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徽明光:打好農業“特色牌”

發布時間:2024-01-12 16:48: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從(cong) 蘇巷鎮陸郢村、澗溪鎮石岩村等地的花卉育苗基地,到明西街道的盛唐花卉產(chan) 業(ye) 園,花卉種植、花卉交易、花卉物流、生態旅遊……小小的鮮花,在明光形成了長長的產(chan) 業(ye) 鏈。

  而這,隻是明光特色農(nong) 業(ye) 的一個(ge) 縮影。

  明光自然稟賦得天獨厚,市地處江淮之間,國土呈丘陵、平原、水域等多樣麵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特色明顯。區域內(nei) 有多處古火山痕跡,水產(chan) 養(yang) 殖區域廣闊。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產(chan) 生特色鮮明的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

  如何讓多樣的農(nong) 產(chan) 品特色更濃、質量更優(you) ?

  明光首選的是科技助力。

  在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皖東(dong) 綜合試驗站裏,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研究生黃趙強等人在觀察菌菇新品種的長勢。為(wei) 更好地培育出適合明光的農(nong) 業(ye) 品種,這裏成立了菌菇種植基地、水稻研發基地、“甜葉菊科技小院”。

 

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皖東(dong) 綜合試驗站俯瞰圖。史悅供圖

  “自2022年以來,明光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合作推廣服務中心整合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皖東(dong) 試驗站等部門的技術力量優(you) 勢,聯合明光市躍龍頃澄公司在食用菌產(chan) 業(ye) 推廣方麵示範應用先進技術,帶動農(nong) 民學習(xi) 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政企雙方通過協同合作,提升了菌種研發水平和高效種植技術模式的推廣力度。”明光市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合作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範迪傑介紹道。

 

皖東(dong) 綜合試驗站-食用菌立體(ti) 種植區。史悅供圖

  “目前,明光市食用菌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基礎設施優(you) 勢明顯,食用菌生產(chan) 情況良好,在明光現推中心和躍龍頃澄公司的帶動下,助推食用菌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村集體(ti) 經濟、智慧農(nong) 場快速發展,2023年下半年推廣約15萬(wan) 棒菌棒,直接帶動8戶種植戶,產(chan) 生經濟效益約200萬(wan) 元。”範迪傑說。

  不隻菌菇,還有甜葉菊、水稻、花卉、綠豆、艾草……一個(ge) 個(ge) 科技助力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正走出明光,走向全國。

  其次是打好時間差。

  明光發揮“大棚溫室”優(you) 勢,實現農(nong) 產(chan) 品天天能種、常年供應、錯季上市。

  秋收後,明東(dong) 街道抹山村,農(nong) 戶王瑞廣家正忙著給草莓秧除草施肥。“家裏種了18個(ge) 大棚草莓,下個(ge) 月就可以上市了。”

 

王瑞廣家草莓喜獲豐(feng) 收。趙楚攝

  草莓的成熟期從(cong) 當年的十月份到來年的五月份,打好時間差,在農(nong) 閑時增加了經濟收入,也為(wei) 附近村民提供了就業(ye) 機會(hui) ,幫助他們(men) 增收致富。

  目前,明東(dong) 街道、明南街道等地已形成春秋種植糧食,秋收後種植草莓,打好時間差全年增收的農(nong) 業(ye) 發展形勢。

  再次打造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

  “明光甜葉菊產(chan) 業(ye) 自上世紀80年代起步開始至今,現已發展成為(wei) 全國最大的甜葉菊育苗基地,約有1萬(wan) 餘(yu) 戶菊農(nong) ,約0.6萬(wan) 畝(mu) 育苗用地,育苗20億(yi) 株。目前明光甜葉菊已獲批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第二批安徽省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區。管店鎮也被中國甜葉菊協會(hui) 譽為(wei) ‘中國甜葉菊育苗第一鎮’。”範迪傑自豪地說。

  明光艾草先後獲批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安徽省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區,並榮獲“中國品牌創新獎”“中國艾草行業(ye) 最具影響力品牌”等稱號。

  明光甜葉菊、明光綠豆、明光艾草、女山湖大閘蟹等一批明光市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不斷創響,繼續把明光的育苗強市、種植大市、收購旺市推向更高水平。(史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