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多措並舉 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法治聚焦)

發布時間: 2024-01-11 11:27:00 來源: 人民日報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guan) 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guan) 聯犯罪工作情況(2023年)》(以下簡稱《工作情況》)。數據顯示,隨著打擊治理特別是境外抓捕力度加大,2023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3.4萬(wan) 餘(yu) 人,同比上升近52%。

  2023年以來,各地檢察機關(guan) 堅持懲防並舉(ju) ,全麵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堅決(jue) 遏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高發態勢,切實維護人民群眾(zhong) 合法權益和社會(hui) 和諧穩定。

  深挖案件線索

  嚴(yan) 懲跨境電詐

  近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經該院提起公訴,王某等26人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ge) 月至11年不等。

  當前,隨著境內(nei) 打擊力度加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大量向境外轉移,且有組織地招募、吸收境內(nei) 人員通過偷越國(邊)境的方式赴境外參與(yu) 實施犯罪。2023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起訴偷越國(邊)境犯罪1.7萬(wan) 餘(yu) 人,同比上升5.3%;起訴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近2000人,同比上升近16%;起訴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5000餘(yu) 人,同比上升近75%。

  “在依法從(cong) 嚴(yan) 懲治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方麵,對於(yu) 從(cong) 境外陸續抓獲的犯罪分子,檢察機關(guan) 逐案跟蹤,該捕則捕、當訴則訴,依法從(cong) 嚴(yan) 提出量刑建議,加大資金追繳力度。”最高檢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截至2023年11月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督辦的四川南充“4·01”專(zhuan) 案,檢察機關(guan) 已起訴430餘(yu) 人;聯合督辦的浙江“12·30”專(zhuan) 案,已抓獲11名主犯,判決(jue) 4名,主要組織者葛某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形成有力震懾。

  《工作情況》明確,檢察機關(guan) 將進一步加強國(區)際執法司法合作,嚴(yan) 厲打擊跨境詐騙犯罪集團的組織者、領導者、幕後“金主”、骨幹分子,以及為(wei) 其提供人員偷渡、跑分洗錢、技術服務、犯罪場所和管理服務等幫助的黑產(chan) 集團組織者、領導者,持續釋放從(cong) 嚴(yan) 懲治強烈信號。

  揭示犯罪特點

  進行類案分析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犯罪手段和方式不斷升級演變。

  最高檢近日發布檢察機關(guan) 依法懲治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guan) 聯犯罪典型案例,全麵揭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guan) 聯犯罪態勢、特點。

  其中一起典型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取公民寄遞信息後,以貨到付款的方式,對僅(jin) 2元價(jia) 值的足浴包收取貨款69元,並向全國不特定收貨人“盲發快遞”17萬(wan) 餘(yu) 單,騙取錢款共計30餘(yu) 萬(wan) 元。據介紹,為(wei) 降低被害人的警惕心理,詐騙分子常采取小額多次的方式實施詐騙。在這類詐騙犯罪中,被害人的損失金額通常僅(jin) 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之間,對於(yu) 這些損失,被害人警惕性不高,維權意識不強,加大了案件打擊和偵(zhen) 破難度。

  據統計,目前詐騙模式包括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購物服務、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虛假征信詐騙等,其中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占到一半以上。同時,犯罪分子將不同的詐騙模式相結合,使詐騙更具欺騙性和迷惑性。

  “除了全鏈條懲治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guan) 聯犯罪,檢察機關(guan) 會(hui) 定期加強對多發高發、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詐騙類案件反向審視分析。”最高檢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例如針對一段時期征信類詐騙案件高發態勢,及時分析背後原因和治理漏洞,最高檢會(hui) 同公安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約談相關(guan) 運營商和平台企業(ye) ,督促加強內(nei) 部風險防控,強化企業(ye) 主體(ti) 責任,取得良好效果。

  提高防範意識

  開展源頭治理

  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設立反電信網絡詐騙普法專(zhuan) 欄;用好“法治副校長”“青年法治宣講團”等宣講隊伍,組織入村、入企、入校開展法治宣講……近年來,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檢察院聚焦案件高發群體(ti) 、重點行業(ye) 和問題突出區域,通過法治宣講、公開聽證、公開宣告送達等方式,加強以案釋法,強化警示教育。

  2023年以來,檢察機關(guan) 進一步突出預防為(wei) 先,促進提升全社會(hui) 識詐、防詐、反詐意識,同時也進一步推動溯源治理,全力擠壓涉詐違法犯罪活動生存空間。

  據介紹,結合司法辦案,檢察機關(guan) 聚焦案件背後反映的社會(hui) 治理漏洞和短板,製發社會(hui) 治理類檢察建議,協同相關(guan) 部門加強溯源治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關(guan) 聯犯罪。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以“買(mai) 賣黃金”方式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時,發現黃金買(mai) 賣環節存在風險,集中向相關(guan) 金店製發檢察建議,督促商家規範登記、驗證黃金交易人員身份信息,與(yu) 公安機關(guan) 建立信息互通常態化機製和可疑線索上報協作機製。

  “全麵落實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加強涉詐大數據監督模型的研發運用,及時發現電信、金融、互聯網等領域存在的重大風險和突出問題。”最高檢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要綜合發揮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等職能作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共同督促相關(guan) 單位、企業(ye) ,堵塞運行漏洞風險,強化內(nei) 部合規建設,推動源頭治理、綜合治理。

  同時,檢察機關(guan) 也提醒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堅決(jue) 做到“不輕信、不貪利、不點擊、不泄露、不轉賬”,切實提高防詐意識和識詐能力。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