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普知識與文化“活”起來 北京西城舉辦“科普+藝術”科技體驗係列活動
2023年10月至11月,由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hui) 發起,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承辦的“覺醒的我們(men) ”——“科普+藝術”科技體(ti) 驗係列活動落下帷幕。活動通過藝術+科技的表現形式,麵向西城居民開展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chuan) 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等內(nei) 容的藝術體(ti) 驗係列活動,帶領大家踏上一場高質量的科技之旅。
“五感”沉浸式體(ti) 驗,為(wei) 科技插上藝術的翅膀
科學與(yu) 藝術有著很強的共促伴生關(guan) 係:藝術形象思維不斷啟發科技創新,同時科技的進步也在推動著藝術創作“百花齊放”。擁有豐(feng) 富舞台藝術資源的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以“藝術”作為(wei) 通往科學知識的橋梁,通過劇院參觀、科普工坊、主題沙龍等活動形式,帶領大眾(zhong) 在藝術體(ti) 驗中中學習(xi) 科學知識、感受人類文明與(yu) 當代科技的和諧共生。
係列活動分別以聽、觸、視、感、形五個(ge) 維度為(wei) 切入點,將人文曆史、自然科學、藝術創作等知識與(yu) 五感體(ti) 驗融會(hui) 貫通。以五感中的“感”為(wei) 主題的活動結合人類飛行簡史,帶領孩子們(men) 了解從(cong) 紙鳶、孔明燈、熱氣球、滑翔翼等飛行器的發明曆程與(yu) 其中所蘊含的科學知識,通過製作簡易版“空氣炮”,讓青少年在實踐中完成對知識的回顧和內(nei) 化。
除此之外,還有以五感中的“形”為(wei) 主題的“你眼中的新能源汽車”活動,為(wei) 參與(yu) 者深入淺出地普及了綠色、低碳、節約的生態理念;以五感中的“觸”為(wei) 主題的“等風來,追風去”活動,以戲劇化的呈現手段,向參與(yu) 者科普風的形成原理與(yu) 流動過程;以五感中的“視”為(wei) 主題的“光圈中的影像:讓畫動起來”活動,讓參與(yu) 者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ti) 驗和理解了“視覺滯留”的原理。
“科普+藝術” 豐(feng) 富大眾(zhong) 文化生活,提高居民整體(ti) 素質
係列活動共吸引超100組屬地家庭參與(yu) ,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hui) 與(yu) 天橋藝術中心充分考慮到參與(yu) 者的年齡層次與(yu) 興(xing) 趣維度,為(wei) 其量身策劃活動內(nei) 容,滿足居民的不同精神文化需求。
在本次係列活動中,“聽,這裏是舞台” 劇場探班活動主要麵向對劇場和舞台感興(xing) 趣的成年群體(ti) 開展。活動從(cong) 大眾(zhong) 的聽覺感官出發,參與(yu) 者在天橋藝術中心管理人員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老師的講解中,走進後台、登上舞台,了解聲學、光學、力學在舞台藝術中的運用。活動用劇院探秘的方式,帶領參與(yu) 者走入舞台腹地,展示一場演出要如何在燈光、音響、機械等專(zhuan) 業(ye) 的配合下完美呈現。
此外,活動以工作坊的形式,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式向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識,激發孩子們(men) 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動手實操能力。而父母在與(yu) 孩子共同動手製作手工和完成表演的過程中,不僅(jin) 能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識原理,更能與(yu) 孩子享受一段溫情的親(qin) 子時光。
本次係列活動依托創新表達方式,多維度、多視角地讓科學與(yu) 藝術聯動,推動了“科普+”的大圈層發展,從(cong) 普適性、融合性、廣泛性、參與(yu) 性、功能性角度打造藝術科普陣地,真正做到讓科普知識與(yu) 文化“活”起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