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長春:夯實保障基石 增進民生福祉 擦亮幸福長春亮麗名片

發布時間:2024-01-22 15:45:00來源: 人民網

  導言:近日,長春市委網信辦攜手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吉林日報推出“長春振興(xing) 突破這一年”網絡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全方位展現全市上下瞄準重點領域、抓住關(guan) 鍵環節,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全力推動長春全麵振興(xing) 率先實現新突破的生動實踐!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建設幸福長春,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為(wei) 其指明了奮鬥方向,描繪了宏偉(wei) 藍圖。

  2023年2月24日,長春市市長王子聯主持召開市政府第2次常務會(hui) 議,討論並原則通過《2023年建設幸福長春行動計劃》。會(hui) 議強調,幸福長春行動計劃是長春一張亮麗(li) 名片。要壓實責任務實推進。將其納入市政府重點工作施工圖,把各項實事分解落實到部門、屬地和人頭,確保按計劃完成任務。要宣傳(chuan) 引導營造氛圍。全方位、多角度宣傳(chuan) 民生工作,提高民生實事的知曉率,積極回應百姓呼聲。

  2023年7月28日,長春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hui) 召開,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shu) 記張恩惠作報告,提出長春全麵振興(xing) 新突破十大任務。其中,第七個(ge) 任務是推進幸福長春建設,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實現新突破。

  增進民生福祉,是一座幸福之城最好的注解,也是長春市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生命線。2023年以來,長春市從(cong) 基層治理、就業(ye) 、教育、精神文明等方麵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把“群眾(zhong) 所盼”變成“政府所幹”,讓春城人民底氣更足、笑臉更多、生活更有保障。

  “幸福小區”以小單元撬動大治理

  小區無大事,件件百姓事;小區無小事,事事牽人心。

  2022年7月,長春市創新開展黨(dang) 建引領“幸福小區”創建評比活動,以“小單元”撬動“大治理”、推進“大服務”,有效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心關(guan) 切,破解基層治理體(ti) 製機製壁壘等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不斷提升區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

  長春市寬城區藍天佳苑小區建於(yu) 2011年,由於(yu) 疏於(yu) 維護,小區道路翻砂嚴(yan) 重,坑窪很多,嚴(yan) 重影響小區居民出行。“幸福小區”創建活動開展後,該小區所屬街道、社區黨(dang) 組織聯合黨(dang) 建聯盟單位為(wei) 小區重新修繕道路5800平方米,結束了小區道路長達7年的“辛酸史”,讓小區居民的“鬧心路”變成了“幸福路”。現在,小區居民自發組織道路維護,相互監督“亂(luan) 停車”等不良行為(wei) ,小區凝聚力明顯提升。而這隻是長春市“幸福小區”創建工作中的一隅。

  為(wei) 進一步辦好為(wei) 民惠民實事,長春市印發“幸福小區”創建工作項目化管理工作方案,推動全市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幹部按照對照標準找差距、敲門入戶問需求、評估論證定項目、“五化”方式抓落實等程序步驟,以加強小區黨(dang) 建、完善基礎設施、幫扶困難群體(ti) 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推進實施實事項目5000餘(yu) 項,認領居民群眾(zhong) “微心願”5萬(wan) 餘(yu) 個(ge) ,切實把為(wei) 民惠民實事做到群眾(zhong) 家門口,做到居民群眾(zhong) 的心坎上。

  而長春市創新推出的“以評促建”,更是推動小區建設水平得到了整體(ti) 提升。

  從(cong) 2022年開始到2025年,長春每年將按照老舊小區不少於(yu) 60%的比例評選市級、縣區級“幸福小區”,按照不少於(yu) 全市小區總數1%的比例確定“薄弱小區”,按照市級“幸福小區”總數10%的比例創建評選“最美小區”。每年對“幸福小區”“最美小區”相關(guan) 創建主體(ti) 進行通報表揚、表彰獎勵,對“薄弱小區”屬地進行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推動全市小區治理重點突破、水平整體(ti) 提升。長春市每年還將評選表彰“幸福小區”創建先進集體(ti) 、先進個(ge) 人、表現突出群眾(zhong) ,將“幸福小區”工作作為(wei) 各項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激勵“幸福小區”創建多元主體(ti) 共擔社會(hui) 責任、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發展成果。

  治理重心下移到小區、資源力量下沉到小區、服務重點傾(qing) 斜到小區……以小單元撬動大治理,“幸福小區”築起幸福城。

  “長春藍”為(wei) 幸福生活添底氣

  初秋的長春天高雲(yun) 淡。2023年秋天,“長春藍”刷爆了春城人民的朋友圈,為(wei) 人民幸福生活增添了底氣,也增添了底色。

  據悉,2023年9月,生態環境部向媒體(ti) 通報了2023年8月和1—8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8月,在168個(ge) 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前20位城市中,長春位列第9,從(cong) 4月份排名後20位,一舉(ju) 進入到前20名,實現了在該項排名中的大逆襲。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老百姓最有獲得感、最有發言權。

  新凱河是長春市西部區域重點濱水生態廊道,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新凱河一度成為(wei) 城市的“納汙溝”。在新凱河流域上,一塊曾經惡臭熏天的爛泥灘,如今已成為(wei) 了市民休閑散步的濕地公園。

  家住長春汽開區富民濕地公園附近的大學生劉昱經常和姐姐到這裏休閑散步,在她印象裏,這曾經是“有味道的小水溝”,如今再到這裏,她卻為(wei) 這裏豎起了大拇指。“小時候來過這兒(er) ,那時也沒這麽(me) 好看呀,現在碧水藍天,空氣清新,讓人心曠神怡。”劉昱說。

  2023年以來,長春市生態環境係統紮實開展藍天、碧水、黑土地保衛戰,保護生態環境,守護美麗(li) 家園。嚴(yan) 抓秸稈禁燒、嚴(yan) 抓燃煤汙染治理、嚴(yan) 抓工業(ye) 源治理、嚴(yan) 抓移動源治理……一項項實打實的舉(ju) 措讓長春不僅(jin) 有藍天白雲(yun) 的“高顏值”,更有幹淨清新的“好氣質”。

  而在長春,還有一處賞秋景的網紅打卡地。在這裏,澄澈純淨的藍色天空、掛滿黃葉的楊樹、緩緩駛來的54路有軌電車、鋪滿金色落葉的長長鐵軌,寧靜而美好。這裏就是長春市綠園區春城大街。

  “聽說這裏被稱作長春最美落葉景觀路,特意來看看。”來自遼寧省鐵嶺市的遊客張萌說:“既能看到自然秋色美景,又能感受到城市人文氣息,這個(ge) 秋天在長春留下了很美好的記憶。”

  而這秋色斑斕的美景,和長春市“落葉不掃”條例的出台有著密切關(guan) 聯。2020年起實施的《長春市文明行為(wei) 促進條例》規定,“倡導生態人文理念,做好秋冬時節市政指定路段落葉景觀的保護性存留,維護景觀效果”。在不影響道路通行的情況下,許多街道不再大規模清掃落葉,將秋日景觀融入城市,直至入冬。

  如今的長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力爭(zheng) 實現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讓人民群眾(zhong) 幸福生活的底色更足。

  聚焦“一老一小” 提升群眾(zhong) 幸福指數

  2023年12月13日下午,窗外寒風凜冽,會(hui) 場內(nei) 溫暖如春。在長春市衛健委多功能會(hui) 議室,一場充滿愛與(yu) 溫情的“科技有愛 全民共建 友好出行”2023年老年智慧出行誌願服務行動長春站啟動儀(yi) 式暨首場培訓會(hui) 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據悉,作為(wei) 國家級公益項目,“老年智慧出行誌願服務行動”將在長春市30個(ge) 老年友好社區開展智能手機教學活動,幫助至少1200名老年人學會(hui) 使用智慧出行等手機軟件;將開展智慧出行體(ti) 驗活動,對每個(ge) 社區提供200份打車服務券;將向社區捐贈智慧站牌(出行定位標識);同時在全市舉(ju) 辦5場孝親(qin) 敬老專(zhuan) 場活動。

  而這隻是長春市聚焦“一老一小”,全力提升群眾(zhong) 幸福指數的一個(ge) 縮影。

  日前,在新建的長春市綠園區尚仁幼兒(er) 園,園長劉數興(xing) 奮地介紹著園區的功能規劃,憧憬著小朋友入園後的快樂(le) 生活。2023年年初,39個(ge) 城鎮小區配套幼兒(er) 園裝修辦園項目被列入《2023年建設幸福長春行動計劃》50件實事。包括尚仁幼兒(er) 園,綠園區共有4所幼兒(er) 園列入計劃,總建築麵積1萬(wan) 餘(yu) 平方米,將提供公辦學位約900個(ge) ,助力解決(jue) 學前教育普惠資源短缺問題。

  2023年7月11日,長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敬老餐廳建設新聞發布會(hui) 。長春市民政局圍繞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服務,加快推進市級養(yang) 老服務管理中心、街道綜合養(yang) 老服務中心、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服務機構建設,紮實開展家庭養(yang) 老床位試點項目,全市養(yang) 老服務設施配建麵積超過70萬(wan) 平方米,建有各類養(yang) 老機構541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943個(ge) 。為(wei) 更好滿足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長春市民政局把敬老餐廳建設作為(wei) 提高養(yang) 老服務質量的重中之重來抓,列入2023年幸福長春行動計劃,全力打造“十五分鍾養(yang) 老服務圈”。目前,全市已建設敬老餐廳100家,其中公建民營敬老餐廳31家、社會(hui) 合作敬老餐廳69家。60周歲及以上老人持“敬老助餐卡”可享受“三優(you) ”助餐服務。

  ……

  “一老連著夕陽,一小連著朝陽”。長春市不斷創新方式,堅持人民至上,把“一老一小”事業(ye) 作為(wei) 暖民心的政治工程、解民憂的民生工程、增民利的發展工程,不斷加快推進養(yang) 老托育服務體(ti) 係建設步伐,切實推進服務兜底保障,擦亮幸福養(yang) 老新底色,譜寫(xie) “撫幼護苗”新篇章。

  聽“民之所需”,幹“民之所盼”。長春市主動將“推進幸福長春建設,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實現新突破”的擔子扛上肩頭。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入群眾(zhong) 、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托起人民穩穩的幸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