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內蒙古如何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日趨強烈。推進醫養(yang) 結合是優(you) 化老年健康和養(yang) 老服務供給的重要舉(ju) 措,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途徑。內(nei) 蒙古緊盯養(yang) 老服務市場需求,完善政策與(yu) 保障機製,通過“加大投入+健全機製”賦能、“政府購買(mai) +市場化”發力,支持全區養(yang) 老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
支持養(yang) 老綜合服務業(ye) 發展——2023年以來,內(nei) 蒙古安排資金20638萬(wan) 元,用於(yu) 支持全區養(yang) 老綜合服務業(ye) 發展。其中,爭(zheng) 取中央基建資金11008萬(wan) 元,支持公辦養(yang) 老服務機構、敬老院、頤養(yang) 康複中心等項目建設;安排社區養(yang) 老服務補助資金8000萬(wan) 元,用於(yu) 支持基層新建350個(ge) 鄉(xiang) 鎮養(yang) 老服務中心,幫助200所農(nong) 村互助養(yang) 老幸福院提升服務功能;爭(zheng) 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地方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發展資金”1330萬(wan) 元,用於(yu) 支持養(yang) 老服務相關(guan) 項目建設;下達一般公共預算支持養(yang) 老服務專(zhuan) 項補助資金300萬(wan) 元。
支持醫養(yang) 領域民生兜底工作——做好經費保障,自治區財政為(wei) 兜牢基層民生底線提供強有力支持。一是紮實做好基本公共衛生工作,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全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由2022年的84元提高至2023年的89元;二是保障重點對象養(yang) 老,提高城、鄉(xiang) 低保標準,提標後新的城、鄉(xiang) 低保標準將分別達到每月人均840元和670元,同比平均增幅6.6%。
同時,在稅收領域,根據財政部公告〔2019〕76號文件精神,自治區層麵積極落實相關(guan) 優(you) 惠政策,對提供社區養(yang) 老、托育、家政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提供社區養(yang) 老、托育、家政服務取得的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
支持鼓勵養(yang) 老服務產(chan) 業(ye) 市場化——根據財政部、商務部下發的財辦建〔2014〕48號文件精神,通過中央財政引導資金、金融資本和社會(hui) 資本等共同出資,內(nei) 蒙古設立了養(yang) 老服務產(chan) 業(ye) 基金,支持以市場化模式開展養(yang) 老服務試點,支持發展居家養(yang) 老、集中養(yang) 老等麵向基層大眾(zhong) 的養(yang) 老服務產(chan) 業(ye) ,以促進養(yang) 老服務業(ye) 加速融合發展。
2022年,自治區財政廳將基本養(yang) 老服務納入政府購買(mai) 服務指導性目錄管理,鼓勵在社區養(yang) 老領域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把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交給社會(hui) 力量承擔;2023年,自治區財政廳將優(you) 化社區社會(hui) 保障服務納入重點任務,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群體(ti) 開展養(yang) 老、精神障礙社區康複等政府購買(mai) 服務。
“未來,自治區財政將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全區養(yang) 老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自治區財政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記者 楊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