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專題深思)
古往今來,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要有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都需要有自己的主體(ti) 性。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闡述“兩(liang) 個(ge) 結合”的重大意義(yi) ,強調“‘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ti) 性”“創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就是這一文化主體(ti) 性的最有力體(ti) 現”。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深刻理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文化主體(ti) 性重大論斷的重要意義(yi) ,在堅持黨(dang) 的文化領導權、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繼續推進“結合”、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中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ti) 性,努力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曆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創立這一重要思想是新時代我們(men) 的文化主體(ti) 性的最有力體(ti) 現。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ti) 性,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把握我們(men) 黨(dang) 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明確做好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要深刻認識到,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也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我們(men) 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引領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進程中確保文化主體(ti) 性在正確道路上不斷鞏固。
堅持黨(dang) 的文化領導權。我們(men) 黨(dang) 曆來重視文化,從(cong) 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忠實傳(chuan) 承者和弘揚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並列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四個(ge) 自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men) 的文化主體(ti) 性。這一主體(ti) 性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來的”。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ti) 性,首先要堅持黨(dang) 的文化領導權。要在黨(dang) 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圍繞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在推進文化創新創造中不斷鞏固文化主體(ti) 性。
繼續推進“第二個(ge) 結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ti) 性“是通過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建立起來的”。在近代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找到了馬克思主義(yi) 。馬克思主義(yi) 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基因,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同時,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充實了馬克思主義(yi) 的文化生命,推動馬克思主義(yi) 不斷實現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從(cong) 而形成了一個(ge) 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ti) 。明所從(cong) 來,知其將往。新時代新征程,繼續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ti) 性,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對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寶庫進行全麵挖掘,用馬克思主義(yi) 激活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you) 秀因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nei) 涵,將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精神和豐(feng) 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yi) ,有效把馬克思主義(yi) 思想精髓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繼續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ti) 性與(yu)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過程也是鞏固文化主體(ti) 性的過程。我們(men) 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氣質與(yu) 文化品格,實現精神上文化上的獨立自主;堅持開放包容,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xi) 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you) 秀文明成果,創造更多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堅持守正創新,努力創造屬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新文化。
(作者單位: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