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非遺小院,大有看頭

發布時間:2024-01-16 10:0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鏘、鏘、鏘!幾聲老腔響起,光影之間,兩(liang) 個(ge) 皮影人物出現在幕布上。隨著情節深入,皮影左右騰挪,時而站立交談,時而碰撞打鬥……

  在山西省呂梁市孝義(yi) 市的非遺綜合傳(chuan) 習(xi) 中心,一場傳(chuan) 統皮影戲正在上演。演到精彩處,台下的觀眾(zhong) 不由得鼓掌叫好。

  走到幕布後,隻見兩(liang) 雙手舉(ju) 著人物皮影,迅速、連貫地變換動作,配合默契——國家級非遺項目孝義(yi) 皮影戲傳(chuan) 承人侯建川和搭檔正在表演。“現在我們(men) 有了更多展示皮影藝術的舞台,我也帶出了很多徒弟,讓這項傳(chuan) 統技藝能更好傳(chuan) 承下去。”侯建川感歎。

  呂梁市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6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chuan) 承人12人。近年來,呂梁通過建立非遺展館等方式,推進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作。

  孝義(yi) 市非遺綜合傳(chuan) 習(xi) 中心位於(yu) 孝義(yi) 市賈家莊村的三皇廟旁。這座古樸的二層小院被稱為(wei) “非遺小院”,設置了不同非遺門類的藝術傳(chuan) 習(xi) 所,開展非遺項目展示、展演、展銷等豐(feng) 富活動,每到周末與(yu) 節假日總有不少遊客前來,沉浸式體(ti) 驗非遺魅力。

  在小院內(nei) 的非遺文化展示館,集中展現了孝義(yi) 的三大代表性非遺項目——皮影戲、木偶戲、碗碗腔。一件件精美的皮影,一個(ge) 個(ge) 立體(ti) 生動的木偶,配合著老照片、展板陳列和音樂(le) ,讓人們(men) 感受當地的傳(chuan) 統文化。

  走進小院一樓的非遺剪紙傳(chuan) 習(xi) 所,剪紙手藝人王愛紅隨手拿起一張紅紙,幾下翻折之後,便行雲(yun) 流水地剪了起來。不一會(hui) 兒(er) ,一隻細致生動的蝴蝶出現在手中。“你看我屋子裏這些剪紙,有十二生肖和民間故事題材,裝裱之後還能做成飾品,買(mai) 的人可多了。”王愛紅說。

  在其他藝術傳(chuan) 習(xi) 所,有的手藝人正在用刻刀製作皮影,有的手藝人在製作木偶,還有的手藝人在忙著繪畫。“這些手藝人不少是非遺傳(chuan) 承人,每天在這兒(er) 現場從(cong) 事藝術創作。他們(men) 的工作室也是生動的非遺展示室,不僅(jin) 豐(feng) 富了遊客的參觀體(ti) 驗,還能產(chan) 生經濟效益。”呂梁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共服務科科長胡旭梅說。

  “對於(yu) 非遺保護,我們(men) 設立專(zhuan) 項工作機構,還有碗碗腔劇團、皮影木偶劇團等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建立完善項目、傳(chuan) 承人、基地、保護單位的傳(chuan) 承保護模式。”呂梁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呂文平介紹,呂梁市還積極開展文物認養(yang) 工作,積極引導動員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文物保護,目前全市共完成文物認領認養(yang) 任務156處。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6日 1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