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人民觀點)

發布時間:2024-02-08 16:55:00來源: 人民日報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提出是“第二個(ge) 結合”在金融領域的生動實踐和最新要求,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有了更宏闊的曆史縱深。即日起,本版推出係列評論,與(yu) 廣大讀者一起學習(xi) 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共同探討如何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不斷開創新時代金融工作新局麵。

  ——編者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新編曆史晉劇《日昇昌票號》裏有這樣的情節:當饑寒交迫的魏老太拿著被水浸過的匯票來兌(dui) 銀子,夥(huo) 計難辨數額怎麽(me) 辦?日昇昌票號大掌櫃雷履泰責人詳查賬目底簿,當機立斷,兌(dui) !當夥(huo) 計忽略差價(jia) 少給客商兌(dui) 了七兩(liang) 八錢銀子怎麽(me) 辦?雷履泰斬釘截鐵,補齊!正是靠著這種誠信精神,日昇昌票號實現了分號遍布全國幾十個(ge) 城市、商埠重鎮,以“匯通天下”著稱於(yu) 世。

  2022年1月27日,正在山西晉中考察調研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日昇昌票號博物館,了解晉商文化和晉商精神的孕育、發展等情況,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晉商文化內(nei) 涵,更好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更好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這是對曆史的深刻總結,也是對金融文化傳(chuan) 承創新的明確要求。

  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離不開文化的滋養(yang) 浸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鮮明提出培育和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這一重大課題,深刻闡明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五個(ge) 方麵的實踐要求。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既吸收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髓,又彰顯了現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是“兩(liang) 個(ge) 結合”特別是“第二個(ge) 結合”在金融領域的生動體(ti) 現。其中,“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居於(yu) 首位。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這一實踐要求。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強調重信守諾,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社會(hui) 活動中積累的道德觀、經營觀的重要體(ti) 現。四川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館,“千斯倉(cang) ”鈔版印樣等展品,無聲講述著世界最早紙幣“交子”的故事。北宋初年,成都已是內(nei) 陸繁華的商貿中心,各地商旅雲(yun) 集於(yu) 此。當時四川用鐵錢,買(mai) 一匹絹需要90斤到100斤的鐵錢,攜帶不便。為(wei) 破解“值輕量重”的難題,成都出現了經營鐵錢保管業(ye) 務的“交子鋪”。存款人把鐵錢交給鋪子,鋪子用楮紙印刷紙券作為(wei) 支付憑證,上麵清晰標注了用戶存放的鐵錢數量,供其異地兌(dui) 現,這種楮紙券即為(wei) “交子”。以信用為(wei) 依托,一張張薄薄的紙券,成為(wei) 蜀地商貿業(ye) 繁盛的重要支撐。從(cong) 商鞅“徙木立信”,到季布“一諾千金”,再到“交子”以信興(xing) 商,對誠信的重視與(yu) 追求,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精神血脈。時代在變,但誠實守信始終是我們(men) 不變的價(jia) 值追求。

  金融行業(ye) 以信用為(wei) 基礎,沒有信用就沒有金融。小到個(ge) 人辦理信用卡,大到企業(ye) 獲得融資授信,金融活動時時刻刻建立在信用之上。新時代以來,針對資金空轉、套利等現象,開展市場亂(luan) 象專(zhuan) 項治理;紮實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加強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係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係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辦法》等文件,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重要成果。截至2023年末,我國銀行機構通過全國一體(ti) 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網絡累計發放貸款23.4萬(wan) 億(yi) 元,信用在金融風險識別、監測、管理、處置等環節的基礎作用得以發揮,讓“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更加深入人心。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方能築牢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誠信之基”。

  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一方麵,應在金融係統大力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引導金融機構和從(cong) 業(ye) 人員恪守市場規則和職業(ye) 操守,將誠實守信融入各項業(ye) 務,自覺履行社會(hui) 責任和服務承諾;要發揚鐵算盤、鐵賬本、鐵規章精神,始終不做假賬,誠實經營,珍惜信譽,不逾越底線。另一方麵,應加強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加快構建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ti) 係,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金融法治體(ti) 係。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將為(wei) 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優(you) 質的軟環境。

  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工作時,曾以百年老店胡慶餘(yu) 堂的故事闡釋“堅守講義(yi) 守信的品行和操守”——“大堂內(nei) 掛著的是‘戒欺’的牌匾,告誡員工牢記誠信經營;大堂外掛的是‘真不二價(jia) ’的招牌,接受客戶的評定監督”。對於(yu) 金融行業(ye) 而言,誠實守信更是安身立命、不斷發展的生命線。既加強現代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等“硬實力”建設,也促進價(jia) 值觀、行為(wei) 規範等“軟實力”提升,推動金融機構和從(cong) 業(ye) 人員將“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紮紮實實落實在本職崗位上、具體(ti) 行動中,就一定能不斷譜寫(xie) 金融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