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應用“梯次遞進 一體調處”工作法 東城區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98.75%

發布時間:2023-11-08 10:50:00來源: 北京日報

  原標題:東(dong) 城區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98.75%

  本報記者 孫瑩

  一場因室內(nei) 吸煙引發的火災造成4戶鄰居財產(chan) 受損,社工走訪時發現鄰裏因賠償(chang) 問題產(chan) 生糾紛立即上報,在社區、街道的逐級調解下,涉及多人的鄰裏糾紛順利化解。這是東(dong) 城區“梯次遞進一體(ti) 調處”工作法化解矛盾糾紛的成功範例。因探索推廣這一調處工作法,東(dong) 城區委政法委日前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

  今年2月,朝陽門街道某小區居民在家中吸煙引發火災,雖然火勢很快被撲滅,也沒有造成人員傷(shang) 亡,但周圍的鄰居卻遭了殃。特別是樓上的鄰居,空調室外機被燒毀,窗框都變了形。

  該社區的社工在走訪時了解到,4戶因火災受損的鄰居和肇事居民因為(wei) 賠償(chang) 問題產(chan) 生糾紛。考慮到此次糾紛涉及人員較多、分歧較大,當事人情緒又很激動,社工當即將情況通過“社區匯聚”平台實時報送社區,由社區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站開展工作。

  社區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站站長由社區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兼任,成員還包括社區民警、物業(ye) 公司代表、共建單位代表、公益律師等,可以共同參與(yu) 矛盾調解工作,讓小事不出社區。接到平台報送的糾紛信息後,社區調解人員與(yu) 肇事居民和受損居民分別開展調解工作,成功讓3家受損鄰居與(yu) 肇事方達成一致。隻有受損最重的一戶居民,因索賠數額分歧太大,難以調解。社區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站繼續上報至街道矛盾糾紛調解中心。

  朝陽門街道的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引入了法院普法驛站、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等眾(zhong) 多司法資源,還有律師值班提供法律谘詢、糾紛調解服務,法律服務資源更加專(zhuan) 業(ye) 集中。針對兩(liang) 家鄰居的矛盾現狀,街道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到現場勘查受損情況、向消防部門了解失火原因,為(wei) 調解工作提供參考依據。隨後,值班律師從(cong) 法律專(zhuan) 業(ye) 層麵給肇事居民分析賠償(chang) 責任,又勸受損居民考慮訴訟成本,理性解決(jue) 問題。經過兩(liang) 次深入細致的疏導調解,雙方最終握手言和,既減輕了居民的維權成本,又防止矛盾繼續激化。

  東(dong) 城區的矛盾糾紛“梯次遞進 一體(ti) 調處”工作法顯現出了獨特優(you) 勢。東(dong) 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shu) 記陳獻森說,東(dong) 城區是網格化的發源地,三千餘(yu) 名社工每日巡查、入戶走訪,能夠第一時間感知各種矛盾風險,實時上報。

  為(wei) 了讓矛盾糾紛不出街道、不出區,及時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網格、社區、街道、區四個(ge) 層級發揮各自優(you) 勢,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網格層麵發現糾紛,就地化解;社工在網格內(nei) 難以化解的矛盾,社區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站調動社區民警、公益律師、聯建單位等合力解決(jue) ,最大限度把糾紛化解在社區;街道搭建實體(ti) 化解紛中心,整合專(zhuan) 業(ye) 法治力量和社會(hui) 力量,逐案會(hui) 診、找準症結、有效提升矛盾化解質效。最後,針對重大疑難矛盾,突出區級統籌作用,指揮調度政法單位、行業(ye) 部門、屬地街道合力攻堅。同時,借助“金水橋邊·矛盾風險監測指揮平台”和“平安指數+群眾(zhong) 安全感”雙指標考評體(ti) 係,科學決(jue) 策,實時監測,靶向督查。

  東(dong) 城區矛盾糾紛“梯次遞進 一體(ti) 調處”工作法推廣以來,有效防範了資源分散、各自為(wei) 戰問題的產(chan) 生,按照矛盾風險的化解難度和影響程度,將其分流到相匹配的化解層級,搶抓最快速度、最廣範圍解決(jue) 百姓身邊的小糾紛,聚集更多資源、更大合力處置疑難棘手的大矛盾,避免勞而無功、事倍功半,並推動社會(hui) 治理由事後應對向主動治理轉型。數據顯示,通過矛盾糾紛“梯次遞進 一體(ti) 調處”工作法,東(dong) 城區調解各類社會(hui) 矛盾成功率達到98.75%。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