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汽車強國建設邁上新起點(經濟聚焦)

發布時間:2024-01-15 16:4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動我國汽車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關(guan) 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

  從(cong) 蹣跚起步,到去年產(chan) 銷均首超3000萬(wan) 輛;從(cong) 依賴進口,到海外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從(cong) 基礎薄弱,到擁有完備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新能源汽車亮點紛呈……曆經70餘(yu) 年發展,中國汽車製造業(ye) 逐步壯大,成為(wei) 工業(ye) 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放眼未來,隨著我國汽車製造業(ye) 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zheng) 力不斷提升,汽車強國建設步伐將越邁越堅實。

  ——編 者

  全年汽車產(chan) 銷量分別達到3016.1萬(wan) 輛和3009.4萬(wan) 輛,首次均邁上3000萬(wan) 輛台階,連續15年成為(wei) 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chan) 國與(yu) 消費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均突破900萬(wan) 輛,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車出口接近500萬(wan) 輛,較上年大幅增長……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對外發布2023年全年汽車產(chan) 銷數據。中國汽車工業(ye) 以這份亮眼的成績單,彰顯了汽車作為(wei) 國民經濟支柱產(chan) 業(ye) 的強大動能與(yu) 發展韌性。

  “2023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量分別突破3000萬(wan) 輛,這是一個(ge) 新的曆史紀錄,離不開汽車行業(ye) 上下遊的共同努力。”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付炳鋒說,我國汽車工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超3000萬(wan) 輛的成績具有裏程碑意義(yi) ,充分印證了中國巨大的市場優(you) 勢與(yu) 消費潛力,也標誌著汽車強國建設邁上新起點。

  中國汽車工業(ye) 的亮眼數據正不斷引發外媒關(guan) 注。路透社發文評論,中國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將繼續引領全球汽車行業(ye) 複蘇。

  戰略抉擇指引

  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1953年7月15日,印刻著“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的漢白玉基石在吉林長春落地,中國汽車工業(ye) 從(cong) 零開始起步;1956年7月13日,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下線;1958年8月,中國第一輛國產(chan) 高級轎車研製成功,並被命名為(wei) “紅旗”轎車;1984年10月,上海大眾(zhong) 汽車有限公司合營合同在北京簽字,拉開中國汽車業(ye) 合資合作時代的序幕;2001年後,伴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汽車業(ye) 合資合作日益深化,與(yu) 此同時,中國品牌車企不斷學習(xi) 積累、快速成長,中國汽車市場也跟隨著中國經濟騰飛的腳步加速擴容。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汽車工業(ye) 抓住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機遇,強化頂層設計,著力推動技術創新、產(chan) 品創新和市場創新。201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cong) 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在這一戰略指引下,我國汽車工業(ye) 交出了一份優(you) 異答卷。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分別達到958.7萬(wan) 輛和949.5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占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六成以上。

  近年來,中國堅定不移發展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從(cong) 生產(chan) 第一輛新能源汽車到第1000萬(wan) 輛,用了27年;從(cong) 第1000萬(wan) 輛到突破2000萬(wan) 輛,僅(jin) 用了17個(ge) 月,充分展現了“中國速度”。

  根據公安部1月1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2041萬(wan) 輛。在產(chan) 業(ye) 化、市場化的基礎上,新能源汽車業(ye) 正大步邁向規模化、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引領全球汽車業(ye) 進入電動化、智能化新賽道。

  “走出去”加速

  在海外的品牌形象和溢價(jia) 能力不斷提升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達491萬(wan) 輛,同比增長57.9%。數據大幅增長,一方麵源於(yu) 中國車企對國際化發展的重視,另一方麵源於(yu) 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麵搶占了先機。

  新能源汽車這一“中國製造”新名片,與(yu) 光伏產(chan) 品、鋰電池並稱為(wei) 出口“新三樣”,帶動了中國汽車穩步“走出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理事長張進華說,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chan) 品成為(wei) 支撐全球汽車轉型的重要力量,中國新能源汽車生態鏈的形成,在不斷增強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聯動方麵將發揮更大作用。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除了量的大幅增加,中國汽車在海外的品牌形象和溢價(jia) 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一批外觀新穎時尚的智能電動汽車產(chan) 品受到越來越多海外消費者青睞。

  2023年,奇瑞汽車累計銷售188萬(wan) 輛,同比增長52.6%。奇瑞控股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尹同躍說,未來中國汽車很有希望和中國光伏、家電產(chan) 業(ye) 一樣,成為(wei) 下一個(ge) 全球領先產(chan) 業(ye) 。

  當前,一大批中國車企已經開始在海外投建生產(chan) 基地,謀劃更長遠的全球化布局。作為(wei) 長安汽車海外市場的負責人之一,孫澤軍(jun) 2023年的最後一次出差在12月30日才結束。2023年,長安汽車的海外銷量達到23.6萬(wan) 輛。

  東(dong) 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戰略規劃與(yu) 科技發展部戰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洛川預測,未來中國汽車“出海”的本土化程度將持續加深,海外生產(chan) 基地輻射範圍將持續擴大。預計到2030年,中國汽車海外銷量中,貿易出口和海外工廠銷量將各占一半。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占比將不斷提升。

  優(you) 勢逐步顯現

  成為(wei) 全球電動化、智能化技術風向標

  這幾年,中國汽車市場走出一條持續向好的複蘇曲線,2023年產(chan) 銷量均突破3000萬(wan) 輛,市場規模優(you) 勢和品質優(you) 勢逐步顯現,行業(ye) 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據統計,2023年有近150款新車在中國市場發售,新能源乘用車L2級自動駕駛搭載率達62.2%,新能源汽車續駛裏程大幅提升。繼純電動汽車之後,插電式、增程式等車型也迎來爆發期,極大地豐(feng) 富了市場供給。

  在智能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同時,中國傳(chuan) 統燃油車技術也獲得長足進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表示,現在,傳(chuan) 統燃油車依靠混合動力形式實現了更好的節能減排效果,相關(guan) 的核心零部件技術水平也有顯著提升。2023年,傳(chuan) 統燃油乘用車國內(nei) 銷量為(wei) 1404.3萬(wan) 輛,雖然比上年減少了109.4萬(wan) 輛,但結構已大幅優(you) 化。

  中國車企的電動化、智能化步伐正在不斷加快。在2023上海車展上,中國車企展台吸引了眾(zhong) 多跨國車企高管觀摩。大眾(zhong) 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hui) 主席奧博穆說:“中國正在釋放巨大的創新潛力,我們(men) 在這裏看到了積極而又激烈的競爭(zheng) 。”在2023慕尼黑車展上,中國成為(wei) 除東(dong) 道主德國之外參展商數量最多的國家。

  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方麵,我國持續為(wei) 國際同行貢獻“中國智慧”。例如,針對智能網聯汽車準入,我國探索智能網聯汽車的管理方式,以此帶動自動駕駛相關(guan) 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等配套完善,在政策上更具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

  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開放測試道路超2.2萬(wan) 公裏,累計測試裏程超7000萬(wan) 公裏,為(wei) 智能網聯技術創新提供了良好的試驗測試環境。隨著L3及以上等級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測試的放開,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將進一步提速,同時也將驅動激光雷達、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大算力計算芯片等先進技術加速迭代升級。

  正是依靠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快速轉型,中國汽車工業(ye) 競爭(zheng) 力不斷增強,改變了過去靠合資引進技術的局麵,並且實現了自主技術輸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資深首席專(zhuan) 家吳鬆泉說,中國市場已經成為(wei) 全球電動化、智能化技術的風向標。跨國車企通過在中國設立子公司、收購、合資、合作等手段補齊短板,並利用中國供應鏈的優(you) 勢,與(yu) 中國本土優(you) 秀企業(ye) 合作,以提升競爭(zheng) 力。

  布局全球供應鏈

  更大規模的開放市場加速形成

  站在新起點,中國正加速向汽車強國邁進。綜合分析千人保有量和消費升級換購等需求,我國汽車市場還有很大增長潛力。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預測,2024年,我國汽車銷量將超過3100萬(wan) 輛。其中,乘用車銷量約2680萬(wan) 輛,商用車銷量約42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150萬(wan) 輛,出口約550萬(wan) 輛。

  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從(cong) 量到質的突破,離不開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的製度優(you) 勢。一直以來,為(wei) 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you) 勢、促進汽車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不斷推出。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已經明確,延續和優(you) 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意見,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商務部則將2024年確定為(wei) “消費促進年”,采取一係列措施促進汽車消費。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穩定和擴大傳(chuan) 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chan) 品等大宗消費”。

  “中國汽車工業(ye) 發展已邁入新階段,更大規模的開放市場正在加速形成。”付炳鋒說,中國汽車工業(ye) 具備從(cong) 需求側(ce) 到供給側(ce) 的全產(chan) 業(ye) 鏈基礎,在新能源“三電”、智能駕駛等領域優(you) 勢突出。

  “中國汽車供應鏈,不僅(jin) 通過貿易為(wei) 全球汽車業(ye) 作貢獻,更重要的是,開始通過投資參與(yu) 全球供應鏈布局。”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張永偉(wei) 介紹,以動力電池為(wei) 例,截至目前,中國企業(ye) 在海外規劃產(chan) 能累計超過500GWh(吉瓦時)。

  依托強大的內(nei) 需市場及完整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支撐,中國汽車工業(ye) 跑出“加速度”,在全球形成了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同時也孕育了如蔚來、理想、問界、小鵬等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品牌,在全球汽車市場初顯鋒芒。中國新能源汽車正逐步把先發優(you) 勢轉化為(wei) 技術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合作優(you) 勢。

  在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hui) 副主任苗圩看來,在電動化、智能化新賽道上,我國原來製定的2035年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50%的目標,很可能在2025年,最晚到2026年就能提前實現。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2日 10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