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後備人才 提升競技實力(聚焦“十四冬”)
“我會(hui) 和隊友配合好,全力備賽2026年冬奧會(hui) 。”2月18日,在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hui) (以下簡稱“十四冬”)短道速滑賽場收獲第四枚金牌後,23歲的吉林隊運動員孫龍表示。
“希望接下來可以和年輕選手一起努力,為(wei) 中國單板滑雪貢獻自己的力量。”平昌冬奧會(hui) 亞(ya) 軍(jun) 劉佳宇獲得了“十四冬”單板滑雪公開組女子U型場地技巧銀牌,展望未來,她充滿期待。
“努力爭(zheng) 取冬奧會(hui) 參賽資格,在更大的賽場上創造佳績。”奪得“十四冬”自由式滑雪公開組男子大跳台金牌的楊昊說。
“十四冬”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後我國舉(ju) 辦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深遠的全國綜合性冰雪賽事,意義(yi) 重大。“其中一項任務,就是服務於(yu) 2026年冬奧會(hui) 參賽備賽目標,進一步培養(yang) 壯大我國冬季運動項目後備人才,提升綜合競技實力。”國家體(ti) 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磊說。
全麵對標2026年冬奧會(hui) 設項,在一些項目上增設青年組比賽
2026年冬奧會(hui) 共設8個(ge) 大項、16個(ge) 分項、116個(ge) 小項,其中滑雪登山項目成為(wei) 新增大項。對標2026年冬奧會(hui) 的全部116個(ge) 小項,“十四冬”實現了設項“全覆蓋”。
“‘十四冬’設項全麵對標2026年冬奧會(hui) ,雪車、雪橇、滑雪登山等均是首次在全國冬季運動會(hui) 設項。”王磊說。
實際上,“十四冬”共設有176個(ge) 競技項目小項。“另外的60個(ge) 小項來自青年組比賽。”王磊介紹,本屆賽會(hui) 在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等優(you) 勢項目以及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等基礎大項上設置了青年組比賽,旨在讓這些項目的後備人才在“十四冬”賽場上展示技藝,為(wei) 選拔2026年冬奧會(hui) 選手做準備。
為(wei) 年輕選手搭建舞台,這樣的設計很快迎來成效。作為(wei) 天津隊隊長,李澤泰在1月17日隨隊奪得“十四冬”冰壺項目男子青年組冠軍(jun) ,幾天後,他又站上2024年韓國江原道冬青奧會(hui) 賽場,隨隊奪得冰壺混合團體(ti) 第四名。“對我來說,‘十四冬’是豐(feng) 富比賽經驗、提升競技水平的好機會(hui) 。”李澤泰說。
既對標2026年冬奧會(hui) 競賽規則,也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引導
“本屆賽事我們(men) 采用資格賽以及對決(jue) 模式的新賽製,賽事進行得很順利。”1月25日,“十四冬”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項目在內(nei) 蒙古喀喇沁賽區全部結束,觀賽的國家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隊領隊鄭振國對賽事各方麵感到滿意。
王磊介紹,“十四冬”所有項目都采用了各項目國際單項組織的最新規則,也就是2026年冬奧會(hui) 的競賽規則。“此外,部分重點項目還邀請了一些高水平外籍裁判執裁,幫助選手和教練更好地理解新規則,提前適應2026年冬奧會(hui) 的執裁標準。”王磊說。
對標冬奧會(hui) 標準的還有場館。“北京延慶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河北張家口的國家跳台滑雪中心等是北京冬奧會(hui) 競賽場館,而內(nei) 蒙古自治區的4個(ge) 賽區,場地也基本和冬奧會(hui) 標準保持一致。”王磊說。
既對標2026年冬奧會(hui) 競賽規則,也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引導。國家體(ti) 育總局競體(ti) 司司長張新介紹,“十四冬”第一次將體(ti) 能作為(wei) 競體(ti) 比賽資格賽的準入標準,第一次在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項目上設定進入決(jue) 賽的最低成績標準,引導各隊提升技術水平、杜絕低水平競爭(zheng) 。
王磊介紹,曾服務北京冬奧會(hui) 的高山滑雪醫療團隊,也參與(yu) 到“十四冬”的賽事救援中。“本屆賽事從(cong) 各方麵提升備賽效果,幫助運動員適應冬奧會(hui) 比賽環境。”王磊說。
第一次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wei) 單位組團參賽,助推項目普及
北京時間2月18日,在加拿大卡爾加裏進行的2023—2024賽季國際滑聯速度滑冰世界單項錦標賽中,中國隊隊員韓梅以1分13秒27的成績獲得女子1000米項目亞(ya) 軍(jun) 。
本賽季,來自內(nei) 蒙古的韓梅展現了良好的競技狀態,多次登上速滑世界杯分站賽的領獎台。在1月11日至14日提前進行的“十四冬”速度滑冰公開組比賽中,韓梅奪得3金1銀。對她來說,在2026年冬奧會(hui) 上創造佳績是未來的目標。
“中國隊在速滑女子5000米項目上已經多年沒取得過冬奧會(hui) 參賽資格了,這個(ge) 項目競爭(zheng) 激烈,拿到參賽資格確實很難,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韓梅說,“我要爭(zheng) 取在這個(ge) 項目上有所突破。”
“十四冬”第一次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wei) 單位組團參賽,很多代表團更是首次組團參加全國冬季運動會(hui) 。“現在有更多選手參與(yu) 競爭(zheng) ,我覺得這是好的現象,對中國速滑的進步是一個(ge) 促進。”征戰過多屆大賽的速滑名將李奇時表示,在“十四冬”的賽場上感受到項目發展的動力。
“以往全國冬季運動會(hui) 以地市為(wei) 單位參賽,雖然有利於(yu) 項目普及深入基層,但是整合力度不足。”王磊說,“‘十四冬’首次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wei) 單位組團參賽,從(cong) 已經結束的部分項目比賽來看,不少代表團都有良好發揮。”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9日 1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