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投資消費“雙引擎” 中國經濟煥發澎湃活力
2023年,我國圓滿實現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交出了一份沉甸甸、分量足的高質量發展“中國答卷”。去年前三季度,我國內(nei) 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到113%;1月至11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427945億(yi) 元......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正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擴大內(nei) 需要發揮投資的關(guan) 鍵性作用,同時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讓投資和消費在更高層次上形成動態的新的平衡,進一步積聚經濟可持續發展動能。
消費是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的關(guan) 鍵環節和重要引擎,也是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直觀需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3.2%。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凸顯,為(wei) 國民經濟實現良性循環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過去一年,新的消費增長點不斷湧現。數字消費、國貨“潮品”、文娛旅遊等顯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增長空間,消費場景的創新滿足消費者的個(ge) 性化需求,激發消費活力。
“小先小先,打開取暖器!”一款可離線語音控製的先鋒油汀電暖氣片瞬間吸引了觀眾(zhong) 的眼球。在拚多多開啟的“國貨大聯歡”直播活動中,超百家國貨老字號的品質好物點燃網友們(men) 的消費熱情。國貨品牌持續“出圈”,成為(wei) 促消費的強勁引擎。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新場景湧現,消費市場迸發蓬勃生機。“即時零售”線上線下雙向發力,“小時達”“30分鍾達”為(wei) 居民美好生活“加碼”;健康服務越來越受年輕人青睞,暑假期間,美團平台上“配鏡套餐”搜索量同比增長280%;“數字文旅”催生的文旅項目給遊客帶來沉浸式文化體(ti) 驗,激發文旅消費潛能……數字消費、服務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不斷為(wei) 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將“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列為(wei) 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提出“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部署“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ti) 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以及“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重點支持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等係列舉(ju) 措。
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既是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亮點,也是有效擴大內(nei) 需的著力點。
在文旅市場“熱力十足”的同時,鐵路投資建設也正“火力全開”。在渝昆高鐵川渝段土侖(lun) 子大橋施工現場,作業(ye) 人員正在對軌道進行精調,這是高鐵開通運營前的一道重要工序,其目的是使軌道精度達到規範標準,滿足高速列車快速、平穩、舒適運行要求。目前,渝昆高鐵川渝段站房建設進入內(nei) 部裝修階段,有望在 2024 年具備開通條件。
濟南至鄭州高鐵全線貫通運營,麗(li) 江至香格裏拉鐵路、川青鐵路青白江東(dong) 至鎮江關(guan) 段開通運營建成通車,西部鐵路建設跑出“加速度”……我國鐵路投資持續增長,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2023年1月至11月,全國鐵路固定資產(chan) 投資完成6407億(yi) 元,同比增長7.4%;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國鐵路營業(ye) 裏程超15.55萬(wan) 公裏,其中高鐵4.37萬(wan) 公裏。
2023年,在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和其他一係列舉(ju) 措的共同作用下,我國穩投資取得明顯成效。前10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9%,增速比全部投資高3個(ge) 百分點。民生補短板投資增長較快,水上運輸業(ye) 、鐵路運輸業(ye) 、電力及熱力的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燃氣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等投資增速都在20%以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ti) 製與(yu) 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石穎認為(wei) ,一方麵,投資本身可以帶來效益,同時通過投資產(chan) 生帶動、放大、輻射作用,擴大內(nei) 需、提高就業(ye) 、提振信心、帶動發展。另一方麵,消費和投資之間形成良性循環,以有潛能的消費牽引有效益的投資,以有效益的投資帶動有潛能的消費,通過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共同發力,保證內(nei) 需持續穩定增強,拉動經濟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