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努力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人民論壇)

發布時間:2024-01-18 10:17:00來源: 人民日報

  “這些外來年輕人種地,肯定比不過我們(men) 這些‘老把式’。”對於(yu) 把零碎地塊整成連片高標準農(nong) 田的做法,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的種糧大戶關(guan) 正艮心裏一直犯嘀咕。豐(feng) 收季節,他驚訝地發現高標準農(nong) 田裏的稻穗數量遠超過自己種的,規模化、機械化的“新鮮經驗”帶來了糧食產(chan) 量的突破。如今,隨著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小崗村的耕地流轉率已超過七成,實現了高標準農(nong) 田村域全覆蓋,強農(nong) 美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寬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各自具體(ti) 實際開拓創新,特別是在前沿實踐、未知領域,鼓勵大膽探索、敢為(wei) 人先,尋求有效解決(jue) 新矛盾新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努力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在一定領域或地域內(nei) 探索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路徑和形式,創造符合實際需要、符合客觀規律的經驗做法,進而在麵上進行複製和推廣,這是我們(men) 推動改革發展的重要方法。40多年前小崗村分田到戶搞起“大包幹”,創造了農(nong) 村改革的“新鮮經驗”;如今田成塊、路成網,促進土地規模化經營、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發展,同樣是應用“新鮮經驗”的結果,體(ti) 現的都是敢為(wei) 人先、銳意創新的精神氣質。

  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要堅持以黨(dang) 的創新理論為(wei) 指導。理論強,才能方向明、人心齊、底氣足。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既包含世界觀、曆史觀,也包含認識論、方法論;既闡明是什麽(me) 、怎麽(me) 看,又指出為(wei) 什麽(me) 、怎麽(me) 辦。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四川開展縣域民營經濟改革試點,力爭(zheng) 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領域形成一批可在全省範圍內(nei) 複製推廣的典型經驗;錨定“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hui) 越開越大”,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力爭(zheng) 取得更多可複製推廣的製度創新成果。事實證明,從(cong) 黨(dang) 的創新理論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舉(ju) 措,研究新情況,解決(jue) 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就能使各項工作更好體(ti) 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yu) 創造性。

  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要注重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人民群眾(zhong) 最了解實際情況,最容易發現問題,也最能夠創造出解決(jue) 問題的辦法。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就能找到創新的目標和方法。各地實行林長製、河長製推進生態治理,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針對群眾(zhong) 辦事“跑斷腿”“磨破嘴”等現象,多地探索施行“最多跑一次”“一顆印章管審批”等舉(ju) 措……隻要走到人民群眾(zhong) 中去,自覺問計於(yu) 民、問需於(yu) 民,匯聚蘊藏在人民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金點子”“好法子”便能源源不斷湧現。

  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歸根結底必須在實踐中獲取、在實踐中檢驗。實踐出真知。奮進新征程,不管是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還是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無論是走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還是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都需要我們(men) 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使製定的規劃和政策紮根中國大地、指導火熱實踐。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創新也永無止境。隻有在實踐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規律,勇於(yu) 破難題、闖難關(guan) ,才能深化新認識、形成新經驗。

  勇於(yu) 創新者進,善於(yu) 創造者勝。“新鮮經驗”不在別處,就在黨(dang) 的創新理論裏,在人民群眾(zhong) 當中,在廣闊的實踐舞台上。堅持大膽探索,不斷開拓創新,努力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我們(men) 的事業(ye) 就能持續煥發生機活力,不斷打開發展新天地。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