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深挖優勢書寫能源經濟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3-12-14 10:31: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交給內(nei) 蒙古的五大任務之一,更是內(nei) 蒙古必須履行好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

  烏(wu) 海,因煤而興(xing) 、因煤而建,是自治區西部的一座新興(xing) 工業(ye) 城市。上世紀50年代末,為(wei) 了支援國家“一五”時期的重點項目包鋼的建設,烏(wu) 海打響了萬(wan) 人上山奪煤大會(hui) 戰,依托豐(feng) 富的煤炭資源,為(wei) 國家和自治區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近年來,烏(wu) 海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各項工作的主線,緊緊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戰略定位,不斷優(you) 化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全力做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兩(liang) 篇文章,加快構建協同互補、綜合利用、集約高效的能源供給體(ti) 係,逐漸形成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貢獻了烏(wu) 海力量。

  煤炭“蝶變升級” 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含煤麵積約占城市總麵積的1/4,煤炭地質總儲(chu) 量44億(yi) 噸,其中焦煤的儲(chu) 量占內(nei) 蒙古已探明焦煤儲(chu) 量的60%以上……烏(wu) 海,有“烏(wu) 金之海”的美譽。

  巨大的鏟鬥挖下去,黑黝黝的煤塊裝進了車,通過公路和鐵路送往全國各地。

  挖煤賣煤、一煤獨大,過去,粗放式資源開發模式和經濟結構比較單一,是烏(wu) 海市產(chan) 業(ye) 發展的真實寫(xie) 照。2011年,烏(wu) 海市被列入國家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如何擺脫資源型城市“礦竭城衰”的命運,成為(wei) 烏(wu) 海必須跨過的一道坎。

  從(cong) 發展火電初步實現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到成為(wei) 國家重要煤焦化、氯堿化工基地,再到“雙碳”背景下,不斷推動現代煤化工產(chan) 業(ye) 鏈向下遊延伸,價(jia) 值鏈向中高端攀升……烏(wu) 海煤炭在“由黑變白”中不斷“蝶變”升級。

  一塊黑色煤炭、一瓶透明液體(ti) (BDO)、一卷可降解地膜,在烏(wu) 海市烏(wu) 達產(chan) 業(ye) 園的內(nei) 蒙古東(dong) 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樣品展示台上一字排開,直觀講述著企業(ye) 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創新發展之路。

  “投資可降解材料循環項目,依靠於(yu) 烏(wu) 海已經形成的‘煤化工’和‘乙炔化工’兩(liang) 個(ge) 具有明顯區域性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集群,基於(yu) 這一優(you) 勢,項目也帶來了產(chan) 能和成本優(you) 勢。”東(dong) 源科技公司總經理朱慶和說,企業(ye) 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構建“煤—電—石灰石—電石—BDO—可降解塑料—可降解聚酯產(chan) 品”完整產(chan) 業(ye) 鏈。

  近年來,烏(wu) 海市已引進實施東(dong) 源、華恒、三維、君正、廣錦5個(ge) BDO及其配套產(chan) 業(ye) 項目,總投資560億(yi) 元,正全力打通從(cong) BDO到氨綸、鋰電池溶劑、可降解材料與(yu) 工程塑料、醫藥中間體(ti) 四大全產(chan) 業(ye) 鏈條。預計到2027年,烏(wu) 海將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BDO一體(ti) 化生產(chan) 基地,產(chan) 值將超過1000億(yi) 元,一個(ge) 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競爭(zheng) 力和話語權的可降解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即將躍然眼前。

  揚“煤”之長,大力發展煤基新材料產(chan) 業(ye) ,現在的烏(wu) 海,隨處都能“聽到”煤基新材料高端化、多元化、綠色化發展的“高歌”。

  烏(wu) 海寶傑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針狀焦為(wei) 原料,融合碳素、粉體(ti) 、微觀控製、電化學等多學科技術和多行業(ye) 工藝,最終加工成微米級別的石墨類鋰離子動力電池負極材料。

  烏(wu) 海黑貓炭黑有限責任公司依托烏(wu) 海豐(feng) 富充足的煤炭、煤焦油資源,生產(chan) 出普通炭黑、特種炭黑、超導炭黑,填補了烏(wu) 海市乃至自治區的特種炭黑空白。

  中創聯盛的瀝青、京運通的單晶矽、恒業(ye) 成的混煉膠、青石的高牢度分散染料、榕鑫的炭黑……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烏(wu) 海的煤炭,已經幻化成一款款高精尖產(chan) 品的核心原料。如今,烏(wu) 海市煤炭就地加工轉化率達90%以上,非煤產(chan) 業(ye) 占工業(ye) 增加值比重提高到80%以上。

  按照“鞏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戰新、拓展裝備、優(you) 化傳(chuan) 統”的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烏(wu) 海市以煤基新材料為(wei) 主攻方向,引進建設了一批延鏈補鏈強鏈的優(you) 質項目,形成了“焦油→瀝青→針狀焦→鋰電池負極材料”“煤焦油→苯酚→吐氏酸→介酸及其下遊產(chan) 品”等多條煤基產(chan) 業(ye) 鏈,高附加值工業(ye) 產(chan) 品達30餘(yu) 種。

  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guan) 鍵時期,烏(wu) 海市痛定思痛、未雨綢繆,正以壯士斷腕的決(jue) 心,強力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脫胎換骨”式變革,挺起高質量發展“硬脊梁”。

  加快推進焦化產(chan) 業(ye) 整合重組升級、礦權整合、煤炭洗選加工行業(ye) 一體(ti) 化垂直整合、煤電機組“關(guan) 小上大”整合,著力破除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小、散、亂(luan) 發展現狀,堅定不移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集群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堅決(jue) 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烏(wu) 海市目標篤定、步履鏗鏘、信心滿懷。

  “風光氫儲(chu) 用”一體(ti) 推進 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ti) 係

  行走在烏(wu) 海大地,閑置屋頂、荒山空地、礦山渣堆,一組組光伏板裝點而成的深藍色海洋,在陽光下星羅棋布、熠熠生輝。

  在黃白茨煤礦、五虎山煤礦的排土場、采煤沉陷區等區域,烏(wu) 海能源公司通過實施“光伏+礦山生態修複”綜合利用項目,做到了板上光伏發電、板下生態恢複、土地立體(ti) 利用,廢棄礦山因此變成了綠色清潔能源的“電力光穀”。

  據測算,該項目預計年均發電量1.9億(yi) 度,可節約標煤5.93萬(wan) 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2萬(wan) 噸/年,減少煙塵排放6.22噸,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hui) 效益、經濟效益“三贏”。

  “雙碳”目標下,烏(wu) 海市搶抓機遇,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速布局集能源生產(chan) 、裝備製造、應用示範於(yu) 一體(ti) 的全產(chan) 業(ye) 鏈,打造以風光氫儲(chu) 用一體(ti) 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著力推動能源結構逐“綠”前行、向“新”進發。

  “貓冬”變忙冬,生產(chan) 不停工。走進烏(wu) 海高新區低碳產(chan) 業(ye) 園,各企業(ye) 全力以赴搶時間、趕進度,加快項目竣工投產(chan) 步伐。內(nei) 蒙古國軒零碳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chan)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今年項目一期投產(chan) 以來,各條自動化生產(chan) 線有序運轉,滿足著不斷增長的訂單需求。

  “項目全部建成投產(chan) 後,預計每年可實現產(chan) 值200億(yi) 元。”該公司負責人說,“目前,產(chan) 品的產(chan) 銷形勢較好,我們(men) 信心大增,將加快後續項目建設速度,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質量、開拓市場,推動企業(ye) 做大做強、助力地方高質量發展。”

  初冬時節,在甘德爾山深處,投資83億(yi) 元的烏(wu) 海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正酣。該項目設計單機容量300兆瓦、總裝機容量1200兆瓦,具有儲(chu) 能、調頻、調峰、調相、黑啟動、係統備用六大功能,建成後每年發電20.08億(yi) 千瓦時,將大幅提升蒙西電網的調峰能力,擴大電網接納風電等清潔能源容量。這個(ge) “超級充電寶”為(wei) 烏(wu) 海打造新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注入了強勁動能。

  目前,烏(wu) 海市已形成新能源裝機規模202.62萬(wan) 千瓦,已建成新能源裝機80.66萬(wan) 千瓦,根據《烏(wu) 海市“十四五”新能源發展規劃》,到2025年,該市新能源發電裝機達到558萬(wan) 千瓦以上,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50%。

  大力發展製氫、儲(chu) 氫、用氫等氫能源產(chan) 業(ye) ,創建氫經濟示範城市;加強與(yu) 周邊地區合作,合力打造千萬(wan) 千瓦級大型新能源基地和綠電替代合作示範區;開展全清潔能源供電,低碳產(chan) 業(ye) 園努力打造“零碳工業(ye) 園”……

  馭“風”而上、逐“光”而行、“氫”裝上陣、抽水蓄能,“風光氫儲(chu) ”一體(ti) 化協同推進,全麵提升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打造自治區西部綠色能源消納基地,烏(wu) 海將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ti) 係,努力為(wei)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雙碳”戰略目標作出更大貢獻。(郝飆 楊勇)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