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災後恢複重建紮實有效推進
原標題:涿州災後恢複重建紮實有效推進
恢複基礎設施 加快複工複產(chan) 保障安全溫暖過冬
涿州災後恢複重建紮實有效推進
城區街道幹淨整潔,兩(liang) 側(ce) 的商店、餐館早已開門迎客;開發區不少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開足馬力;鄉(xiang) 村修複好的民居煥然一新……涿州市全力打好複工複產(chan) 複市、民生保障、社會(hui) 綜合治理、城市品質提升、鄉(xiang) 村麵貌提升等硬仗,災後恢複重建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
基礎設施有序恢複——
在洪災中涿州市水、電、氣、路、通信等基礎設施損毀嚴(yan) 重。在災後恢複重建中,全市抓緊搶修交通、通信、電力等受損基礎設施,僅(jin) 用不到一個(ge) 月時間,就搶通了城市主幹線,恢複了供水、供電、供氣,完成了排汙排澇、清淤消殺等工作。
8月10日,涿州全域交通主幹線基本恢複,10月底,水毀斷點全部搶通。8月15日,南水北調恢複城區供水,鄉(xiang) 村自備井水質全部達標。主城區所有小區在8月11日實現正常供氣後,8月22日,受影響的居民全部恢複供氣。8月17日,受災停電小區、進水村全部恢複供電。
搶種搶播全力以赴——
在豆莊鎮白馬莊村的田間,村民楊闖看著一株株剛出土的麥苗,心中充滿了對豐(feng) 收的憧憬,“麥苗基本出齊了,而且長勢很好,苗齊苗壯。”
為(wei) 把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保定市競秀區包聯幫扶工作組進駐白馬莊村,邀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研究受災耕地情況。同時,涿州市加緊修複災毀農(nong) 田和農(nong) 業(ye) 設施,加強對農(nong) 民的技術指導,積極開展災後複耕補種、技術谘詢、測土配方、送貨上門等便民服務。
根據農(nong) 田退水進展,指導農(nong) 戶搶種大白菜等蔬菜6000多畝(mu) 。計劃播種冬小麥28.7萬(wan) 畝(mu) ,實際播種了29.02萬(wan) 畝(mu) 。
複工複產(chan) 爭(zheng) 分奪秒——
“洪水退去後,我們(men) 僅(jin) 用5天時間就恢複了第一台設備,用12天時間恢複了一條完整生產(chan) 線,是涿州市第一個(ge) 複工複產(chan) 的企業(ye) 。”闊丹淩雲(yun) 汽車膠管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春光說。
在本次洪澇災害中,闊丹淩雲(yun) 汽車膠管有限公司總成車間設備幾乎全部報廢。在企業(ye) 迅速開展的自救行動中,消防隊員很快也來了,幫助他們(men) 清淤和消殺,當地政府也在融資紓困、稅收減免、就業(ye) 創業(ye) 等方麵提供了大量支持。8月10日,首批汽車用空調膠管順利生產(chan) 。因為(wei) 保供給力,比亞(ya) 迪等下遊客戶紛紛向他們(men) 追加新訂單。今年,該公司銷售收入預計達6.3億(yi) 元,比去年增加1億(yi) 元。
涿州市堅持與(yu) 省市部門協調聯動,全麵加大包聯幫扶受災企業(ye) 的力度,助力企業(ye) 解決(jue) 資金、市場等難題。通過全方位支持,全市工業(ye) 生產(chan) 實現災後穩定恢複。1至10月,全市規上企業(ye) 產(chan) 值累計實現184.17億(yi) 元。
確保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
11月7日晚,夜涼如水。走進刁窩鎮小柳村村民李賽家,室內(nei) 溫度超過23攝氏度。“家裏有老有小,兒(er) 子剛2周歲,昨天聽說要降溫,趕緊開了地暖。”李賽說。
為(wei) 確保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涿州市對受災農(nong) 戶進行排查,受損的5000多台燃氣壁掛爐和近3000台空氣源熱泵全部完成維修或更換。在城區,協調京能集團集結隊伍,陸續完成了受損供暖設備修複、熱力站和供熱管網打壓灌水、聯機調試。11月1日,城區啟動試供暖。
11月8日,在白馬莊村西南,一棟二層坡頂民居建築主體(ti) 已完工,正在安裝玻璃。“我是村裏第一個(ge) 重建農(nong) 房的,水電通了,地暖馬上通。”村民楊海良說,“政府給了農(nong) 房保險賠償(chang) ,發放了安置費,援助了水泥、沙子等建築材料,緩解了我家的資金壓力。”
“我們(men) 選派215支駐村工作組、745名包聯幹部逐一走訪,全麵摸清受災群眾(zhong) 過冬情況和安置需求。按照群眾(zhong) 意願,確定投親(qin) 、租房、原址住配房及其他安置方式,保證群眾(zhong) 住有所居。”涿州市相關(guan) 負責人說。(記者郝東(dong) 偉(wei) 、貢憲雲(yun) 、李巍、梁韶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