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長安街以北“兩縱兩橫”林蔭大道將亮相
本報訊(記者 李瑤)長安街以北、中軸線以東(dong) ,是東(dong) 城區曆史文化精華片區最集中的區域。今年,東(dong) 城區將對朝陽門南北小街、朝阜路(東(dong) 城段)開展環境整治提升。這兩(liang) 條道路將與(yu) 此前提升完成的崇雍大街、平安大街(東(dong) 城段),共同在長安街以北形成“兩(liang) 縱兩(liang) 橫”的健步悅騎林蔭景觀大道。這是記者昨天從(cong) 東(dong) 城區兩(liang) 會(hui) 上獲悉的。
從(cong) 地圖上看,朝陽門南北小街、朝阜路(東(dong) 城段)、崇雍大街、平安大街(東(dong) 城段)整體(ti) 位於(yu) 長安街以北,呈現“井”字狀分布,東(dong) 四三至八條曆史文化精華區就坐落在“井”字中。
近年來,東(dong) 城區圍繞道路斷麵優(you) 化、綠蔭化改造、文化展示挖掘、城市風貌整治等,對崇雍大街、平安大街(東(dong) 城段)進行了綜合改造提升。2019年以來,崇雍大街北段的雍和宮大街呈現出“慢街素院”的古都風貌;崇雍大街上的東(dong) 四北大街、東(dong) 四南大街再現“京韻、大市”的古都風貌;平安大街(東(dong) 城段)由主幹道路功能轉型為(wei) 綠色交通道路,人們(men) 可以沿著這條綠色大道悠閑慢行。
朝陽門南北小街和朝阜路(東(dong) 城段),一經一緯,都形成於(yu) 元代,是元大都按照“九經九緯”理念搭建的路網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見證了北京自元代以來700多年的城市變遷。“開展這兩(liang) 條大街的環境提升,既是落實北京市城市總規、核心區控規關(guan) 於(yu) 加強老城空間保護、強化棋盤式路網格局、建設文化景觀道和文化探訪路的舉(ju) 措,也是東(dong) 城區堅持崇文爭(zheng) 先、打造‘文化金三角’、提升核心區環境品質的重要抓手。”東(dong) 城區城市管理委員會(hui) 主任王品軍(jun) 說。
朝陽門南北小街,北起東(dong) 四十條,南至建國門內(nei) 大街,全長2.8公裏。和朝陽門南北小街交叉的朝阜路(東(dong) 城段)橫貫東(dong) 西,包括了景山前街(東(dong) 城段)、五四大街、東(dong) 四西大街、朝陽門內(nei) 大街等道路,東(dong) 城段全長3.2公裏,曆史建築、紅色記憶、市井風俗、創意文化在此交融。
兩(liang) 條道路將如何提升?此前,東(dong) 城區城管委會(hui) 同沿線的東(dong) 四、朝陽門、建國門街道對周邊居民、商戶等開展了深入調研。王品軍(jun) 介紹,將積極順應朝陽門南北小街沿線民生需求和慢行出行方式變化,通過優(you) 化道路空間、精細化交通組織、改造市政設施、保護和整治沿街建築風貌、提升景觀節點空間等措施,形成小而美、小而活、小而精的小街步道公園,並引導沿街單位開展業(ye) 態提升。
在朝阜路(東(dong) 城段),將以打造“京城時空走廊、文化綠色漫道”為(wei) 目標,從(cong) 建築風貌、景觀環境及市政設施三方麵,力求讓古都風韻與(yu) 時代風貌在此交相輝映,文化之美與(yu) 環境之美相得益彰,營造慢行友好、綠色生態、賞遊古今的老城特色林蔭路。
提升後的朝陽門南北小街、朝阜路(東(dong) 城段)將與(yu) 此前已提升的崇雍大街、平安大街(東(dong) 城段)形成“兩(liang) 縱兩(liang) 橫”格局整體(ti) 亮相,讓人們(men) 在綠色中健步悅騎、賞遊古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