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區:把考核“打分權”交到群眾手中
人民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日前從(cong) 北京通州區獲悉,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為(wei) 踐行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基層延伸,北京通州區在全區部署開展社區、村“兩(liang) 委”考核中完善群眾(zhong) 評價(jia) 機製有關(guan) 工作,進一步促進社區、村“兩(liang) 委”班子和“兩(liang) 委”幹部改進工作作風,提高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辦事能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北京通州區委組織部先期在新華、玉橋、潞源3個(ge) 街道,梨園、潞城、漷縣、永樂(le) 店7個(ge) 鄉(xiang) 鎮,總計47個(ge) 社區、153個(ge) 村開展群眾(zhong) 評價(jia) 試點。“試點的街道、鄉(xiang) 鎮建立了670個(ge) 網格微信群,將轄區內(nei) 12345熱線反映集中的問題、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梳理匯總作為(wei) 群眾(zhong) 評價(jia) 的主要內(nei) 容,把群眾(zhong) 滿意度作為(wei) 衡量幹部的重要標準。”通州區委組織部相關(guan) 負責人說,“我們(men) 以戶為(wei) 單位組織社區、村80%以上的戶代表參與(yu) 群眾(zhong) 評價(jia) ,保證了群眾(zhong) 參與(yu) 的覆蓋麵和評價(jia) 結果的有效性。還把街道、村級考核中群眾(zhong) 評價(jia) 的分值權重由20%提升到30%,並對年度考核為(wei) ‘差’或者連續兩(liang) 年考核為(wei) ‘一般’的村級黨(dang) 組織負責人進行調整。”
通州區新華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此次群眾(zhong) 評價(jia) 試點工作中,我們(men) 整合了網格長、物業(ye) 及行業(ye) 網格員、街巷長、樓門長、責任區黨(dang) 員、社區誌願者等多支隊伍,通過147個(ge) 微信群,實現了轄區所有單位、居民和企業(ye) 全覆蓋。”
社區幹的怎麽(me) 樣,居民群眾(zhong) 說了算。在新華街道所屬天橋灣社區停車治理項目中,80%業(ye) 主參與(yu) ,增加停車位120個(ge) 。京貿國際閱讀空間項目、保利綠地的星火社區、僑(qiao) 商工作站的物業(ye) 融入社區治理等雙協商項目,讓居民、群眾(zhong) 和企業(ye) 成為(wei) 治理的發起者、參與(yu) 者、受益者、監督者和評價(jia) 者,增強了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我們(men) 街道的群眾(zhong) 評價(jia) 每三個(ge) 月組織一次,在8月的群眾(zhong) 評價(jia) 中,居民群眾(zhong) 參與(yu) 率總體(ti) 達到89%,滿意率總體(ti) 在95%左右。”新華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說。
通州區漷縣鎮以開展群眾(zhong) 評價(jia) 試點為(wei) 契機,將群眾(zhong) 評價(jia) 集中反映的問題納入鎮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調研選題,聚焦蔬菜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周邊環境整治等問題,以“小切口”解決(jue) 民生“大問題”,精準製定村莊發展方案、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增加群眾(zhong) 收入,讓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更多實惠和便利。
“通過此次群眾(zhong) 評價(jia) ,讓所有社區工作者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百姓滿不滿意、答不答應’是我們(men) 工作成效的主要標準。”梨園鎮群芳一園社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有的老人特意找到社區說:“你們(men) 這個(ge) 群眾(zhong) 評價(jia) 做的好,這說明你們(men) 把群眾(zhong) 工作做到位了。”
群眾(zhong) 評價(jia) 還推動了居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jue) ,針對增加活動場所、開設老年餐桌、提升物業(ye) 服務等居民留言集中的問題,社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些都是我們(men) 社區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我們(men) 會(hui) 將這些問題分類匯總,積極推進解決(jue) ,努力做到未訴先辦,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通州區委組織部介紹,接下來將加快構建群眾(zhong) 評價(jia) “一張網”,探索利用網絡、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拓展群眾(zhong) 評價(jia) 路徑,將群眾(zhong) 評價(jia) 機製融入基層治理體(ti) 係,與(yu) 黨(dang) 建引領提升完善“熱線+網格”工作統籌推進,促進群眾(zhong) 評價(jia) 結果與(yu) 接訴即辦等指標相融合。建立常態化“晾分”機製,提升服務能力,為(wei) 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回答好北京市委“二十年之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