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建設“城市醫療集團” 今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增床位200張
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高星)記者今天從(cong) 2024朝陽區“兩(liang) 會(hui) ”獲悉,北京朝陽建設“城市醫療集團”,優(you) 質醫療資源與(yu) 基層醫療服務有效銜接,朝陽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優(you) 質醫療服務。目前,北京市朝陽區所有實體(ti)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可提供輸液治療、吸氧服務,4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兒(er) 童醫療服務。2024年,朝陽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計劃新增床位200張。
建設“城市醫療集團” 構建4+3+1+N分級診療體(ti) 係
2023年6月,朝陽區入選全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之一。朝陽區在中、東(dong) 、北、南4個(ge) 區域醫療資源網格的基礎上,以轄區內(nei) 4家綜合性三級醫院為(wei) 牽頭單位,聯合周邊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了4個(ge)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在4個(ge) 醫療集團中各納入一家中醫類醫院作為(wei) 中醫類牽頭醫院,建立了“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消毒供應”5個(ge) 資源共享指導中心,實現跨院區、跨機構醫療資源整合。通過“社區開單、中心檢查(檢測)、信息共享、醫院指導、社區治療”的閉環服務模式,推進區域內(nei) 結果互認,資源共享,打破醫院圍牆壁壘,逐步實現對疾病診治同質化。
城市醫療集團為(wei) 百姓帶來的就醫福利,不僅(jin) 僅(jin) 是在家門口就能看三級醫院專(zhuan) 家,在朝陽,如患者需要進行一些社區不具備設施、設備的檢查,或病情較重時,基層醫療機構會(hui) 第一時間與(yu) 醫療集團內(nei) 上級醫院及牽頭醫院聯係,通過綠色通道,實現快速轉診。患者病情穩定後,可轉到社區進行康複治療,既解決(jue) 了大醫院床位資源有限的難題,也可使患者得到同質化的醫療護理服務,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複回社區”的分級診療模式。
朝陽區衛健委主任張瑞介紹,目前,朝陽區擁有2000餘(yu) 家醫療衛生機構。下一步,朝陽區將積極構建4+3+1+N分級診療體(ti) 係,即4個(ge)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3個(ge) 中醫專(zhuan) 科聯盟、1個(ge) 康複專(zhuan) 科聯盟和N個(ge) 專(zhuan) 科醫聯體(ti) ,一步步‘盤活’現有資源,實現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讓群眾(zhong) 看病就醫更方便、更實惠、更高效、更順暢。
2024年將推進北京中醫醫院朝陽院區等項目建設
朝陽區持續加快優(you) 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2023年,朝陽醫院常營院區、北京按摩醫院朝陽院區順利開診,北京市中醫醫院朝陽院區選址取得市級批複,有效彌補了朝陽區東(dong) 部、南部醫療資源不足。
2024年,朝陽區將繼續提升轄區醫療服務能力,優(you) 化醫療資源布局,推進北京中醫醫院朝陽院區、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項目進度。積極推動垂楊柳醫院三甲醫院創建工作;推進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朝陽區傳(chuan) 承創新項目建設,推動朝陽區中醫醫院新綜合樓正式啟用,助力雙橋醫院打造成朝陽區中醫藥防疫基地,促進區婦保院北院區提升區域專(zhuan) 科服務水準,充分發揮轄區醫院醫療技術、管理優(you) 勢,在片區網格內(nei) 實行學科建設、臨(lin) 床醫療、技術應用等資源共享,讓群眾(zhong) 切實感受醫療服務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目前,北京市首個(ge) 港資獨資的國際化三級綜合醫院——北京嘉會(hui) 國際化醫院建設一期工程已經順利啟動,預計2027年竣工投入使用。同時,還將協助加快和睦家醫院新址選址工作進展,為(wei) 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國際化醫療資源。
4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兒(er) 童診療服務
居民有個(ge) 發燒感冒、頭疼腦熱,最先想到的是家門口的社區“醫院”。社區醫療機構被稱為(wei) 群眾(zhong) “第一道健康屏障”,朝陽區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加強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能力。
2023年,朝陽區基層服務網底持續夯實,東(dong) 湖、麥子店、香河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獨立運行,實體(ti) 化運行的中心達50家,全區44個(ge) 行政實體(ti) 村實現“一村一站”全覆蓋。
“現在,朝陽區內(nei) 所有實體(ti)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可提供輸液治療、吸氧服務,且提供工作日延時服務,周末開診,8家中心開展血透等服務,擁有CT檢查能力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cong) 3家增加到13家。4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發熱篩查哨點建設。特別是在2023年,我們(men) 千方百計挖掘兒(er) 科資源,能提供兒(er) 童醫療服務的中心從(cong) 26家增加至41家,1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周六日兒(er) 童醫療服務。”張瑞介紹道。
2024年,區內(nei)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計劃增加床位200張,促進基層醫療擴麵提質、均衡發展。
2024年將建50個(ge) 區級基層中醫傳(chuan) 承工作室
2023年,朝陽區獲得中央財政支持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示範試點,是北京市唯一一家。朝陽區集聚了268家中醫醫療機構,區內(nei) 有859家設置了中醫科(中西醫結合、民族醫科)的醫療衛生機構,占比48.61%,朝陽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中醫藥服務。今年,朝陽區將深化中醫重點專(zhuan) 科建設,搭建中醫專(zhuan) 科聯盟,發揮望京醫院骨傷(shang) 科、垂楊柳醫院針灸科等22個(ge) 重點專(zhuan) 科輻射引領作用,打造10個(ge) 中西醫結合旗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專(zhuan) 病、專(zhuan) 台、專(zhuan) 症門診建設。規範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服務內(nei) 涵建設,在中醫館推廣普及中醫保健知識和易於(yu) 掌握的中醫推拿、貼敷、刮痧、拔罐、中醫養(yang) 生操等保健技術和方法,讓老百姓更加便利地獲得中醫藥服務。
中醫師承是培養(yang) 中醫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2024年,朝陽區將建設50個(ge) 區級基層中醫傳(chuan) 承工作室、10個(ge) 區級名老中醫傳(chuan) 承工作室、4個(ge) 區級中藥特色技術傳(chuan) 承工作室,爭(zheng) 取北京市級、國家級名老中醫傳(chuan) 承工作室(站)落戶朝陽。
智慧中醫和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也是中醫傳(chuan) 承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朝陽區規劃將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朝陽區中醫醫院打造成智慧醫院,計劃在兩(liang) 年內(nei) 使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達到國家智慧醫院三級、朝陽區中醫醫院二級的水平,同時兩(liang) 家醫院的電子病曆應用水平分級評價(jia) 分別達到五級和四級的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