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見中國】“夜遊模式”讓古文化街煥發新活力
人民網天津10月24日電 (記者孫一凡)10月的津城秋高氣爽,周末的天津古文化街遊人如織。10月21日,恰逢周六,“橋見中國”網絡主題宣傳(chuan) 活動采訪團來到位於(yu) 南開區的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地處海河西岸,金湯橋與(yu) 獅子林橋之間,原稱“宮南、宮北大街”,1989年更名為(wei) 古文化街。2003年初,天津市對古文化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整修重建,2006年底,古文化街旅遊商貿區全麵建成。
古文化街中,不僅(jin) 有老美華、楊柳青年畫、桂發祥麻花、聯升齋蘇繡、石頭門坎素包、泥人張等津門老店,還有糖人、熟梨糕、果仁張、茶湯、煎餅餜子等津味兒(er) 美食,更有民俗博物館、泥人張美術館、達仁堂中藥展覽館組成的博物館群。
據了解,今年以來,古文化街全麵升級夜景燈光,開啟了“夜遊模式”。中秋、國慶“兩(liang) 節”期間,古文化街百餘(yu) 戶商家延時經營,全街24小時開街運營,夜遊打卡的沉浸式體(ti) 驗以及高蹺、杠箱、街頭戲法、武備巡街、歌手演唱等係列活動,吸引了眾(zhong) 多市民遊客。據統計,“雙節”期間,古文化街累計客流136.2萬(wan) 人次。
南開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南開區以建設“文化強區”為(wei) 抓手,通過豐(feng) 富消費活動內(nei) 容,聚焦新興(xing) 消費熱點、新型消費業(ye) 態、新穎消費場景,策劃實施一批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和旅遊消費惠民活動,讓傳(chuan) 統景區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