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加分”文旅消費(經濟新方位)
江西南昌滕王閣,背誦《滕王閣序》爭(zheng) 取免費門票機會(hui) ;陝西西安大唐不夜城,與(yu) “李白”對詩贏得紀念品;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欣賞“東(dong) 方雕塑陳列館”……今年文旅市場持續升溫,多地憑借文化底蘊為(wei) 文旅消費“加分”。
近年來,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帶動文化旅遊市場的趨勢愈發明顯。文化遺產(chan) 地、考古遺址、曆史文化名城(鎮)、國家文化公園等文旅目的地,創造新的消費場景,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據統計,2022年,超過七成的遊客在節假日參與(yu) 了兩(liang) 項以上文化活動。在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背景下,一項項承載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文旅項目備受關(guan) 注。
文化景點創新開發,活力足
華燈初上,位於(yu) 四川眉山東(dong) 坡區的三蘇祠周邊,來往遊客不少,街巷越發熱鬧。“夜遊曆史文化街區,精致的建築裝飾燈光布置,讓人感受到別樣的曆史魅力。”一名遊客感歎。
擁有文旅精品項目是引來、留住遊客的關(guan) 鍵。東(dong) 坡區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打造“東(dong) 坡醉月地”文化旅遊區,並推出特色旅遊線路5條,開發10餘(yu) 項研學課程。2022年,全區A級景區接待量102.82萬(wan) 人次,旅遊總收入47.82億(yi) 元。
不隻是東(dong) 坡區、三蘇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對文化景點進行現代化、創新性呈現,避免“千篇一律遊古跡”,增強旅遊吸引力。
在山東(dong) 曲阜,尼山聖境景區推出融合聲光電的大型實景演出《金聲玉振》,帶觀眾(zhong) 身臨(lin) 其境地領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魅力;在湖北武漢,係列活動邀請遊客打卡漢口曆史風貌區,重新認識既古老又現代的江城……
創新開發,為(wei) 文旅融合開辟了新路。
行走在朱熹園所在的福建南平,常能在大街小巷與(yu) “卡通朱子”相遇。從(cong) 城市景觀、文旅產(chan) 品到動畫作品等,立體(ti) 鮮活的朱熹形象、朱子文化悄然走進人們(men) 日常生活。“卡通朱子”主創團隊負責人雷希穎說:“我們(men) 會(hui) 繼續挖掘朱子文化,使這一文化形象更加立體(ti) 鮮活。”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yun) 表示,各地厚植文化底蘊,推動文化、旅遊資源向文化、旅遊產(chan) 品轉化,形成多點支撐、多業(ye) 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遊產(chan) 業(ye) ,以豐(feng) 富的文旅產(chan) 品供給、多樣的文旅融合業(ye) 態,激發消費潛力。
影視作品帶動消費,潛力大
因為(wei) 一部劇、一場電影或是一檔節目,而奔赴一個(ge) 地方,是當下旅遊市場的新現象。
富有煙火氣的城市街道、獨具特色的人文曆史、引人入勝的風景名勝,本就讓觀眾(zhong) 心生向往;借助影視作品的傳(chuan) 播提升知名度之後,更能吸引慕名前來的遊客。
熱播劇《去有風的地方》,90%的外景在雲(yun) 南大理拍攝,取景地大理鳳陽邑茶馬古道廣為(wei) 人知。據介紹,該劇播出後的兔年春節假期,大理共接待旅遊者423.93萬(wan) 人次,同比增219%。
另一部劇集《長月燼明》,則讓文化背景與(yu) 之相關(guan) 的安徽蚌埠受益不少。今年“五一”假期,蚌埠文旅局圍繞該劇設計遊覽路線,開通4條免費公交專(zhuan) 線,讓劇迷一步到位打卡同款景點。數據顯示,“五一”假期,蚌埠共接待遊客417.6萬(wan) 人次,較2019年上漲162.39%。
“商街的繁華盛況讓人讚歎,和電影裏的大唐盛世簡直一模一樣!”來自廣東(dong) 廣州的高中生張恒,看完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後,很快訂票乘車來到西安,抵達當晚就遊覽大唐不夜城。
在“影視+文旅”融合的大趨勢下,文化景點通過影視劇的呈現,知名度進一步打響。據介紹,今年7月,西安城牆迎來客流高峰,較2019年同期增長110%;《長安三萬(wan) 裏》電影出品方等推出的官方同款暑期研學線路備受歡迎。
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業(ye) 態新
通過社交平台推介當地風物,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的文旅新業(ye) 態層出不窮。
唐曉雲(yun) 表示,餐飲消費在旅遊消費中占比長期保持在20%以上,90%的旅遊者到目的地後都會(hui) 品嚐當地特色飲食。這其中,網絡主播、博主的帶動效應逐漸顯現。
視頻網站嗶哩嗶哩的一名美食博主,拍攝傳(chuan) 統美食短視頻,常引得網友追隨到地打卡嚐鮮。在一期拍攝於(yu) 甘肅張掖市山丹縣的美食視頻中,食客與(yu) 廚師圍坐品嚐當地特色美食炒撥拉。視頻一經播出,當地客流量快速上漲,不少外地遊客在店門口排起長隊。
“國潮”成為(wei) 消費新風尚,帶動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相關(guan) 消費穩步增長。美團、大眾(zhong) 點評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以“非遺”為(wei) 關(guan) 鍵詞的搜索量同比增長168%,“非遺”主題相關(guan) 的團購訂單量同比提升245%。
在大眾(zhong) 點評APP上,一家名叫“93號院非遺工坊”的店鋪十分熱門,引得眾(zhong) 多網友尋跡來到北京前門。據介紹,門店有近30個(ge) 團購項目,顧客可以親(qin) 手製作老北京特色非遺工藝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受訪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當前文化、旅遊進入深度融合新階段:一方麵,產(chan) 品類型豐(feng) 富,非遺進景區、國風文化節、文物遊徑、考古研學等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旅遊融合型產(chan) 品備受市場認可;另一方麵,融合方式多元,通過電影、演藝、音樂(le) 、文創、數字文旅、節會(hui) 賽事等不同方式實現融合。專(zhuan) 家建議,相關(guan) 部門、行業(ye) 機構、平台機構、從(cong) 業(ye) 者應發揮各自優(you) 勢、借力打力,以傳(chuan) 統文化激活消費新動能,實現文化傳(chuan) 承發展與(yu) 文旅消費升級雙向賦能。
(曾宇昕參與(yu) 采寫(xie) )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1日 0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