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口打造博物館集聚區 將籌建北京壁畫研究院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孟竹)記者從(cong) 石景山區“兩(liang) 會(hui) ”上了解到,在2023年模式口曆史文化街區完成8個(ge) 重點院落修繕,街區麵貌不斷提升、業(ye) 態不斷豐(feng) 富的基礎上,今年,石景山區將統籌做好街區文物保護、院落改造、空間整治和業(ye) 態導入,完善配套服務設施,並籌建北京壁畫研究院,打造模式口博物館集聚區。
模式口大街是曆史上京西古道重要組成部分,於(yu) 2002年列入北京市第二批曆史文化街區。街區內(nei) 古跡眾(zhong) 多,包括法海寺、承恩寺等眾(zhong) 多曆史遺跡和文化瑰寶,曾是北京通向塞外的“京西古道”,至今仍保留原有的空間結構,街區內(nei) 現存眾(zhong) 多古民居、院落,具有較高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
2023年以來,石景山區以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為(wei) 引領,不斷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多樣路徑,積極推進模式口博物館集聚區,力求實現“一個(ge) 街區就是一座博物館”的目標,打造“彰顯文化內(nei) 涵、具有時代特色、展現城市文明”的“活態”博物館。
以模式口市級文物保護示範區創建申報為(wei) 契機,石景山區聚焦模式口曆史文化街區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美學藝術價(jia) 值、經濟商業(ye) 價(jia) 值、社會(hui) 情感價(jia) 值,以模式口市級文物保護示範區創建申報為(wei) 契機,形成並完善《模式口博物館集聚區建設方案》,從(cong) 發展目標、體(ti) 係布局、功能定位、體(ti) 製機製等方麵做好頂層設計。
2023年,石景山區利用北京法海寺博物館、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石景山區石刻博物館等優(you) 勢資源,積極探索模式口曆史文化街區文物活化利用。同時,完成北京法海寺博物館更名,石景山區石刻博物館掛牌。
為(wei) 落實新時代文物保護工作方針,提高北京地區壁畫領域保護研究和闡釋利用能力水平,加強人才培養(yang) 和體(ti) 係建設,北京市文物局和石景山區也在以北京法海寺博物館為(wei) 依托籌建北京壁畫研究院,以係統加強對北京地區壁畫的保護管理、學術研究、宣傳(chuan) 推廣和活化利用。目前,已成立法海寺壁畫保護研究專(zhuan) 家顧問團,為(wei) 籌建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024年,石景山區將把握博物館事業(ye) 發展與(yu) 城市更新的雙向互促關(guan) 係,持續優(you) 化全區博物館布局,建設備案博物館--類博物館--文博新空間三級博物館體(ti) 係,以“博物館之城”建設豐(feng) 富石景山區文化內(nei) 涵,不斷提升市民群眾(zhong) 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