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上海灘 走筆寫華章
浪奔,浪流。
依黃浦江而興(xing) 的上海,以開放之姿擁抱未來。
11月5日,隨著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在上海開幕,154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齊聚上海,289家世界500強和行業(ye) 龍頭攜手而來。
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致信。信中說,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將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持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五年前的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在上海開啟大幕。3600多家參展企業(ye) 、40多萬(wan) 名境內(nei) 外采購商匯聚上海,讓這座城市瞬時成為(wei) 世界的會(hui) 客廳、各國客商洽談商務的世界級平台。
今年,154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相聚第六屆進博會(hui) ,72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在國家展集中展示。其中,11個(ge) 國家首次參展,34個(ge) 國家首次線下參展,許多國家派出大規模、高規格代表團參展,創下曆屆之最。
從(cong) “頭回客”到“回頭客”再到“常駐客”——進博會(hui) “朋友圈”不斷擴大,“進博效應”不斷彰顯和溢出,“會(hui) 客廳”的概念與(yu) 空間也逐漸在上海具象化。
包容開放、創新創造、中西兼蓄……
如今的上海,不僅(jin) 有外灘,更有浦東(dong) 前灘、世博後灘、徐匯濱江、虹口北外灘、楊浦東(dong) 外灘等一係列黃浦江沿岸城市空間,並各自根據所在地區的城市規劃發展被賦予不同的功能。
滔滔江水與(yu) 輪船汽笛的日夜敘說裏,是道不盡的“上海灘”故事。
入夜的外灘,霓虹燈陸續點亮。人民網記者 王初攝
曾經籍籍無名東(dong) 外灘,如今人民城市新名片
沿黃浦江向長江,這通江達海的空間在楊浦區東(dong) 外灘的延伸中,由於(yu) 城市和人的交融,被賦予了一個(ge) 特殊的名字——“人民城市”。
“人民”二字,重若千鈞。
這裏是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工業(ye) 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zhuan) 家稱為(wei) “世界僅(jin) 存的最大濱江工業(ye) 帶”。東(dong) 外灘擁有眾(zhong) 多的中國工業(ye) 文明之最:中國最早的機器造紙廠、中國最早的自來水廠、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然而時過境遷,東(dong) 外灘一度衰頹,很長一段時間被大家忽視。
2018年1月,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城市總體(ti) 規劃》(2017—2035年),楊浦東(dong) 外灘部分區域被劃入中央活動區。由此,東(dong) 外灘也被提升到了一個(ge) 不一樣的高度——濱江核心段。
2019年11月2日,第二屆進博會(hui) 召開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楊浦濱江指出,這裏原來是老工業(ye) 區,見證了上海百年工業(ye) 的發展曆程。如今,“工業(ye) 鏽帶”變成了“生活秀帶”,人民群眾(zhong) 有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在城市建設中,一定要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合理安排生產(chan) 、生活、生態空間,努力擴大公共空間,讓老百姓有休閑、健身、娛樂(le) 的地方,讓城市成為(wei) 老百姓宜業(ye) 宜居的樂(le) 園。
擁有中國近代工業(ye) 眾(zhong) 多“之最”的楊浦濱江,帶著新時代賦予它的期望,還江於(yu) 民,成為(wei) 上海一張懷揣曆史的嶄新名片。
走在5.5公裏的楊浦濱江岸線上,放眼望去,一座座沉睡的老廠房、舊倉(cang) 庫煥發新生,成為(wei) 黨(dang) 群服務站、時尚秀場、展覽館、咖啡館……就地取材的雨水花園、濱江棧橋,更吸引了眾(zhong) 多市民遊客前來“打卡”。
“楊浦濱江原來隻有廠房和倉(cang) 庫。”今年91歲高齡的全國勞模、“七一勳章”獲得者黃寶妹在這裏工作生活了大半輩子。如今,她工作過的國棉十七廠成了遊人如織的上海國際時尚中心,當年的糖倉(cang) 成了濱江的地標性公共空間……
從(cong) “工業(ye) 鏽帶”轉身為(wei) “生活秀帶”後,這片在人民城市理念下“還江於(yu) 民”的“人民的濱江”正在轉型成為(wei) 巨型的“世界級會(hui) 客廳”,宜業(ye) 、宜居、宜樂(le) 、宜遊,正在這裏變為(wei) 現實。
東(dong) 方印象北外灘,再次點亮黃浦江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
放眼黃浦江畔,霓虹璀璨,夜景迷人。蘇州河、黃浦江交匯處,最海派的虹口北外灘成了世界會(hui) 客廳,2021年6月首度亮相便迎來盛事:由中聯部和上海市委共同主辦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故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上海的實踐”特別對話會(hui) 在這裏召開,來自近100個(ge) 國家、126個(ge) 政黨(dang) 和友好組織的740多名代表通過視頻連線參加,40多個(ge) 國家駐華大使在世界會(hui) 客廳現場參會(hui) ,共同傾(qing) 聽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更加全麵深入認識上海這座光榮城市,更加真切感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國理政成功經驗。
從(cong) 北外灘世界會(hui) 客廳的窗口向外眺望,南北流向的黃浦江在這裏朝東(dong) 拐了個(ge) 彎,江的西岸是有著百年曆史的外灘萬(wan) 國建築群,江的東(dong) 岸則是改革開放之後拔地而起的陸家嘴金融城。
過去的北外灘是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啟航之地。這裏有誕生中國第一盞電燈、第一部電話、第一場半有聲電影的禮查飯店,有上海郵政大樓,有“亞(ya) 洲第一公寓”河濱大樓……一幢幢承載著曆史記憶的老建築,成為(wei) 城市文脈的重要地標。
而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建黨(dang) 百年之際,世界各地的人們(men) 來到這裏,不由自主地驚歎中國的發展。在出發與(yu) 到達之間,在時間、空間的交錯間,高速度、高質量發展的新的東(dong) 方印象,深深映入他們(men) 的腦海。
如今,根據新一輪北外灘發展規劃,這裏將被打造成為(wei) 新時代都市發展新標杆、核心功能重要承載地、新發展理念實踐區,北外灘成了上海百年風韻和改革開放成就的最佳觀景台。未來的北外灘,將成為(wei) 一個(ge)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自然景觀和人文風光交相輝映,曆史建築與(yu) 城市天際線新舊交織,建築可閱讀,街區可漫步,綠地可休憩,城區有溫度。
彳亍內(nei) 外求索,爾後奮力生長
北外灘,是東(dong) 西方交流的一個(ge) 起點。
上世紀初,一批有識之士從(cong) 這裏出發,去探尋世界的模樣。1919年至1920年,中國掀起赴法勤工儉(jian) 學運動之潮,一批又一批有誌青年懷揣追求真理、振興(xing) 中華的夢想,從(cong) 黃浦江畔遠渡重洋,踏上求索之路……
交困中的彳亍求索,是後來上海飛速發展的厚積薄發。
時光流逝,來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請上海的同誌思考一下,能采取什麽(me) 大的動作,在國際上樹立我們(men) 更加改革開放的旗幟。”這是中央交給上海的一大命題。
1990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浦東(dong) ,向世界宣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的決(jue) 心和信心。那一年,從(cong) 浦東(dong) 傳(chuan) 來的樁機轟鳴聲,令世界期待。
此前,站在外灘看浦東(dong) ,舉(ju) 目郊野,阡陌縱橫。經過30餘(yu) 年的發展,從(cong) 外灘對麵那片“爛泥渡”生長出來的,是刷新上海天際線的摩天入雲(yun) 的樓群,是刷新國際金融格局的活力四射的金融中心。
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的開發開放,如何才能後發先至?浦東(dong) 的開發者們(men) 說,他們(men) 習(xi) 慣於(yu) “在地球儀(yi) 旁思考”,胸懷廣袤太平洋,瞄準的是“與(yu) 世界從(cong) 容對話”。
浦東(dong) ,不僅(jin) 要先行,還要引領。
2021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浦東(dong) 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支持浦東(dong) 成為(wei) 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自主創新發展的時代標杆、全球資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擴大國內(nei) 需求的典範引領、現代城市治理的示範樣板,到2050年,浦東(dong) 要成為(wei) “全球典範”和“璀璨明珠”。
上海中心、金茂大廈、東(dong) 方明珠……或許黃浦江畔陸家嘴城市天際線的向上生長暫時告一段落,但是不斷擴大開放、製度創新的成果還在源源不斷推陳出新。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構建麵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更是賦予上海“三大任務”“三大平台”等國家重大戰略。日前,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在上海市創建“絲(si) 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方案的批複》,同意在上海開展“絲(si) 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創建工作。《批複》指出,要發揮上海在改革開放中的突破攻堅作用,鼓勵先行先試,打造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新高地,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繼北京奧運後,上海世博再度擁抱世界
2002年,深冬。
在摩納哥蒙特卡洛舉(ju) 行的國際展覽局第132次成員國大會(hui) 上,中國上海從(cong) 5個(ge) 候選者中脫穎而出,獲得2010年世界博覽會(hui) 舉(ju) 辦權。
2005年,浦東(dong) 世博地區動遷。不到一年,萬(wan) 餘(yu) 戶居民和百餘(yu) 家企事業(ye) 單位搬離,完成新中國成立以來浦東(dong) 體(ti) 量最大的動遷工程。
2010年6月,烏(wu) 拉圭商人亞(ya) 曆山大在逛完世博會(hui) 後,輾轉乘坐上海地鐵3號線去上海火車站。這位初次來到中國的商人趁著世博會(hui) 的機會(hui) ,嚐試將南美洲的牛肉商品銷售到中國。
這一年,與(yu) 亞(ya) 曆山大情況相似的外國商人有很多,他們(men) 一腳踏上了這片古老而現代的土地。從(cong)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包括東(dong) 道國中國在內(nei) 的全球190個(ge) 國家和56個(ge) 國際組織,在上海5.28平方公裏的世博園區裏,共同演繹了一場主題為(wei)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盛會(hui) ,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7308萬(wan) 人次。無論展覽規模還是參觀人數,均創世博會(hui) 1851年誕生以來最高紀錄。
十餘(yu) 年後的今天,那耀眼奪目的184天,依然時常被大家津津樂(le) 道。
如今再訪世博地區,這片土地早就再一次改頭換麵,數十家央企大樓拔地而起。“十四五”時期,這裏正全力發展具有全球影響力和控製力的總部型經濟,成為(wei)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的重要樞紐。
從(cong) 2017年第一家央企入駐,到2022年末,共有28家央企集團、公司在世博地區注冊(ce) 104家各類關(guan) 聯企業(ye) ,包括中國寶武、中國商飛等集團總部企業(ye) 。
央企,已然成為(wei) 這裏的標識和名片。2022年浦東(dong) 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速預計高於(yu) 全市2個(ge) 百分點左右,落戶世博地區的一批央企為(wei) 指標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如今的黃浦江畔,世博會(hui) 記憶璀璨依然:中國館變身中華藝術宮,各種藝術展高雅又親(qin) 民;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世博展覽館、世博中心等已成為(wei) 上海市的重要文化設施;各類全球頂級活動紛紛相約世博地區……集合總部商務、文化會(hui) 展、旅遊休閑、生態宜居等功能的世博生活帶,藍圖漸顯。
“在這裏工作,可以真正做到推窗見綠色、俯身可親(qin) 水、遠眺看水鳥、漫步進公園、四季聞花香,是名副其實的‘Office Park’。作為(wei) 上海年輕且極具成長潛力的新興(xing) 商務區,世博地區值得投下‘信任票’。”2023年度世博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上,世博地區向世界發出熱情邀約。
在曆史滄桑變遷和文明交流互鑒中,上海灘幾度“蝶變”,成為(wei) 世界城市發展與(yu) 全球化進程中的一個(ge) 生動樣本。
新的曆史征程上,上海必將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為(wei) 更加耀眼的東(dong) 方明珠,為(wei) 長三角,為(wei) 中國,為(wei) 世界,書(shu) 寫(xie) 新時代發展新的奇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