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履約監管與資源可持續利用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布《中國的遠洋漁業(ye) 發展》白皮書(shu) ,全麵介紹了中國遠洋漁業(ye) 的發展理念、原則立場、政策主張和履約成效,分享中國遠洋漁業(ye) 管理經驗,促進遠洋漁業(ye) 國際合作與(yu) 交流。
中國是世界漁業(ye) 大國。中國遠洋漁業(ye) 發展情況、重點監管措施和成效如何?如何強化科技支撐?中國遠洋漁業(ye) 對世界漁業(ye) 有哪些貢獻?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負責人和專(zhuan) 家,詳解公眾(zhong) 關(guan) 心的問題。
中國統籌推進資源養(yang) 護和可持續利用
白皮書(shu) 指出,中國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施公海自主休漁等重要舉(ju) 措,不斷強化漁業(ye) 資源養(yang) 護,加強生態係統管理,重點關(guan) 注氣候變化與(yu) 生物多樣性養(yang) 護,推進漁業(ye) 資源長期可持續利用取得顯著成效。
“中國政府采取了比區域漁業(ye) 管理組織更為(wei) 嚴(yan) 格的措施。”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劉小兵舉(ju) 例說,中國政府決(jue) 定自2024年起所有中國遠洋漁船必須每天報送電子漁撈日誌。這一措施比大西洋、印度洋和東(dong) 太平洋的漁撈日誌年報的區域管理措施更為(wei) 嚴(yan) 格,有利於(yu) 獲得實時的漁船生產(chan) 信息,及時了解捕撈配額/限額使用情況。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院長陳新軍(jun) 說,為(wei) 了確保公海魷魚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科學開發,中國政府對三個(ge) 國際上沒有國際組織管理的公海魷魚作業(ye) 海域進行了自主休漁製度,這是中國政府負責任捕撈的體(ti) 現和擔當。
據了解,中方遠洋漁業(ye) 作業(ye) 海域中,所有目前尚無區域性漁業(ye) 管理組織的公海海域均已納入自主休漁範圍。
中國嚴(yan) 格實施遠洋漁業(ye) 監管 強化遠洋漁業(ye) 科技支撐
中國遠洋漁業(ye) 的持續發展與(yu) 不斷強化的監管措施密不可分。中國漁業(ye) 主管部門不斷強化監管、完善機製、提升能力,促進遠洋漁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遠洋漁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張顯良說,中國實施全球最嚴(yan) 格的遠洋漁船船位監控措施;從(cong) 2020年開始全麵實施遠洋漁業(ye) 公海轉載自主監管,落實所有公海轉載活動提前申報和事後報告程序,為(wei) 公海轉載運輸船逐步配備觀察員或安裝視頻監控係統;嚴(yan) 格實施水產(chan) 品進出口監管,積極履行市場國義(yi) 務;建立遠洋漁業(ye) 企業(ye) 履約評估製度,對遠洋漁業(ye) 企業(ye) 捕撈活動實施嚴(yan) 格監管,堅持對違規行為(wei) “零容忍”,積極采取立法、行政等措施打擊違規捕撈行為(wei) ,規範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
白皮書(shu) 指出,中國通過開展公海漁業(ye) 資源科學調查、參與(yu) 區域漁業(ye) 管理組織相關(guan) 研究、改善升級漁船和捕撈裝備等舉(ju) 措,不斷加強科技創新,促進漁業(ye) 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全國漁業(ye) 發展規劃》提出,漁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努力從(cong) 2020年的63%提高到2025年的67%。
陳新軍(jun) 說,科學研究是漁業(ye) 管理決(jue) 策和漁業(ye) 治理的基礎。我國開展了公海魷魚資源評估、魷釣漁業(ye) 觀察員覆蓋率、魷釣漁業(ye) 捕撈努力量等方麵的研究工作,為(wei) 公海漁業(ye) 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我們(men) 將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新技術、新成果應用於(yu) 公海漁業(ye) 治理。研發、推廣電子漁撈日誌係統。”陳新軍(jun) 說,截至2022年底,600多艘魷釣漁船安裝了電子漁撈日誌係統並試運行,實現了生產(chan) 數據從(cong) 大洋到陸地的實時傳(chuan) 輸,極大提高了履約能力和時效;研發電子監控係統並開展了船端測試,為(wei) “電子觀察員”登臨(lin) 遠洋魷釣漁船打下了基礎。
深化國際漁業(ye) 合作 推動全球漁業(ye) 可持續發展
中國漁業(ye) 發展極大促進了國際交流與(yu) 合作。據統計,2022年中國水產(chan) 品進出口總量1023萬(wan) 噸,總額467億(yi) 美元,進出口總額再創曆史最高,與(yu) 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有水產(chan) 貿易往來。
白皮書(shu) 說,“十四五”期間及今後一段時期,中國將繼續以推動遠洋漁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集聚發展,健全遠洋漁業(ye) 發展支撐體(ti) 係,提升遠洋漁業(ye) 綜合治理能力,加大遠洋漁業(ye) 發展保障力度為(wei) 重點任務,通過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強化科技支撐,提升監管能力,深入參與(yu) 國際漁業(ye) 治理,完善政策體(ti) 係,努力實現遠洋漁業(ye) 高質量發展。
張顯良說,中國漁業(ye) 發展對全球漁業(ye) 資源科學養(yang) 護和可持續利用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積極發展水產(chan) 養(yang) 殖,同時,大力實施減船轉產(chan) ,全麵實施海洋漁業(ye) 資源總量管理製度,實現內(nei) 陸七大流域、四大海域休禁漁製度全覆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建設海洋牧場和水生生物保護區,養(yang) 護水生生物資源和生態係統,保護瀕危物種,維護世界水生生物多樣性。
張顯良說,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遠洋漁業(ye)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未來,中國遠洋漁業(ye) 將繼續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推進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嚴(yan) 控發展規模,強化規範管理,打擊非法捕撈,致力於(yu) 科學養(yang) 護和可持續利用漁業(ye) 資源,努力實現遠洋漁業(ye) 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25日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