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開展拋荒耕地和冬閑田綜合整治利用攻堅行動
為(wei) 保障糧食生產(chan) 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日前,浙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印發《拋荒耕地和冬閑田綜合整治利用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攻堅行動的具體(ti) 任務表已下發到各設區市。到2024年4月底,全省要完成拋荒耕地整治10萬(wan) 畝(mu) 以上,改造農(nong) 田基礎設施30萬(wan) 畝(mu) 以上,深耕深翻並落實早稻播種麵積170萬(wan) 畝(mu) 以上。
讓荒地不荒,閑田不閑,首先一條,就是要為(wei) 糧食生產(chan) 創九年新高打基礎。2023年,浙江糧食生產(chan) 總播種麵積、產(chan) 量、畝(mu) 產(chan) 均創八年新高,為(wei) 擴大春播麵積,《方案》鼓勵大力推廣稻稻、稻麥、稻油、稻菜等“兩(liang) 熟製”,因地製宜發展稻稻麥、稻豆油等“三熟製”,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在田作物麵積超1061.4萬(wan) 畝(mu) ,比2023年同期增加30.3萬(wan) 畝(mu) ,其中,小麥、油菜播種麵積較2023年增加10萬(wan) 畝(mu) 左右。在杭州餘(yu) 杭區良渚街道某果蔬專(zhuan) 業(ye) 合作社,200多畝(mu) 油菜正在加速出苗。負責人何麟海介紹,為(wei) 將晚稻收割後的冬閑田充分利用起來,合作社還種植了6000多畝(mu) 小麥、40多畝(mu) 土豆和100多畝(mu) 蔬菜。
“浙江省耕地資源有限,打好時間差,讓荒地不荒,閑田不閑,是糧食增產(chan) 的重要發力點。”浙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農(nong) 田建設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除了全力保障“糧袋子”“菜籃子”,浙江正組織開展所轄區域耕地拋荒情況調查,將分類施策推進拋荒耕地整治。
《方案》鼓勵有能力的種植大戶、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以及鎮、村集體(ti) 通過流轉等方式,將外出打工、無勞動力或異地搬遷不便耕種的田地用起來。提出要建立信息台賬、細化時間表,對征而未用的耕地,要逐塊了解用地時間,可種盡種;對工商大戶流轉後拋荒的,要按有關(guan) 規定由發包方終止合同或監督其複耕複種。
防止耕地拋荒,各地都在出招。麗(li) 水蓮都區推進耕地流轉、代耕代種、土地代管等服務;衢州先後出台相關(guan) 指導性文件,定期開展督查。浙江在《方案》中明確,將加快高標準農(nong) 田、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改造提升等項目建設,加強山壟田、低窪冷水田等拋荒耕地的基礎設施改造,使拋荒耕地達到宜機化、可耕種,盡快恢複拋荒地肥力。
“在政策端,浙江將進一步優(you) 化完善糧油生產(chan) 扶持政策,探索建立生產(chan) 補貼與(yu) 產(chan) 量形成、耕種模式、拋荒地整治等相掛鉤機製,建立種糧補貼正向激勵和負麵清單製度,鼓勵各地對同一地塊種植兩(liang) 季以上糧油作物的加大補貼力度。”浙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種植業(ye) 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