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吉林市:精準施策打造“家門口”就業圈

發布時間:2023-12-26 09:19:00來源: 人民網-吉林頻道

  “你好,我想找份工作。”近日,吉林市民王晶走進龍潭區“零工市場”,在職業(ye) 介紹窗口前進行谘詢。

  “我的情況比較特殊,我每天得接送孩子去幼兒(er) 園,中午需要照顧家中老人,大多早九晚五的工作我都做不了,我希望能在家附近找份工作,最好上班時間能靈活點。”王晶說出自己的期盼。

  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她,首先通過掃描身份證實名登記,之後打印出一張載有王晶各項基本信息的用工登記表。

  接過表格,王晶根據自己掌握的技能、擅長的工種等情況進一步填寫(xie) 意向。根據係統比對,工作人員引導王晶加入了“寶媽保潔隊”。“您的條件完全符合該崗位要求,在經過崗前培訓後就可以直接由零工市場派活上崗。”

  “真心感謝‘零工市場’的幫助,這樣的招工方式太方便了!”今後,王晶每天接送完孩子就可以直接去分派的業(ye) 主家幹活,在不耽誤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同時還獲得一定的收入。

  王晶的經曆,是吉林市幫助就業(ye) 困難人員就業(ye) 的一個(ge) 縮影。今年以來,吉林市推進靈活就業(ye) 人員“零工市場”建設。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建設了11家零工市場。“零工市場”為(wei) 勞動者推出“五給三保障”服務,即“給身份、給證件、給任務、給培訓、給待遇,讓勞動收入有保障、職業(ye) 傷(shang) 害有保障、勞動權益有保障”。同時,吉林市人社局還開發了“江城零工”線上APP平台,讓馬路邊的零工“入室”“上網”。截至目前,全市零工市場現已召開2場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組建了62個(ge) 零工微信群,登記求職的零工達5100人。

  人力資源信息不匹配,是造成就業(ye) 難與(yu) 招工難並存的一個(ge) 重要原因。“零工市場”一頭連著用人單位,一頭連著零工群體(ti) ,為(wei) 勞資雙方架起了“一站式”就業(ye) 服務橋梁。

  “我們(men) 將前來谘詢的人員進行分類登記,結合實際情況幫助其推薦適合的崗位,另外,對於(yu) 一些缺乏技能的人群,我們(men) 會(hui) 提供職業(ye) 技能培訓服務,增加求職人員的就業(ye) 成功率”。“零工市場”工作人員說道。

  “學得一技之長,就業(ye) 路子更寬。”針對零工人員中很多從(cong) 事體(ti) 力勞動,就業(ye) 門檻較低、上升空間有限的特點。今年以來,吉林市全麵開展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根據企業(ye) 和失業(ye) 人員、農(nong) 民工等重點群體(ti) 需求,開展電工、電焊工、汽修、電商、育嬰師等實用技能培訓。

  此外,吉林市還因地製宜利用本市特色產(chan) 業(ye) 、傳(chuan) 統優(you) 勢,開展符合本地發展的技能培訓方案。重點對包括化工製造技師、鐵道製修技師、航空維修技師、智能製造技師、家庭護工技師和冰雪教練員在內(nei) 的職業(ye) 進行培訓,將“五師一員”打造成吉林市的人才品牌。

  目前,吉林市規範有序、輻射全域的零工服務網絡已基本形成。資料顯示,截至11月末,該市已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36935人次。

  “下一步,我們(men) 將加速構建形成四級聯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零工服務工作體(ti) 係,真正發揮好零工市場穩增收、促就業(ye) 的功能作用,打造‘家門口’的就業(ye) 圈。”吉林市人社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