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山東將對學校食堂開展信用評定
為(wei) 保障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日前,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山東(dong) 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明確對全省範圍內(nei) 各類學校(含幼兒(er) 園)食堂進行信用等級評定並據此實施差異化監管。《辦法》將於(yu) 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辦法》共19條,從(cong) 信用管理範圍、信用檔案歸集、信用評價(jia) 體(ti) 係、信用結果運用、信用評價(jia) 程序等6個(ge) 方麵,建立健全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評價(jia) 體(ti) 係,壓實學校主體(ti) 責任。
根據《辦法》,學校食堂被劃分為(wei) 守信、基本守信、失信、嚴(yan) 重失信四類,相關(guan) 部門將根據評價(jia) 結果實施差異化監管,對失信學校食堂開展聯合懲戒。其中,對於(yu) 連續兩(liang) 年被評為(wei) 嚴(yan) 重失信的,教育和相關(guan) 部門將對學校主要負責人予以調整。
為(wei) 了給學校食堂精確“畫像”,市場監管部門按照“一校一檔”原則歸集食品安全信息,形成信用檔案,作為(wei) 開展信用評價(jia) 的依據;縣級市場監管部門負責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評價(jia) ,評價(jia) 周期為(wei) 一個(ge) 年度,實行動態管理,評價(jia) 結果及時告知學校並通報相關(guan) 部門。
根據《辦法》,教育、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及學校主管部門,負責督促學校落實信用管理要求,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評價(jia) 列入學校年度考核,依據評價(jia) 結果實施激勵或懲戒。
發展改革部門則負責協調指導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推進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工作,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將評價(jia) 結果納入信用主體(ti) 信用記錄,以政務共享的方式推送給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進一步強化信用結果運用。
此外,記者從(cong) 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聯合部署開展全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大檢查大整改大培訓大提升行動,麵向全省學校(含幼兒(er) 園)食堂、食堂承包經營企業(ye) 、校外供餐單位,對學校食堂承包經營行為(wei) 、環境衛生、“三防”設施配備等方麵開展全麵檢查,督促整改到位、硬件升級。(王鶴穎)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