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大寒養生順應“閉藏”,“藏”什麽?

發布時間:2024-01-23 11:20:00來源: 人民網

  1月20日,我們(men) 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ge) 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六個(ge) 節氣大寒。大寒,顧名思義(yi) 就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時節,此時節通常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非常冷的時期,風大、低溫,地麵積雪不化,到處呈現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大寒時節曆來也是保健養(yang) 生的重要時期。此時自然界陽氣深藏而陰寒最盛,養(yang) 生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應該如何“閉藏”?如何養(yang) 生?人民好醫生《個(ge) 人健康手冊(ce) (二十四節氣·大寒篇)》為(wei) 您進行解答。

  “閉藏”請藏好“精、氣、神”

  《黃帝內(nei) 經》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的明訓,意思是若冬天不好好養(yang) 藏,來年春天,陽氣不好升發,人就容易生病。其中所謂“藏精”,指的是內(nei) 藏人體(ti) 的“精、氣、神”。

  “精”在此處指的是狹義(yi) 的腎中所藏精氣。腎應冬,為(wei) 精之處也,因此冬季養(yang) 藏必須養(yang) 護好腎精。養(yang) 腎藏精一方麵應注意避免操勞熬夜,暗耗精血;另一方麵可通過飲食適當進補,比如多食黑色食物溫補養(yang) 腎。

  “氣”的定義(yi) 很廣泛,這裏指的是陽氣。養(yang) 藏陽氣應注意早睡晚起,等太陽出來後再活動,如《黃帝內(nei) 經》所言:“冬三月,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陽光”;做好防寒保暖以防陽氣外散;避免揮汗如雨的劇烈運動以免耗氣傷(shang) 津,幹擾陽氣的閉藏。

  “神”包括人的思維、意識、情感等精神活動。大寒節氣日照時間短,陰天、霧天較多,會(hui)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情緒。過度思慮、沉溺於(yu) 消極情緒等十分消耗人體(ti) 能量。精神調養(yang) 當以“內(nei) 斂寧靜”為(wei) 核心,盡量做到清靜淡泊、平靜愉悅,凡事不要過度焦慮,避免情緒大起大落,使神誌深藏於(yu) 內(nei) 。

  “進補”請以“溫補”為(wei) 主

  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此時飲食養(yang) 生的基本原則應順應體(ti) 內(nei) 陽氣閉藏,以斂陽護陰為(wei) 根本,即注意防寒保暖,滋陰潤燥,適當進補。應該選擇哪些適合大寒節氣食用的食物?

  溫補類的食物。大寒時節天氣寒冷,容易感受寒邪損傷(shang) 人體(ti) 陽氣而發病,因此適當進補一些溫熱性質的食物有助於(yu) 人體(ti) 抵抗寒邪,如羊肉、牛肉、韭菜等適量食用可溫補脾腎、暖中和胃、助養(yang) 陽氣,但要注意不可過分溫補、過食葷腥油膩,以免損傷(shang) 脾胃。

  滋陰潤燥類食物。大寒前後天幹物燥,常常會(hui) 損傷(shang) 體(ti) 內(nei) 的津液和陰氣,導致陰虛內(nei) 熱而引發口幹咽痛等上火表現。因此適當食用滋陰潤燥的食物,如木耳、無花果、百合、綠豆、麥冬等既能起到滋補的作用,又能滋陰潤燥清熱,平衡人體(ti) 陰陽。

  健脾類的食物。中醫講“脾胃為(wei) 後天之本”,脾胃運化食物中的水穀精微,進而滋養(yang) 全身,因此大寒前後更應該調護脾胃,這樣才能讓進補有效、陰陽得補。同時,健脾類的食物多性味不顯,能讓人體(ti) 在冬天積蓄能量,還可以預防陰寒內(nei) 伏,濕熱內(nei) 蘊。故可多食蓮子、薏米、芡實、山藥、紅棗、小米等。

  黑色的食物。中醫認為(wei) 黑色入腎經,多食黑,能夠養(yang) 腎防寒,增強人體(ti) 免疫力。如黑米可以補腎暖肝健脾;黑豆可以強壯筋骨;黑芝麻可以滋養(yang) 肝腎,潤燥滑腸;黑木耳可以清肺益氣、補氣潤燥、滋補強身。

  “生病”可以食療“滅火”

  天氣寒冷,人體(ti) 容易受到寒邪侵襲,衛表不和而發為(wei) 風寒感冒,風寒感冒以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痛、咳嗽、鼻塞、流清涕、咽癢、舌苔白、脈浮緊等為(wei) 特征。

  以惡寒發熱為(wei) 主,可選擇薑1小塊切絲(si) ,紅糖200克,大火煮沸後小火燉十分鍾,待冷卻至適合的溫度後服用,一天服用2-3次以發汗解表退熱。

  以咳嗽鼻塞為(wei) 主,可取梨1個(ge) ,洗淨去核,填入花椒、冰糖少量,上鍋蒸半小時後服用,如此可清宣肺衛、宣通鼻竅,對於(yu) 咳嗽鼻塞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以身體(ti) 疼痛為(wei) 主,可取白蘿卜1個(ge) ,蔥白少許,生薑少許,紅糖少許。先煮熟蘿卜後加入蔥白生薑續煮10分鍾後喝下,有發汗解肌、散寒止痛之功。

  (本文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姚魁武,北京中醫藥大學東(dong) 直門醫院男科主任王彬進行科學性把關(guan)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