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今年以來,城中村改造備受關(guan) 注。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不久前,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對城中村改造進一步提出具體(ti) 政策落實措施。城中村改造事關(guan) 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積極穩妥把這件好事辦好,對於(yu) 改善民生、擴大內(nei) 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yi) 。
城中村伴隨著工業(ye) 化、城鎮化快速發展而形成,被稱為(wei) “都市裏的村莊”。在一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呈現數量多、麵積大、人口多等特點。以廣東(dong) 廣州為(wei) 例,城中村村域麵積占全市麵積的1/10左右,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三成以上。在發展過程中,不少城中村存在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隱患多、配套設施落後、環境髒亂(luan) 差等突出問題。另外,一些城中村違章建築多、人口密集、產(chan) 權關(guan) 係複雜。現階段推進城中村改造是一項複雜艱巨的係統工程,需要因地製宜,以新思路新方式破解一係列難題。
城中村情況複雜多樣,改造要堅持先謀後動,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不同方式,做到成熟一個(ge) 推進一個(ge) 、實施一項做成一項。比如,資金可以平衡的、改造意願強烈的、產(chan) 權基礎清晰的,適合實施拆除新建。不具備條件的不硬上,以守住安全底線為(wei) 原則,常態化開展整治提升。一些城中村年代悠久,保存著不少文物古跡、曆史建築,則應在曆史空間活化、城市風貌提升等方麵下更大功夫,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為(wei) 人們(men) 留住鄉(xiang) 愁。
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資金,錢從(cong) 哪裏來?可以由政府籌措資金,也可以引入社會(hui) 資金。不過,城中村改造通常周期較長,加上當前房地產(chan) 市場出現調整等多種因素影響,社會(hui) 資金籌措難度較以往可能有所增加。各地應結合城市發展實際,積極尋求多樣融資渠道,更好挖掘土地價(jia) 值,細化相關(guan) 政策支持等。近幾年,上海、陝西西安等城市設立了城市更新基金,其中上海創設了全市統一的舊改功能平台,相關(guan) 單位還聯合多家企業(ye) 和金融機構共同發起城市更新基金。統籌全市資源,以市場化融資手段破解舊改資金籌措和平衡難題,這為(wei) 城中村改造提供了值得借鑒的解題思路。
城市是一個(ge) 有機生命體(ti) ,城中村為(wei) 外來人口提供了低成本的居住空間,也為(wei) 不少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戶提供了創業(ye) 空間。城中村改造不能“一刀切”,必須進行認真調研和分析,解決(jue) 好人和產(chan) 業(ye) 怎麽(me) 安置的問題。城中村的一大特點就是其業(ye) 態不是預先規劃的,而是隨著市場需求變化而不斷變化,因此要更加注重產(chan) 業(ye) 導入和培育孵化。此外,需要按一定比例建設保障房,給低收入人口提供安居之地,以免形成新的城中村。切實保障好居民利益,發展多樣化業(ye) 態,才能不斷完善城市功能,讓新市民更好地在城市紮根。
城中村改造是一項關(guan) 乎多方利益的民生工程,必須堅持係統思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統籌處理各方麵利益訴求。當前,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正積極穩步推進,期待改造能有效改善城市居住環境,讓更多人更好地融入城市、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