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區打造數字健康創新應用獲得“國家級”榮譽
關(guan) 注群眾(zhong) 看病就醫的“關(guan) 鍵小事”,杭州西湖區再出創新成果——日前,西湖區打造的多病種醫學影像人工智能輔助診斷係統獲得了“國家衛生健康委第一屆全國數字健康創新應用大賽”人工智能總決(jue) 賽三等獎,這也是杭州市唯一一個(ge) 區縣獲獎單位。
據悉,多病種醫學影像人工智能係統打造了“AI+雲(yun) 計算+醫學影像診斷”的應用場景,賦能全區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胸部CT、胸部平片、兒(er) 童骨齡、四肢骨折、腦卒中等疾病的影像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從(cong) 而提高基層的服務水平,減輕醫生工作負擔,提升患者就醫體(ti) 驗,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醫療服務延伸。
自開展主題教育以來,西湖區衛健局認真謀劃部署“8+1”舉(ju) 措,用好主題教育激發的動力,全力推進“衛健現代化建設”行動,並通過強化健康管理能力,豐(feng) 富簽約服務內(nei) 涵,深化智慧醫療建設,推進公共服務“七優(you) 享”工程等。
作為(wei) 西湖區智慧醫療的重要布局,多病種醫學影像人工智能係統的上線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ti) 驗——以往需要到大醫院或專(zhuan) 科醫院才能做的影像檢查,如胸部CT、腦部出血、兒(er) 童生長發育評估等,如今在“家門口”即可進行。同時,患者獲取檢查報告的時間也大幅縮短,做到了當天檢查,當天知結果。
家住西湖區轉塘街道的小李,最近因為(wei) 經常咳嗽到轉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接診醫生建議他拍個(ge) CT看看。小李是快遞業(ye) 務員,本來以為(wei) 拍CT等報告肯定要耽誤自己上午送快遞,沒想到,從(cong) 開單到拍片到取報告總共不到一小時。根據CT報告,小李隻是肺部有些炎症,需要服藥一段時間。拿完藥,小李連連誇讚:“這效率太高了,‘家門口’就能有這麽(me) 好的就醫體(ti) 驗,確實很方便。”
高效的背後,正是因為(wei) 該係統采用了“AI+專(zhuan) 家”的診斷方式,使大部分疑難疾病在基層醫院就可以被發現,實現了疾病的早篩早診早治。截至目前,該係統已服務約70萬(wan) 人次。據悉,西湖區成立了人工智能輔助診斷中心,針對疑難疾病可以由人工智能輔助診斷中心的專(zhuan) 家進行診斷,實現了小病快診斷、大病精診斷,不漏診不誤診。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技術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影像的診斷效率明顯提高,原來寫(xie) 報告和審核報告全過程需要20分鍾左右,現在隻需5—10分鍾,我們(men) 就可以服務更多的患者。”蔣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褚春輝副主任說。
2023年以來,西湖區將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與(yu)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充分融合,著力優(you) 化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流程、改進服務方式。一方麵,以平台化方式構建多病種醫學影像人工智能係統,同時,全麵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減輕醫生工作負擔,提升群眾(zhong) 就醫體(ti) 驗,真正做好人民群眾(zhong) “家門口”的醫療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