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同心圓”

發布時間:2024-01-08 10:47: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同心圓”

  唐山加快建設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

  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同心圓”

  12月6日,位於(yu) 曹妃甸裝備製造園區的鑫華源曹妃甸智能停車設備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an) 車間內(nei) ,伴隨著機械發出的“隆隆”聲,成卷的鍍鋅帶鋼被全自動設備“吞入口中”,經過打孔、折疊、切割等流程,轉眼間就變成了可直接打包發貨的產(chan) 品。

  “現在我們(men) 的立體(ti) 車庫載車板邊梁生產(chan) 線,隻需1名工作人員即可完成自動化生產(chan) 。”該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李岩介紹,作為(wei) 國內(nei) 最早生產(chan) 停車設備的企業(ye) 之一,公司從(cong) 北京搬遷落戶曹妃甸以來,智能化發展邁上了新台階。成本優(you) 勢明顯、原材料優(you) 勢突出、海運優(you) 勢顯著……這些條件在有效降低公司生產(chan) 成本的同時,也讓新產(chan) 品研發步伐明顯加快。據介紹,該公司最新研發的新一代超薄型車輛搬運機器人,能實現四向穿梭、無線充電,可完成重達2.5噸的各類型家用車輛的泊車搬運作業(ye) 。

  如何服從(cong)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唐山市深入研究京津冀產(chan) 業(ye) 分工和規劃布局,增強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應和產(chan) 業(ye) 轉移能力,拉出清單、列出台賬,全域對接、主動爭(zheng) 取承接京津央企、國企、民企板塊疏解和產(chan) 業(ye) 轉移,加快打造京津產(chan) 業(ye) 轉移的重要承接地,努力建設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製發《支持唐山高質量發展總體(ti) 方案》後,唐山市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邁開兩(liang) 條腿、對接各部委,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京津優(you) 質資源要素向唐山輻射轉移。截至11月末,唐山市實施億(yi) 元以上與(yu) 京津合作項目381項,總投資2667.5億(yi) 元,承接京津疏解轉移項目個(ge) 數、總投資居全省前列。

  12月8日,京津冀科技成果對接暨創新應用場景專(zhuan) 場發布會(hui) 在唐山高新區舉(ju) 辦。“高效功能催化陶瓷膜的製備與(yu) 應用”“麵向智能製造及大數據領域的應用場景”等5個(ge) 應用場景現場發布。唐山市雙碳智慧服務平台、北京IP知識產(chan) 權服務工作站、激光視覺產(chan) 學研合作等8個(ge) 項目集中簽約。

  為(wei) 加快建設京津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支點,唐山市積極拓展“京津研發、唐山轉化”模式,加快京津優(you) 秀科技創新資源聚集,吸引一批新技術、新成果、新企業(ye) 落地轉化,以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ti) 建設,為(wei) 產(chan) 業(ye) 協同提供科技保障。今年以來,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總額達111.41億(yi) 元。

  為(wei) 此,唐山市主動對接中關(guan) 村等創新策源地,研究推進與(yu) 京津共同構建適應產(chan) 業(ye) 發展前沿的技術攻關(guan) 機製,推動國家級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在唐山布局,與(yu) 京津共建一批具有唐山特色的科技研發平台、中試平台、產(chan) 業(ye) 化平台,著力構建優(you) 勢互補的區域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唐山市堅持產(chan) 業(ye) 發展協同協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把重大機遇和獨特優(you) 勢轉化為(wei) 高質量發展成果。

  7月1日零時起,中國鐵路北京局啟用2023年第三季度列車運行圖,唐山通過京唐城際往返北京的高鐵動車達到8對。自2022年12月30日京唐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行以來,“軌道上的京津冀”再添快捷新通道。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唐山積極發揮地緣優(you) 勢,構建“海陸空”立體(ti) 化交通體(ti) 係,打通聯通京津的經濟廊道。深入推進港口轉型和資源整合,提升唐山港開放引領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把唐山港打造成為(wei) 北京、雄安新區、冀北地區便捷出海口;高質量推動唐秦高速、唐津高速改擴建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城市輕軌和唐曹高鐵規劃建設,推進公共交通一體(ti) 化,提升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功能和聯通京津效率;持續拓展國際航線網絡,做大做強現代物流、臨(lin) 港產(chan) 業(ye) 、空港經濟,加快融入京津世界級機場群,形成對接服務京津的經濟圈、生活圈、物流圈。

  在協同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唐山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深化教育協同,唐山加強與(yu) 京津知名院校對接,出台具有吸引力的配套服務政策,爭(zheng) 取更多京津優(you) 質基礎教育資源與(yu) 唐山開展合作辦學,組建“京津唐基礎教育聯合體(ti) ”,北京交通大學唐山研究院三期工程項目全麵竣工交付使用,北京大學思想政治實踐課教育基地成功落地。積極承接首都優(you) 質醫療衛生資源,攜手推進醫聯體(ti) 建設,共建唐山區域分中心和重點專(zhuan) 科,完善與(yu) 京津醫療機構的遠程會(hui) 診轉診機製,常態化運行疑難重症醫療援助體(ti) 係,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唐山市工人醫院學科區域協作中心揭牌運行。

  以打造京津冀區域生命健康和養(yang) 老服務的新高地、京津冀康養(yang) 運動休閑旅遊基地為(wei) 目標,唐山市主動對接京津養(yang) 老服務需求,於(yu) 今年6月與(yu) 北京市民政局簽訂了《推進兩(liang) 地養(yang) 老服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實現京唐兩(liang) 地養(yang) 老服務政策疊加,打通了養(yang) 老機構等級評定、老人能力評估結果互認、住院異地結算等方麵政策堵點,積極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推動京津養(yang) 老項目來唐延伸布局。

  與(yu) 此同時,唐山市還積極完善與(yu) 京津地區旅遊合作機製,推動形成資源共享、客源互動、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積極打造山裏各莊、南湖、花海、河頭老街、唐山宴等特色景區,叫響“工業(ye) 搖籃、碧海藍天”品牌,讓“這麽(me) 近,那麽(me) 美,周末到河北”成為(wei) 新時尚。(記者郭猛、湯潤清 通訊員袁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