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科委探索科創支撐新模式 科研人才迎來“及時雨”
原標題:在懷科研人才迎來“及時雨”
本報記者 張佳琪
“廠房一下子擴大到240多平方米,回流焊機、全自動貼片機等全備齊了,生產(chan) 線也搭起來了。這不,訂單說來就來了。經曆了多年的研究積累,實驗室裏的設計終於(yu) 可以變成客戶手中的產(chan) 品了。”
麵對著寬敞明亮的新廠房和嶄新的熱電模塊生產(chan) 線,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熱電研究團隊負責人趙懷周格外欣慰。前不久,趙懷周與(yu) 合作企業(ye) 北京睿暉公司剛剛獲得276萬(wan) 元的“懷柔科學城成果落地”專(zhuan) 項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收集科研人員需求、關(guan) 注青年科研人才困境、扶持在懷科技企業(ye) ……今年,懷柔科委將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納入主題教育推動發展重點任務,通過實施具有區域特色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揭榜掛帥”計劃,設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懷柔創新聯合基金,對接市科委專(zhuan) 項政策,支持企業(ye) 科研人員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員,促進各類創新人才向企業(ye) 集聚,破解“科技與(yu) 經濟兩(liang) 張皮”的難題,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
拿青年科研人員來說,科研生涯起步期往往麵臨(lin) 著科研資金緊缺的突出問題。不少人也會(hui) 有“博士畢業(ye) 滿腔熱血,有想法卻受到經費限製”“我們(men) 企業(ye) 和科研院所競爭(zheng) 不在一個(ge) 起跑線上,壓力挺大的”這樣的感歎。對此,懷柔科委在主題教育期間,與(yu)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hui) 辦公室溝通了當前企業(ye) 青年科研人員麵臨(lin) 的困境,開始推動懷柔區形成市區兩(liang) 級成梯度、成體(ti) 係的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模式,為(wei) 企業(ye) 科研人員送來了一場“及時雨”。
那段時間,企業(ye) 在哪裏,懷柔科委的辦公室就在哪裏。去孵化器加速器內(nei) 走訪調研、和在懷科研院所工作人員開討論會(hui) 、與(yu) 市科委相關(guan) 處室溝通協商……大家聚焦核心痛點難點,共同出主意、想辦法,場麵熱火朝天。懷柔區科委主任伊明江表示,“經曆了3個(ge) 月的不斷磨合,在11月舉(ju) 辦的第三屆雁棲人才論壇分論壇上,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懷柔創新聯合基金正式發布。基金麵向全市企業(ye) 科研人員,優(you) 先支持在懷實體(ti) 辦公企業(ye) 科研人員,關(guan) 注高端科學儀(yi) 器傳(chuan) 感器、新能源等懷柔區重點產(chan) 業(ye) 方向。”
設立基金支持人才隊伍建設對人才來說是“久旱逢甘霖”,而麵對大科學裝置開放共享程度不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的深層次問題,懷柔科委也有解決(jue) 方案——在市科委政策支持下,懷柔正在建立市區開放合作聯動機製,推動重大科學設施平台運行主體(ti) 與(yu) 國內(nei) 外科研團隊開展合作;製定《懷柔區“苗圃計劃”工作實施方案》,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融通,助力硬科技初創項目在懷落地成長。
“懷柔科學城有很好的科技成果轉化體(ti) 係,無論是產(chan) 業(ye) 空間、政策配套、科技服務,都能夠為(wei) 我們(men) 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趙懷周說,“在人才政策方麵,懷柔不僅(jin) 能‘築巢引鳳’,更注重‘固巢留鳳’,聚焦人才落地後如何匹配資源實現快速發展,真正把人才引進和人才發展通盤考慮,我們(men) 受益良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