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大家來商量 架起幹群“連心橋”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各種製度化協商平台,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製度化發展”。省政協積極共建協商平台,出台《關(guan) 於(yu) 開展“有事來商量”平台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推動全省11個(ge) 市、117個(ge) 縣(市、區)政協建成2197個(ge) “有事來商量”平台,重點圍繞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解決(jue) 市場主體(ti) 和人民群眾(zhong) 實際問題,開展常態化協商,助力基層提升治理水平。我省各級政協在基層民主協商實踐中采取多種靈活方式,把“有事來商量”協商議事平台搭建到群眾(zhong) 的家門口,以協商民主尋求基層治理“最大公約數”。
創設協商平台,家門口有了議事平台
“這次議事會(hui) ,主要商量我們(men) 社區食堂如何建設和運營。”近日,一場別開生麵的“有事來商量·歡迎來協商”專(zhuan) 題議事會(hui) 在太原市迎澤區橋東(dong) 街道政協聯絡組如期舉(ju) 行,政協委員、街道社區幹部、社區食堂運營負責人、居民代表等圍坐一圈展開熱烈討論。而這隻是迎澤區政協近年來大力開展協商活動的一個(ge) 縮影。
自2021年3月啟動“歡迎來協商”機製建設以來,迎澤區加強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建立健全《政協委員履職考核辦法》《“33216”委員履職工作法》《委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考評辦法》等製度,每年年初製定政協年度協商計劃並按程序報批後實施。目前,已建立1個(ge) 區級協商總平台,7個(ge) 街道(鎮)分平台,71個(ge) 社區(村、委員工作室等)微平台,形成了覆蓋全區的“1+7+X”三級協商平台體(ti) 係。
省政協開展“有事來商量”協商平台建設工作以來,太原市政協先行先試,紮實推進平台試點建設。出台《關(guan) 於(yu) 開展“有事來商量”平台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開展試點先行和現場推進,形成了迎澤區“歡迎來協商”、晉源區“晉情來協商”、陽曲縣“陽光協商”、小店區“小事大情共協商”、婁煩縣“煩事來協商”等工作品牌。
據省政協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有事來商量”是在全省政協係統中開展的一項由政協搭建平台,政協委員、有關(guan) 部門、單位負責人、基層幹部、群眾(zhong) 代表參與(yu) ,經過溝通協商,解決(jue) 問題的一項議事協商活動,是協商於(yu) 民、協商為(wei) 民的重要載體(ti) ,是黨(dang) 委政府問政於(yu) 民、問需於(yu) 民、問計於(yu) 民的重要方式。
我省各級政協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方位、新使命,堅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通過建設縣級政協“有事來商量”平台,在推進常態化協商議政中實現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促進縣級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為(wei) 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譜寫(xi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山西篇章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多方協商議事,民生事項得以解決(jue)
今年以來,通過“有事來商量·沃事我商量”協商議事平台,晉城市沁水縣土沃鄉(xiang) 政協聯絡組積極協調部分縣政協委員、縣人民法院有關(guan) 人員、縣林業(ye) 局有關(guan) 人員、縣煤層氣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有關(guan) 人員、縣電力公司有關(guan) 人員參與(yu) 協商議事,協商議定了沁水縣龍隱山居文旅徒步小鎮引資擴股、塘坪村無效果園地複墾複播等,真正形成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良好氛圍。
“用‘心’傾(qing) 聽民聲,用‘愛’協商民事,一大批與(yu) 群眾(zhong) 利益密切相關(guan) 的麻煩事、瑣碎事、煩心事、梗阻事,在一場場協商議事活動中得到有效化解,協商議事工作真正起到助發展、惠民生、聚共識、促和諧的作用。”11月1日,沁水縣政協召開“有事來商量”協商議事工作經驗交流會(hui) ,對協商成果轉化落實情況進行了介紹。
迎澤區並州東(dong) 街四社區機電小區是一個(ge) 典型的老舊小區。2021年10月以來,小區頻繁出現地下室管道漏水、下水道堵塞而引起的積水問題。為(wei) 徹底解決(jue) 這一問題,社區黨(dang) 委將這一問題列入2022年度“歡迎來協商”議事會(hui) 議題。最終,物業(ye) 公司同意解決(jue) 管道漏水問題,社區黨(dang) 委也積極推進,確保了協商結果進一步落實落地。
兩(liang) 年多來,迎澤區政協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優(you) 化營商環境、文旅融合、老舊小區治理、小區綠化、衛生環境整治、停車問題、打造文明綠色街巷、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協商,一批涉及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提上了解決(jue) 日程,達成了共識。共製定51個(ge) 重點協商議題和188個(ge) 微課題展開協商,截至目前,累計完成協商活動238場,參與(yu) 人數達2300餘(yu) 人,在全區形成了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生動局麵。
據悉,經過民主協商,我省各級政協解決(jue) 了一批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水電、道路、環境衛生、安全、綠化、停車等社會(hui) 治理難題,政協委員在社會(hui) 實踐中踐行了人民政協為(wei) 人民的履職理念,推動了社會(hui) 治理效能,增強了人民群眾(zhong) 在基層民主協商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有事來商量”平台已逐步成為(wei) 黨(dang) 委政府的“好幫手”、委員履職的“新平台”、聯係群眾(zhong) 的“連心橋”。
積極探索創新,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
8月1日,迎澤區政協新時代協商民主實踐中心揭牌儀(yi) 式舉(ju) 行。該中心是我省第一家新時代協商民主實踐中心,是在“有事來商量·歡迎來協商”平台基礎上,通過整合場地資源、拓展實踐功能而打造的。
迎澤區政協主席趙樹文介紹,實踐中心目前設有陳列室、協商議事廳、委員界別活動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聯係點、委員書(shu) 屋、委員學堂等功能區域,通過開展各類協商議事、“委員進中心”“界別活動月”“聯絡組活動周”“群眾(zhong) 代表走進協商民主”、委員學堂等工作和活動,積極發揮黨(dang) 建引領、協商議事、學習(xi) 培訓、聚識聯誼、文史展陳、提案和社情民意收集等功能,全麵展示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在迎澤區的生動實踐,紮實推動協商民主在基層煥發活力。
“我們(men) 要強化規範性,以‘高標準’推動協商環節再完善,務求協商活動安排規範有序、接地氣。強化實效性,以‘高參與(yu) ’推動協商效應再放大,廣泛邀請利益關(guan) 聯群眾(zhong) 、各方代表參加協商議事,將群眾(zhong) 意見及時轉化為(wei) 高水平建議、高質量提案、高價(jia) 值社情民意。要強化創新性,以‘高要求’推動協商活力再激發,堅持因地製宜、因事製宜、因時製宜,結合議題和參與(yu) 對象,靈活選擇場地、形式和規模。”沁水縣政協主席張瑞忠表示。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麵發展協商民主作出重要部署,我們(men) 要按照省政協‘有事來商量’工作要求,立足實際,積極構建工作機製,增強‘有事來商量’平台建設的質效,推進政協協商與(yu) 基層協商有機融合,促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製度化發展。”省政協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記者鄧偉(wei) 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