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各地積極探索建立生態產品交易機製
記者從(cong) 山東(dong) 省政府新聞辦12月13日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32個(ge) 、數量位列全國第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1個(ge) 、數量位列全國第二。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到今年,已公布七批名單,山東(dong) 省陸續有地區上榜。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管言明介紹,作為(wei) 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的有效支撐和補充,2020年,山東(dong) 啟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命名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46個(ge)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51個(ge) 。
根據國家創建規程和指標體(ti) 係,山東(dong) 製定國家級示範創建工作流程,明確重點工作,規範創建步驟。對標國家製定了《山東(dong) 省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管理規程》《山東(dong) 省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指標》《山東(dong) 省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管理規程》,為(wei) 省級示範創建提供依據指南。
山東(dong) 切實發揮示範創建指揮棒作用,引導創建地區全麵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申報地區在約束性指標必須達標的基礎上,參考性指標也必須達標或者逐年提升。同時明確了取消創建申報資格的重大情形目錄,嚴(yan) 守生態環境質量底線。建立動態管理機製,定期對全省所有命名地區的大氣、水等核心環境質量指標進行排名通報,對處於(yu) 全省後30排名的地區點名批評,推動排名靠後的示範創建地區改善環境質量。製定發布《山東(dong) 省生態文明示範建設負麵清單》,規定了給予警告或撤銷稱號的重大情形,建立常態化年度“退出”機製,對命名地區實現動態的監督管理。研究製定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複核規範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評估技術規範,對已命名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市縣滿三年的地區,組織開展複核或評估,對於(yu) 無法通過複核或評估的,不再保留其稱號。
省生態環境廳生態保護處處長王青介紹,近年來,山東(dong) 各地因地製宜,積極探索建立生態產(chan) 品交易機製,提高“兩(liang) 山”轉化效率。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GEP)核算,讓綠水青山價(jia) 值化,建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如蒙陰縣開展縣鄉(xiang) 村三級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建立了全省首個(ge) 縣級GEP核算平台,推動解決(jue)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度量難”問題;搭建交易平台讓綠水青山市場化,把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惠民富民的增收點,打通了“生態”與(yu) “富民”轉化通道。創新采用EOD項目模式,通過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yu) 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項目組合開發,將生態環境保護與(yu) 生態產(chan) 品經營開發權益掛鉤,拓寬生態環境治理投融資渠道,為(wei) “兩(liang) 山”轉化提供了可能。
同時,各地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綠色金融手段,如古樹名木“生態貸”“GEP貸”等生態資產(chan) 權益抵押方式,實現了生態資源價(jia) 值化、市場化、金融化的賦值功能,使生態資源轉變為(wei) 生態資本和生態紅利,豐(feng) 富了“兩(liang) 山”轉化途徑,高效推動了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楊燁瑩)
(責編:公雪、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