(me) ?主要用戶是誰?為(wei) 什麽(me) “愛心卡”能讓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服務走進尋常百姓家,讓老年人安享居家養(yang) 老?近日,記者走進柯城區信安街道、府山街道、荷花街道,就“愛心卡”使用情況展開調查。

  “愛心卡”讓助老服務更便捷

  徐玉美是柯城區荷花街道鬆園社區的一位重度失能孤寡老人。2022年10月,她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辦理了“愛心卡”。前段時間,徐玉美左眼視網膜脫落,需要住院做手術,醫生叮囑術後需要專(zhuan) 人陪護。“我抱著試一試心態,撥打了養(yang) 老服務專(zhuan) 員的電話,預約了助醫陪護。”徐玉美說,服務專(zhuan) 員在她術後陪護照料得很仔細,最後用“愛心卡”結算,直接用政府每月補貼累積下來的積分抵扣,自己沒有花一分錢。

  95歲的吳根蓮買(mai) 菜、做飯很不方便,一日三餐成了大問題。鬆園社區網格員萬(wan) 婷婷介紹,以前吳根蓮的孫子每天給她做飯。“幸好政府推出‘愛心卡’,現在我每天的中晚餐都由專(zhuan) 員送餐上門。”吳根蓮說,自從(cong) 申領了“愛心卡”,每天到了飯點,孫子通過手機幫她訂餐,非常方便。

  養(yang) 老服務“愛心卡”並非單獨實體(ti) 卡,而是與(yu) 其他保障製度和補貼政策銜接,將各項功能融入社保卡。“愛心卡”由老年人自願申領,低保低邊人群中的失能或80歲以上老年人、特扶家庭中60歲以上老年人三類對象可按相關(guan) 標準,享受每月30至200個(ge) “愛心分”補貼,1個(ge) “愛心分”可兌(dui) 換1元等值服務,其他老年人則可憑“愛心卡”享受優(you) 惠折扣服務。柯城創新“家庭出一點、社會(hui) 捐一點、集體(ti) 擔一點、財政投一點”的愛心資金籌措模式,籌集“愛心卡”資金800餘(yu) 萬(wan) 元,以“愛心卡”為(wei) 載體(ti) ,集成養(yang) 老服務。

  “愛心卡”第三方服務機構、上海某智慧養(yang) 老服務有限公司衢州分公司工作人員徐春燕介紹,目前“愛心卡”提供助餐、助行、助潔、助醫、助浴、助急六大類十七項服務項目,包括送餐上門、陪同散步、保潔洗衣、陪醫就診、上門助浴、代買(mai) 代購等,全麵覆蓋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急難愁盼”。“這些項目的名稱、服務機構、時長、收費在係統裏都一清二楚,服務費則以‘愛心分’的形式,從(cong) ‘愛心卡’賬戶裏扣除。”徐春燕說。

  專(zhuan) 業(ye) 化服務走進尋常百姓家

  記者打開“浙裏辦”APP“愛心卡”應用,看到“服務機構”一欄,入駐的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和社會(hui) 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服務機構共33家。據了解,為(wei) 提供更優(you) 質的養(yang) 老服務,按照“技能+經營”“人才+老板”“就業(ye) +創業(ye) ”要求,柯城區依托衢州職業(ye) 技術學院醫學院人才優(you) 勢,依托黨(dang) 建聯建,開展校地合作,成立“康樂(le) 滿衢”居家養(yang) 老服務團隊,為(wei) 老年人做好各項服務。同時,積極引進社會(hui) 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服務機構,充分發揮其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為(wei) 居家老年人提供專(zhuan) 業(ye) 服務。

  作為(wei) 省級試點單位,柯城區在省、市有關(guan) 部門的指導下,開發了數字化手機應用,在“浙裏辦”APP嵌入“老來伴雲(yun) 服務”,用戶可通過“愛心卡”應用,在線或電話預約挑選養(yang) 老服務,通過“一鍵服務”呼叫最近的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下單。服務人員接到訂單抵達服務點後,用手機掃“愛心碼”或識別社保卡即可。

  在信安街道鬥潭社區服務現場,記者看到,老人拿著自己的社保卡,在專(zhuan) 用設備上一刷,服務開始;服務結束後再一刷,拍照登記上傳(chuan) 結束。“考慮到老年群體(ti) 操作智能手機不便的情況,這項應用可由家庭成員或社區網格員綁定老人信息,替老人預約下單或賬戶充值。”柯城區民政局社會(hui) 救助和社會(hui) 福利科工作人員鄭心悅說。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養(yang) 老成為(wei) 全社會(hui) 普遍關(guan) 心的大問題。困境老人需要特殊照顧,政府及社區提供基礎服務並建立“為(wei) 老”平台,社會(hui) 機構展開專(zhuan) 業(ye) 服務;社會(hui) 機構得到信息,通過平台把信息傳(chuan) 遞到社區,最終讓服務落實到困境老人身上。

  對兒(er) 女不在身邊、處於(yu) 空巢或獨居狀態的老人來說,手裏能握住這樣一條暢通無阻的養(yang) 老鏈條,解決(jue) 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顯得尤為(wei) 重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希望有越來越多的社會(hui) 資源投入其中,進一步推動助老服務走深走實,一起守護最美“夕陽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