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天心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讓百姓“近”享優質醫療服務
“以前總想著去大醫院,一去就是一整天。現在醫院專(zhuan) 家把優(you) 質的醫療技術和服務帶到了‘家門口’,實在太方便了!”
得益於(yu)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的建設,如今市民劉女士的孩子在長沙市天心區黑石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得到三甲醫院專(zhuan) 業(ye) 的醫療服務。
作為(wei) 城市醫聯體(ti) 的一種重要形式,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公布了81個(ge)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城市(地級市和直轄市地區),湖南省長沙市、湘潭市、郴州市入選。
在成為(wei) 試點城市之前,長沙市天心區針對基層衛生人才力量不足、能力薄弱等困境,從(cong) 共建、共管、共享三個(ge) 方麵下功夫,探索出了一批具有天心特色、且適應區域群眾(zhong) 健康需求的經驗做法,實實在在解決(jue) 了基層百姓“看病難”的煩惱。
城市醫聯體(ti) ,“聯”起醫患健康橋
過去,不少群眾(zhong) 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抱有“廟小、人少、技術不高”的偏見,這造成大醫院人滿為(wei) 患、基層衛生服務中心冷冷清清。
“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主要在於(yu) 分級診療是否落實到位,而要實現分級診療,合理布局醫療資源、合理分流病人是核心關(guan) 鍵。”天心區衛生健康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盛春江表示,這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工作。
雖然天心區作為(wei) 長沙的主城區,但從(cong) 三甲醫院數量、醫療資源分布來看,轄區均不占優(you) 勢。如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天心區“瞄準”了城市醫療集團的建設。
2022年11月,天心區與(yu) 長沙市第三醫院簽訂“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戰略框架協議”,通過搭建起以三甲綜合醫院(即長沙市第三醫院)為(wei) 龍頭、14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wei) 基礎、區屬公共衛生機構協作的天心區緊密型醫療集團架構,初步形成了“首診在基層、大病去醫院、康複回社區”的就醫新格局。
長沙市第三醫院作為(wei) 天心區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將專(zhuan) 家門診“開”到了社區,臨(lin) 床帶教“搬”進了社區,每天都安排固定專(zhuan) 家坐診,2023年1至12月份,14個(ge) 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人次、住院人次同比2022年分別增長44.63%、78.79%。
“社區醫院看病醫保報銷比例更高,城市醫院的醫生在家門口坐診,所需的檢查費也比大醫院要低一些。”於(yu) 轄區內(nei) 的百姓而言,天心區在全市率先實現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門診統籌醫保定點全覆蓋,已有4萬(wan) 餘(yu) 人就近在社區衛生服務站享受到了門診就診醫保報銷的便利。
資源沉下去,百姓看病有“醫”靠
“付醫生,你幫忙看看,孩子最近皮膚過敏遲遲不見好,怎麽(me) 辦?”一大早,天心區黑石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診室內(nei) ,一位家長帶著4個(ge) 月大的孩子,有些迫不及待。
在經過一番詢問和檢查後,付榮醫生為(wei) 其開具了新的藥品,並特意叮囑用藥規範,為(wei) 情緒緊張的家長吃下“定心丸”。
作為(wei) 第一批下沉到基層的醫療專(zhuan) 家,長沙市第三醫院派駐黑石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兒(er) 科專(zhuan) 家團隊負責人、主治醫師付榮表示,“在社區坐診的感受確實不一樣。”
付榮說,相比在醫院,一方麵醫生有充足的時間了解患者情況,與(yu) 患者建立信任關(guan) 係。另一方麵,呼吸道疾病對於(yu) 老年人、兒(er) 童和體(ti) 質虛弱者的人來說往往需定期就醫,所以家門口的醫療服務更顯重要。
記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來看病的患者基本上來了就能看,就算等候也最多2-3個(ge) 人,效率很高。“在這裏看病不用掛號,像感冒、發燒這樣的兒(er) 童常見病,與(yu) 其去大醫院‘紮堆’,不如就在社區治更便捷。”
自長沙市第三醫院派駐兒(er) 科專(zhuan) 家團隊下沉黑石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後,不僅(jin) 在基層開設了兒(er) 科專(zhuan) 家門診以及兒(er) 童生長發育門診,還先後開展了嬰兒(er) 髖關(guan) 節彩超、兒(er) 童骨齡評估測定、兒(er) 童超聲骨密度篩查等多項基層適宜的兒(er) 童診查新技術、新項目,讓兒(er) 童的常見病、多發病在家門口就能解決(jue) ,極大方便了兒(er) 童就近就醫,逐步樹立起黑石鋪中心兒(er) 科專(zhuan) 科特色品牌。
長沙市第三醫院副院長王豔介紹,針對基層首診特點,公衛服務要求,醫療集團著力打造了高血壓、糖尿病、老年病、呼吸內(nei) 科、中醫康複、皮膚科、安寧療護等特色專(zhuan) 科門診,市三醫院82名醫療專(zhuan) 家按病種分別下沉到天心區14個(ge) 街道,初步實現了“一中心一特色一專(zhuan) 科”,讓居民在轄區內(nei) 的基層醫療機構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專(zhuan) 家的多病種診療服務。
據了解,目前醫療集團成員單位特色專(zhuan) 科接待23100餘(yu) 人次,實施專(zhuan) 科疾病篩查17400餘(yu) 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7項、共3543例次。
落實分級診療,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日前,71歲的任大爺全身皮膚突然長出紫褐色的斑片,並很快潰爛、流膿,疼痛不已。老人自己用碘酒消毒、清洗後不見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家附近的長沙市天心區赤嶺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
接診的是長沙市第三醫院駐赤嶺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皮膚科專(zhuan) 家團隊負責人、皮膚科主治醫師胡孟嬌。經仔細檢查和詢問,胡孟嬌初步診斷為(wei) “藥物性皮炎”。
考慮到該病嚴(yan) 重的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損害,胡孟嬌立刻開通綠色通道,將任大爺轉診至長沙市第三醫院,以進行全麵評估。上轉後的任大爺最終確診為(wei) “藥物性皮炎”,並經綜合評估予以門診抗炎、抗過敏等口服和外用藥治療後,老人下轉回社區複診。
自下沉至天心區赤嶺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來,長沙市第三醫院皮膚科專(zhuan) 家團隊全力打造以皮膚病診治和皮膚外科為(wei) 特色的皮膚專(zhuan) 科,建立了一支皮膚病診療小分隊。
通過定期開展業(ye) 務培訓、小講課、病曆分享、手把手操作教學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逐漸從(cong) 隻能開展過敏性皮炎、帶狀皰疹等少量皮膚病的治療,發展成不僅(jin) 熟練掌握常見皮膚病的基礎診療,還能開展簡單的皮膚外科手術,如切除淺表腫物、甲溝炎微創手術、創麵管理等。
據悉,半年來皮膚病專(zhuan) 科門診已累計接診1050餘(yu) 人次,舉(ju) 辦了8場講座、20場義(yi) 診、完成了近1000份老年人皮膚腫物篩查,開展淺表腫物切除術、甲溝炎微創手術、創麵管理等新技術,獲得群眾(zhong) 好評。
盛春江表示,建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的目的,就是加快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的醫療服務新格局,提升基層醫療水平的同時,讓廣大群眾(zhong) 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係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目前,城市醫療集團通過成立藥事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對基層醫療機構開展藥事管理及藥學服務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均處方合格率從(cong) 89.2%上升到96%;14個(ge) 中心加入成為(wei) 國家老年疾病臨(lin) 床研究中心網絡成員單位,提高了基層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搭建雙向轉診信息平台,暢通綠色轉診通道,成功為(wei) 300餘(yu) 名急危重症患者轉診救治;2023年1-12月,醫療集團內(nei) 上轉患者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6.1%,下轉患者較去年同期增長48.3%。
(實習(xi) 生鄧依喬(qiao) 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