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區開展2023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董兆瑞)11月22日,海澱區2023年食品安全宣傳(chuan) 周主題活動在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東(dong) 校區)舉(ju) 辦。本次活動以“尚儉(jian) 崇信盡責 同心共護食品安全”為(wei) 主題,結合高教資源密集的特點,吸引大學生等青年群體(ti) 關(guan) 注膳食健康、食品安全,培育勤儉(jian) 節約新風尚。
高校“智慧”食堂膳食營養(yang) 一目了然
“豆皮小白菜,取餐份量106克、膳食熱量84大卡、碳水化合物14g……”在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裏,有兩(liang) 個(ge) “神奇”的食堂,是北京首家運用AI識別功能無感支付、將傳(chuan) 統風味特色檔口與(yu) 自助選餐一體(ti) 化結合的“智慧”食堂。師生用托盤取餐過程中,屏幕實時顯示取餐份量、膳食營養(yang) 數據與(yu) 金額。師生可根據自身需求自由搭配菜品,避免餐飲浪費的同時,營養(yang) 攝入是否健康均衡也可以一目了然。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海澱區成立高校反餐飲浪費聯盟。作為(wei) 成員單位之一,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積極推進智慧食堂建設,新上線的智能售餐設備利用物聯網技術動態統計菜品售賣情況,可指導食堂優(you) 化熱門菜品種類、供應量,以精細化管理提高師生就餐滿意度,改善餐飲浪費。同時,運用智慧安全管理係統保障各環節食品安全,為(wei) 廣大師生提供科學、專(zhuan) 業(ye) 、安全的膳食環境。
在本次活動中,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的同學們(men) 通過多種形式的表演,表達了青年群體(ti) 對食品安全的態度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詮釋了他們(men) 從(cong) 自身做起關(guan) 注食品安全,以實際行動投身公益誌願,共護食品安全、築牢食安之牆的盡責之心和使命擔當。
強化“從(cong) 農(nong) 田到餐桌”全鏈條監管
同時,海澱區市場監管局將對全區農(nong) 貿市場開展食品安全專(zhuan) 項排查整治行動,聚焦各類調理肉製品、散裝白酒、現場製售的熟肉製品、豆製品等冬季熱銷食品和肉禽蛋奶、蔬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對食品經營商戶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落實、食品銷售和貯存環境情況等情況進行檢查,並組織食品專(zhuan) 業(ye) 檢測機構對全區農(nong) 貿市場銷售的調理肉、散裝白酒等食品進行抽檢,目前已抽檢26批次,一經發現不合格產(chan) 品將立即下架並依法處置。
此外,針對“一老一少”等特殊人群的飲食安全,海澱區市場監管局將以老年福利院、敬老院、老年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飯桌等養(yang) 老機構,以及兒(er) 童福利院、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料護理機構等托育機構為(wei) 重點,開展食品安全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嚴(yan) 查各機構食堂是否設置“食品安全總監”或“食品安全管理員”、是否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製,以及環境衛生、食品留樣、從(cong) 業(ye) 人員健康管理、餐飲具清洗消毒等。同時,大力推廣“陽光餐飲”,通過視頻形式實現明廚亮灶,提升養(yang) 老機構和托育機構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今年以來,海澱區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各部門密切協作,強化“從(cong) 農(nong) 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大力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標準化建設和三品認證,完成6家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1家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化示範基地創建,綠色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認證產(chan) 量2400餘(yu) 噸。重點加強對牛羊肉、水產(chan) 品、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等品種、領域的食品安全抽檢力度,累計抽檢食品9511批次、合格率98.8%。持續推進農(nong) 村食品經營店規範化建設,高標準創建10家農(nong) 村地區食品安全管理示範店,240家企業(ye) 獲評品質餐飲單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