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土地文章 實現增收致富
“現在一畝(mu) 地承包費還不到100元,如果是旱地價(jia) 格還要更低,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土地閑置的也越來越多,更別提有什麽(me) 集體(ti) 收入了。”克什克騰旗萬(wan) 合永鎮河沿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杲清國說。
農(nong) 戶土地分散且不規整,少數人占用集體(ti) 土地,有的土地沒有被充分利用成為(wei) 荒地……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無法進行機械化耕種和規模化經營,既提高了小戶種植成本,又影響了土地租金,限製了農(nong) 村的高質量發展,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上的“絆腳石”,如何破題成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首要問題。
近年來,克什克騰旗立足集體(ti) 增收和群眾(zhong) 致富,做好做活土地文章,探索了一條“社會(hui) 化服務、資源起底盤活、土地規模流轉經營”多種模式增收的新路徑。
社會(hui) 化服務實現破土成金。“今年農(nong) 機隊的作業(ye) 麵積達到了24.6萬(wan) 畝(mu) ,較去年增長近10萬(wan) 畝(mu) ,村集體(ti) 經濟實現了翻倍增長。”萬(wan) 合永鎮廣義(y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穎傑驕傲地說。
楊書(shu) 記還有一個(ge) 身份,那就是萬(wan) 合永鎮集體(ti) 經濟聯合社的理事長。2019年,萬(wan) 合永鎮通過整合現有資源,盤活閑置資產(chan) ,聯合12個(ge) 村成立了萬(wan) 合永鎮集體(ti) 經濟聯合社,由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任理事,以“流轉+托管”的方式,把農(nong) 戶“不願幹、幹不好、幹起來不劃算”的耕、種、防、收環節統一托管起來,以每畝(mu) 地3元管理費提成給成員村,已實現12個(ge) 村集體(ti) 經濟分紅26萬(wan) 元。
“自從(cong) 聯合社成立後,我們(men) 這些上了年紀的老頭子也能種地了,從(cong) 春種到秋收,啥也不用管,他們(men) 收的服務費還不高,多合適呀!”廣義(yi) 村村民張大爺笑得合不攏嘴。
資源大起底助力集體(ti) 增收。“受限於(yu) 上次土地確權遺留問題,許多機動地被村民私占用於(yu) 種植,村集體(ti) 土地少,收入自然不高。”這個(ge) 問題也是紅山子鄉(xiang) 各村的一塊心病。
去年開始,紅山子鄉(xiang) 福盛號村借助資源起底有利契機,在收回土地上先行先試,通過製定《村集體(ti) 土地管理辦法》,派出工作組逐戶講政策、做工作,逐村實地勘測、清理不規範合同,對6000畝(mu) 集體(ti) 土地機動管理、重新發包流轉,按照承包費50元/畝(mu) 的標準,實現集體(ti) 經濟年增收30萬(wan) 元,帶動全鄉(xiang) 收回土地2.19萬(wan) 畝(mu) ,完成土地發包0.98萬(wan) 畝(mu) ,為(wei) 村集體(ti) 增收49萬(wan) 元。
“土地收歸集體(ti) 後,集體(ti) 經濟大幅增長,我們(men) 用集體(ti) 收入,為(wei) 幾個(ge) 村民組安裝了路燈、修繕了廣場,群眾(zhong) 得到便利的同時也沒有了抵觸情緒,一舉(ju) 兩(liang) 得。”福盛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吉武說。
規模化流轉造就利益雙贏。克什克騰旗地廣人稀,土地種類多,耕地碎片化、分散化嚴(yan) 重,一定程度上製約了大規模機械化發展。
聚焦這一問題,克什克騰旗結合實際,由國有公司(企業(ye) )投入資金3.2億(yi) 元,集中流轉土地3.6萬(wan) 畝(mu) ,實施地力提升、引水灌溉、特色產(chan) 業(ye) 種植、高標準農(nong) 田改造提升等“土地+”項目,村集體(ti) 每畝(mu) 土地收取10元流轉服務費,經營淨利潤的50%再次返還村集體(ti) ,實現村集體(ti) 增收150萬(wan) 元,同時,緊緊將群眾(zhong) 吸附在產(chan) 業(ye) 鏈上,通過種植特色農(nong) 作物、就近就地務工實現增收致富。
目前,克什克騰旗仍在積極探索做活土地文章多種模式,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聚勢賦能,讓基層幹部群眾(zhong) 更有“盼頭”、嚐到“甜頭”、幹有“勁頭”。(張雪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