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大家的事”需要大家辦(暖聞熱評)

發布時間: 2023-11-03 10:26: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事件】尹維新是華中師範大學的一名退休教師、畫家,居住在湖北省武漢市東(dong) 湖高新區南波灣小區。6年來,他陸續拿出80萬(wan) 元的個(ge) 人積蓄用於(yu) 小區改造工程。當選小區業(ye) 委會(hui) 主任後,他敢於(yu) 擔當,協調各方齊心協力推動小區完成了水改、消防和海綿工程建設等,讓小區舊貌換新顏。

  【點評】

  小區年久失修,作為(wei) 居民,你會(hui) 怎麽(me) 辦?6年前,麵對這一境況,尹維新拿出積蓄,出錢出力,推動所住小區改造升級、美化亮化。雜草叢(cong) 生的垃圾堆變成了“山巒起伏”的小景;鏽跡斑斑的路燈燈杆被重新粉刷,燈罩還加上了如意紋、中國結的裝飾……猶如神筆馬良,他將理想的美麗(li) 家園一筆一畫“畫”了出來。實際上,小區的每一點改變,都免不了繁雜的流程和無法預知的困難,遠比繪畫要難得多,尹維新卻樂(le) 此不疲。談及個(ge) 中辛苦,他說,“小區安全隱患整改了,變美了,自己家人受益,大家也受益,我也樂(le) 在其中”。

  起初,當尹維新提出用私人積蓄改造老舊小區時,小區居民、物業(ye) 公司幾乎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行勝於(yu) 言,6年過去,尹維新用行動踐行了承諾,也帶動了其他居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大家紛紛加入到清理小區雜物、改善綠化等公共事務中來。隨著居民自覺發揮主人翁精神,小區不僅(jin) 麵貌一新,管護工作也更加省心省力。

  “大家的事”需要大家辦。當前,各地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通常以政府投入為(wei) 主。尹維新的故事告訴人們(men) ,發揮主人翁精神,就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隻要大家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nei) 奉獻一點光和熱,比如在小區改造中多些公心、少算私利,就能讓“大家的事”推進得更加順暢、高效,鄰裏關(guan) 係也更加和諧。這對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也是一個(ge) 啟示:在改造過程中,應進一步調動居民的主動性,讓有時間、有意願參與(yu) 小區改造的居民更積極地出力獻策,形成“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麵。

  “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則無不成也。”不僅(jin) 是老舊小區改造,教育、醫療、社會(hui) 治理等事業(ye) ,都需要充分激發人民無窮的智慧和創造力。北京市一批退休醫學專(zhuan) 家,走進遠郊深山,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wei) 百姓送健康;通過科技小院,一批批科技人員紮根基層、服務“三農(nong) ”,推動了地方農(nong) 業(ye) 發展,增加了農(nong) 民收入;全國還有數以萬(wan) 計的退休教師,自願參加“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到西部去、到民辦學校去、到教育基礎薄弱的地方去,為(wei) 全國教育均衡發展作出奉獻……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創造精神,匯集全體(ti) 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

  微火成炬,涓滴成海,正是因為(wei) 有無數個(ge) 體(ti) 為(wei) 理想的家國辛勤耕耘、竭誠奉獻,才有了經濟社會(hui) 日新月異的發展,才造就了今天多姿多彩的生活。接過屬於(yu) 我們(men) 的這一棒,起而行之,為(wei) 理想的生活增色,為(wei) 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出力,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能在新征程上留下屬於(yu) 自己的精彩。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3日 05 版)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