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汾陽④ | 生態優先 讓一泓清水入黃河

發布時間:2024-01-22 15:20: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空氣質量改善幅度連續四年位於(yu) 全省前列;磁窯河、文峪河水質穩定達到 III 類優(you) 良。綠樹成蔭、水清岸闊,白鷺、蒼鷺、野鴨在此翔集,天更藍、水更清、一幅生意盎然的美麗(li) 汾州畫卷正在徐徐繪就。”

  2023年最後一天,呂梁市生態環境局汾陽分局向全市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發出一封感謝信,信中書(shu) 寫(xie) 了汾陽生態治理來之不易的成績。

  汾陽市位居呂梁東(dong) 麓,東(dong) 瀕汾河,三麵環山,是清香型白酒的核心產(chan) 區。幾年前曾因空氣質量排名全省滯後,多次被山西省、呂梁市環保部門約談,環保壓力巨大。

  “汾河流域生態環境,對汾陽有著至關(guan) 重要的意義(yi) 。如果大氣環境不好,水質不好,‘清香’二字從(cong) 何而來?支柱產(chan) 業(ye) 如何可持續發展?”

  抱著這樣的決(jue) 心,汾陽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戰略為(wei) 統攬,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紮實推動一係列重大攻堅措施落地,實現了全市環境基礎更鞏固、質量再提升的攻堅目標,助力一泓清水入黃河,譜寫(xie) 美麗(li) 汾陽、清香汾陽建設新篇章。

  治水盡責 候鳥蹁躚入畫來

  寒冬時節,積雪未融。汾陽市三匯河,成群的白鷺、蒼鷺、野鴨等各種鳥類翔集,時而浮水嬉戲,時而滑翔飛躍。碧水藍天間,不時傳(chuan) 出陣陣鳥鳴,為(wei) 蕭瑟河道增添了幾分靈動,也引來不少攝影愛好者拍照、觀賞。

  生態好不好,鳥類最有“發言權”。

  “過去汾陽人沒見過這些鳥,第一次見到白骨頂雞、鳳頭 鷉是2022年冬天,根本叫不上名字。”巡河員馮(feng) 傑偉(wei) 感慨。在他印象中,三匯河過去雜草叢(cong) 生、垃圾漂浮,“別說鳥來棲息了,就是行人偶爾路過,也得捂住鼻子加快腳步。”

  如今看得見的變化,源於(yu) 汾陽市在治水上頻出硬招、實招。

  汙水處理廠建設是治理城市水環境、維係碧水藍天的重要工程。1月4日,在汾陽市第二汙水處理廠建設現場,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通水調試。

  “為(wei) 了保障盡快達標出水,現在活性汙泥的補充量已翻倍,翻倍的活性汙泥補充後,我們(men) 每3個(ge) 小時要進行一次生物活性檢查,包括溶解氧的檢查,每天要進行4次COD氨氮總磷的監測。”設備安裝負責人範子龍說。

  據介紹,汾陽市第二汙水處理廠被列入山西省“一泓清水入黃河”重點工程項目,於(yu) 2023年12月底完成主體(ti) 工程建設和設備安裝、單機調試,預計2024年1月30日正式通水運行。

  汾陽市日處理汙水能力,將增至5萬(wan) 立方米。屆時,汾陽城區和栗家莊、賈家莊等周邊鎮村的生活汙水,將被輸送到這裏,經過“重重關(guan) 卡”,出水水質可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其中部分出水將用於(yu) 文湖補水、發電使用、園林綠化澆灌等,另一部分排入三匯河,最終匯入文峪河。

  擴大城區汙水處理能力,消除超標排放風險,給每條河流一個(ge) 清澈的承諾。

  推進汾河流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治理,汾陽市步履不停:2023年,汾陽市投入4.2 億(yi) 元建成市第二汙水處理廠、4個(ge) 鎮汙水處理設施和 9.7 公裏雨汙合流製管網改造,強化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開展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河道“清四亂(luan) ”工作,全麵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ti) ,為(wei) 一泓清水入黃河提供保障。

  鐵腕治汙 藍天頻現汾水間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

  在呂梁市生態環境局汾陽分局大氣股股長郭興(xing) 盛手機裏,安裝著一款“山西空氣質量”APP,他隨時關(guan) 注著汾陽的空氣質量和排名。用他的話說,這幾個(ge) 指標讓環保戰線的同誌們(men) “牽腸掛肚”。

  令他欣喜的是,近幾年,汾陽市的好天氣不斷增多,藍天白雲(yun) 不再是“奢侈品”。

  “截至2023年12月底,汾陽市年度空氣質量位於(yu) 全省93名,創造了曆史性的好成績。”拿到這組數據,郭興(xing) 盛感歎,“名次一直在前移,從(cong) 2020年的115位到現在,進步很大了。”

  要想藍天越來越多,汾陽必須有刮骨療傷(shang) 、壯士斷腕的決(jue) 心。

  在位於(yu) 汾陽市三泉焦化工業(ye) 園區的山西焦煤集團五麟煤焦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因廠區關(guan) 停,焦爐設備上鏽跡斑斑……該公司環保部部長劉柱介紹,依據山西省焦炭產(chan) 能“上大關(guan) 小”的政策,統籌“超產(chan) 能建設”整改,公司年產(chan) 10萬(wan) 噸甲醇廠於(yu) 2021年11月全麵停產(chan) ,一期年產(chan) 100萬(wan) 噸甲醇的焦化廠於(yu) 2023年4月全麵停產(chan) 。

  隨著汾陽市東(dong) 輝焦化有限公司的焦爐熄火停產(chan) ,標誌著汾陽市域內(nei) 所有4.3米焦爐全麵關(guan) 停,這也是汾陽市加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曆史性一刻。

  “汾陽4.3米焦爐關(guan) 停以後,實現氮氧化物減排340多噸,二氧化硫減排70多噸,煙塵減排十幾噸,大幅度改善了空氣質量。”郭興(xing) 盛表示。

  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提升,關(guan) 停淘汰隻是一種手段,關(guan) 鍵還在於(yu) 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綠色發展。

  在和東(dong) 輝焦煤一牆之隔的山西金塔山福利煤焦有限公司,企業(ye) 的能源環保管控中心隱藏著一顆“最強大腦”——“管控治”一體(ti) 化平台,這個(ge) 平台融合了AI視覺識別、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能夠對廠區空氣質量進行實時監測,並實現檢測設備和治理設備的協同管理,達到“邊檢測、邊治理”的目的。

  該公司環保負責人李金澤指著“管控治”一體(ti) 化平台的無組織排放數據界麵介紹,這些數據反饋的信息,能實時反映一係列環保指標。“當這些數據有波動或者是超標的時候,就會(hui) 自動聯動現場的一些環保設施,比如說幹霧抑塵、霧泡、風機等進行緊急處置,保證現場的數據達到超低排放標準。”他解釋道。

  數字賦能 智慧環保更精準

  在汾陽,智慧環保不隻出現在焦化企業(ye) 。

  2020年,汾陽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集“實時監測、精準溯源、預警預判、科學指揮、網格管理、全民參與(yu) ”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智慧環保”平台項目。依托物聯網、雲(yun) 計算,在全省率先構建起覆蓋全市的“空天地一體(ti) 化”環境感知監測監控網絡,對汾陽各個(ge) 點位進行實時監控、參數分析,實現環保工作的全麵感知動態監控。

  “我們(men) 對全市河道斷麵企業(ye) 排口、農(nong) 田退水等進行視頻、數據雙監控,並對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聯動相關(guan) 部門第一時間處理、處置到位。”汾陽市智慧環保項目部負責人魏廣輝介紹,環境執法也從(cong) 過去的拉網式排查向靶向性治理轉變,真正實現了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

  科技賦能,隻是發現問題。在呂梁市生態環境局汾陽分局局長劉國橋看來,問題的解決(jue) ,還要得益於(yu) 汾陽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動。

  劉國橋展示了自己的微信群,僅(jin) 環保一項工作,汾陽市各級部門成立了3個(ge) 微信群:重點企業(ye) 應急群、汾陽市環保群、環保溝通群,從(cong) 市委書(shu) 記、市長到鄉(xiang) 鎮長,以及企業(ye) 的主要負責人都在群裏,隨時根據反饋信息積極整治,否則會(hui) 被問責。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自從(cong) 智慧環保係統運行以來,汾陽市水環境質量實現三連升,從(cong) 劣V類達到Ⅲ類,打造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大美汾陽。

  為(wei) 者常成,行者常至。汾陽市以超常規的舉(ju) 措和力度,一天一天努力、一微克一微克爭(zheng) 取,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雲(yun) ,交出黃河流域保護的汾陽答卷,為(wei) 奮力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貢獻力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