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在全國率先探索跨權屬不動產登記發證路徑
10月25日,江陰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發放了東(dong) 舜城鄉(xiang) 水利用項目用地不動產(chan) 權證。東(dong) 舜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領到的這本不動產(chan) 權證,是為(wei) 全國首宗掛牌成交的“國有+集體(ti) ”組合供應地塊發放的不動產(chan) 權證。為(wei) 在城鄉(xiang) 統籌發展新形勢下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江蘇勇於(yu) “吃螃蟹”,在全國率先蹚出跨權屬不動產(chan) 登記發證的路徑。
在江陰市長涇鎮東(dong) 舜城鄉(xiang) 水利用項目現場,長涇鎮副鎮長夏強指著已平整的地塊告訴記者,“今天領到了跨宗地不動產(chan) 登記證,很激動。將這塊48.9畝(mu) 國有土地和1.86畝(mu) 集體(ti) 土地組合式出讓,讓我們(men) 可以放開手腳同步規劃、同步交易、同步建設、同步登記,政策創新給我們(men) 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此前,不動產(chan) 權證沒有“混合權屬”概念,建設用地使用權類型要麽(me) 是“國有”,要麽(me) 是“集體(ti) ”。隨著城鄉(xiang) 統籌發展不斷推進,同一建設項目中建(構)築物同時占用國有和集體(ti) 建設用地的情形越來越多,企業(ye) 無法領取不動產(chan) 權證,也無法將這些資產(chan) 進行抵押融資、市場交易,使得很多同時擁有國有和集體(ti) 建設用地的企業(ye) 在發展中縮手縮腳。
針對企業(ye) 不動產(chan) 登記跨權屬的現實難題,省自然資源廳在全國率先推動跨權屬不動產(chan) 登記發證,印發《關(guan) 於(yu) 建(構)築物跨國有和集體(ti) 建設用地不動產(chan) 登記的指導意見(試行)》。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李閩介紹,《指導意見》以問題導向破解企業(ye) 發展難題,為(wei) 跨國有和集體(ti) 建設用地不動產(chan) 登記提供了可行路徑。全省已根據《指導意見》精神,為(wei) 存量的跨權屬用地主體(ti) 發放175張跨權屬不動產(chan) 登記證。
“拿到這個(ge) 證太好了。按規劃要求,不同性質用地建築之間要預留消防通道,這兩(liang) 塊地上得建兩(liang) 座廠房,現在終於(yu) 可以當一塊地用,規劃整體(ti) 車間,光建設成本就節約225萬(wan) 元,廠房麵積還增加了近4000平方米。”江陰電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當天也領到了跨權屬不動產(chan) 權證,公司副總經理俞曉特別開心。
“很多企業(ye) 急需擴能,跨權屬登記需求旺盛。後麵徐霞客鎮瑞典企業(ye) 阿法拉伐128.58畝(mu) 用地、祝塘鎮祝塘醫院31.9畝(mu) 用地登記很快就會(hui) 辦好。”江陰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主任華忠介紹,跨權屬不動產(chan) 登記解決(jue) 了不少企業(ye) 的“急難愁盼”。
“推動涉及產(chan) 權的改革,是改革進入深水區的核心標誌。江蘇在此類困擾經濟發展的問題上率先破冰,體(ti) 現了為(wei) 全國探路的責任擔當。”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呂永剛說,這項改革釋放的能量將是巨大的。(陳炳山 丁蔚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