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搶警情下降33% 武漢公安聚力破小案護民安
家中物品失竊、手機不翼而飛、電動自行車被偷、家禽丟(diu) 失……一件件侵財盜搶騙案件,事關(guan) 群眾(zhong) 切身利益,成為(wei) 影響群眾(zhong) 安全感、幸福感的治安“痛點”。
“群眾(zhong) 期盼什麽(me) ,就重點整治什麽(me) ;群眾(zhong) 痛恨什麽(me) ,就堅決(jue) 打擊什麽(me) 。”今年以來,武漢公安結合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雷火2023”,堅持以“情指行”一體(ti) 化實戰化機製為(wei) 引領,緊盯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侵財民生案件,快偵(zhen) 快破,追贓挽損。截至11月11日,武漢市共破獲侵財類案件4997起,盜搶警情同比下降33%。
快偵(zhen) 快破 “盜”此為(wei) 止
“有人搶手機!”今年8月10日15時許,兩(liang) 名男子走進青山區某手機店,欲要購買(mai) 手機,店主董先生當即拿出一部手機給“顧客”試用。兩(liang) 人趁董先生不注意,突然拿起手機轉身就往外跑。沒想到的是,男子蔡某竟跑到了青山區公安分局鋼花村街派出所門口,被輔警王喆擒下。隨即,民警通過視頻追擊,僅(jin) 用兩(liang) 個(ge) 小時就將另外3名同夥(huo) 抓捕歸案。
“丟(diu) 失的土雞不算貴重,但不少是村裏的老人養(yang) 的,準備過年的時候吃,老人們(men) 非常難過。沒有被偷的村民也很擔心偷到自家。”6月份,蔡甸區西部的多個(ge) 村莊發生家養(yang) 土雞被盜。接警後,蔡甸區公安分局刑偵(zhen) 大隊專(zhuan) 門成立了抓捕小組,民警多方調查取證,連續作戰,一舉(ju) 將程某等3名嫌疑人抓獲。
據悉,日常工作中,武漢公安刑偵(zhen) 部門始終把打擊目標瞄準入戶盜竊、盜竊電動車、“兩(liang) 搶”等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息息相關(guan) 的多發侵財類犯罪,緊盯苗頭性案件,適時部署專(zhuan) 項打擊“微行動”,力求集中警力,快偵(zhen) 快破,打深打透。同時,繼續將“兩(liang) 搶”納入“四案全破”硬指標,落實重大案件偵(zhen) 破機製。今年以來,該市69起搶劫案、13起搶奪案全破,其中3天內(nei) 破案抓人占95%。
追贓挽損 “警”管放心
“警察叔叔,我的自行車被偷了,這是我平時打零工騎的。”10月29日22時,漢陽區公安分局建橋派出所接到大學生小李的報警。輔警胡銅憑借精湛的視頻追蹤本領,迅速將嫌疑人黃某鎖定。黃某到案後,主動交代了被盜自行車藏匿地點。民警劉剛第一時間將自行車找回,並發還給小李。
“請把被盜物品核對下,看看有沒有遺漏。”6月25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樓盤的項目負責人報警稱,工地上的27箱耐候膠、400多個(ge) 鋁製扣件被盜。神龍派出所刑偵(zhen) 民警聞武走訪現場後認為(wei) :“這夥(huo) 人很可能還會(hui) 來作案。”果不其然,當日中午13時許,嫌疑人代某3人再次出現時,被民警“甕中捉鱉”。經突審,代某等人交代了偷賣建築材料的收購地點,聞武再次帶隊趕到現場,如數追回。
“破案不是終點,全力追贓挽損才是我們(men) 的最終目的。”武漢市公安局刑偵(zhen) 支隊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市公安機關(guan) 共破獲侵財類案件4997起,為(wei) 群眾(zhong) 挽回損失4000餘(yu) 萬(wan) 元。
以宣促防 “民”辨是非
“大門鎖得緊,小偷鑽不進。”9月16日,一場主題為(wei) “平安武漢 共同締造”的安全宣講活動,在漢陽區江堤街江欣苑社區黨(dang) 員活動中心舉(ju) 行,內(nei) 容寓教於(yu) 樂(le) 、精彩紛呈,不時贏得在場群眾(zhong) 的陣陣掌聲。
“太感謝警察同誌了,不光幫我追回了損失,還給我普及了很多實用的防騙知識。”9月10日,在武漢東(dong) 湖新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舉(ju) 辦的被詐騙資金和被盜財物集中返還儀(yi) 式活動中,拿回店裏失而複得的60條被返還香煙,店主周女士十分激動。
據了解,今年以來,武漢公安先後10餘(yu) 次舉(ju) 辦不同形式的“講防範、答疑惑、送服務、話平安”等係列活動,將安全防範知識送進高校、企業(ye) 和社區,有效提升群眾(zhong) 的安全防範意識,增強群眾(zhong) 參與(yu) 打擊盜搶騙犯罪的積極性。
武漢公安大力推進資源服務平台下沉,“英模背包隊”“知音航班”“海燕直通車”“默默為(wei) 您”等政務服務品牌,結合自身特色,深入社區、公園、江灘、地鐵站等群眾(zhong) 聚集地,以群眾(zhong) 能夠聽得懂、記得住的通俗語言宣講防盜竊、防搶騙、拒賭毒等安全常識。(鄭成波、袁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