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中國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

發布時間:2024-02-22 10:2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上調了2024年中國經濟和亞(ya) 洲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增長預期。同時,基於(yu) 中國等主要經濟體(ti) 增長充滿韌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2個(ge) 百分點至3.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反映了去年中國經濟高於(yu) 預期的增長勢頭延續,以及中國政府出台相關(guan) 政策產(chan) 生的帶動作用。

  2023年,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126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長5.2%,中國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今年以來,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2024年1月,經濟景氣水平有所回升,釋放了開年經濟運行積極信號。

  “中國經濟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依然存在”

  作為(wei) 國際貨幣和金融體(ti) 係的核心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各國協調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平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全球經濟增長在2024年有可能出現進一步的上行,幾大因素中包括中國經濟複蘇速度的加快。

  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樂(le) 觀預期,也提振了對地區經濟增長的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由於(yu) 中國經濟增長可能超過預期,亞(ya) 洲新興(xing) 經濟體(ti) 今年的整體(ti) 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5.2%,比去年10月的預測提高0.4個(ge) 百分點。

  不僅(jin) 僅(jin) 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盛、瑞銀等國際金融機構也在近期發布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消費和服務業(ye) 將延續疫情後的複蘇趨勢。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等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基本麵將更加穩固。美國戰略與(yu) 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等機構認為(wei) ,中國電動汽車電池、電子產(chan) 品、礦產(chan) 等出口強勁,不少產(chan) 業(ye) 全球競爭(zheng) 力領先。

  中國美國商會(hui) 發布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有50%的受訪美國企業(ye) 將中國列為(wei) 全球首選或前三位投資目的地。中國歐盟商會(hui) 調查顯示,59%的受訪企業(ye) 將中國視為(wei) 三大主要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德國商會(hui) 的商業(ye) 信心調查報告顯示,91%的受訪德國企業(ye) 表示將繼續紮根中國市場,超過半數的受訪德企計劃未來兩(liang) 年內(nei) 增加對華投資。

  更多的國際機構和企業(ye) 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看好。

  日本經濟界訪華團、世界銀行執行董事訪問團、法國達能集團、美國安利集團、德國寶馬集團……近期,國際機構和跨國公司負責人紛紛到訪中國,看好中國市場、深化務實合作。

  寶潔公司首席執行官喬(qiao) 恩·莫勒最近表示,1月初他在中國待了6天,與(yu) 中國員工和政府官員見麵,並到居民家中了解購買(mai) 習(xi) 慣。他說,“中國的長期機遇仍然完好無損”。

  世界,正日益感受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

  深圳港小漠國際物流港,比亞(ya) 迪“開拓者1號”滾裝船啟航,搭載著5000多台中國新能源汽車,駛向目的地荷蘭(lan) 符利辛根港和德國不來梅哈芬港。

  2023年,中國首次成為(wei) 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數據顯示,中國每出口3輛汽車就有1輛是電動載人汽車。去年,中國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為(wei) 代表的“新三樣”出口突破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國際份額遙遙領先。韓國《今日貨幣》報道指出,尖端產(chan) 品已開始成為(wei) “中國製造”的代表。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一列列中歐班列駛出,搭載著來自中國各地的日用百貨、汽車及零配件、機械設備等貨物,開往歐洲。

  2023年,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7萬(wan) 列、發送190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和18%。這條國際物流陸路運輸“黃金通道”,暢通了中國與(yu) 歐洲25個(ge) 國家217個(ge) 城市的物流,為(wei) 雙方經貿往來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中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中國企業(ye) 在創新能力、迭代速度、製造效率等方麵具有顯著優(you) 勢,其背後是中國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和超大規模市場。”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dong) 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告訴記者,“中國經濟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依然存在,並會(hui) 繼續影響中國和世界經濟的走勢。”

  中國是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韓國官方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023年首次成為(wei) 韓國最大海外直購消費目的地。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lun) 德表示,中國正在從(cong) 基於(yu) 投資和基礎設施等的增長轉向基於(yu) 創新引領的增長,在全球經濟和全球貿易領域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赴中國進行第四條磋商報告的代表團團長索納莉·賈殷—錢德拉對記者表示,中國政府實施的有關(guan) 政策將對經濟產(chan) 生積極作用,並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關(guan) 研究表明,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ge) 百分點,就會(hui) 帶動其他國家經濟增長0.3個(ge) 百分點。她認為(wei) ,2024年中國經濟的增長仍將高於(yu) 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將是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中國政府實施的有關(guan) 政策將對經濟產(chan) 生積極作用”

  “中國政府實施的有關(guan) 政策將對經濟產(chan) 生積極作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對中國經濟增速的上調,重要原因在於(yu) 中國采取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宏觀政策。

  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ge) 百分點;2024年確保財政總的支出規模有所增加……開年以來,宏觀政策頻頻發力,為(wei) 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men) 相信中國仍有相當大的政策空間。”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表示,盡管中國經濟麵臨(lin) 一些挑戰,但中國政府有能力采取必要措施提振經濟,其中一些措施已經開始產(chan) 生積極影響。

  今年以來,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中國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福建晉江召開創新發展“晉江經驗”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再度釋放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信號。

  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新的一年,中國多地繪製出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路線圖”:上海提出,要進一步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和競爭(zheng) 力,全方位大力度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貴州將實施外貿提質增效行動;重慶將高水平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內(nei) 陸開放高地。

  1月28日,中國與(yu) 泰國簽署互免簽證協定。消息公布後,多家旅遊平台相關(guan) 搜索量大增,泰國相關(guan) 關(guan) 鍵詞搜索熱度比前一天增長超7倍。聯合國旅遊組織負責人近日表示,中國的免簽政策有助於(yu) 世界旅遊業(ye) 再次回暖,中國旅遊業(ye) 的蓬勃發展也將帶動周邊國家旅遊業(ye) 共同發展。

  在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外部需求低迷之際,如何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培育新動能?中國的答案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國將繼續是一個(ge) 能為(wei) 雙邊合作提供巨大機會(hui) 的經濟體(ti)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中國經濟規模巨大,在先進製造、綠色經濟等領域有很多優(you) 勢,還擁有巨大的市場。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中國已經成為(wei) 最佳投資目的地的代名詞”“下一個(ge) ‘中國’,還是中國”……跨國企業(ye) 持續看好中國市場,認為(wei) 中國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將給世界帶來巨大的合作潛力。

  與(yu) 此同時,宏觀政策合力防範化解風險,夯實經濟穩定運行基礎。

  近來,國際輿論持續關(guan) 注中國多地房地產(chan) 項目“白名單”密集出爐,部分城市調整房地產(chan) 限購政策。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廣州、東(dong) 莞等50多個(ge) 城市調整和優(you) 化了房地產(chan) 政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歡迎中國為(wei) 遏製房地產(chan) 行業(ye) 風險采取的舉(ju) 措。

  “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地狠抓落實,推動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保交樓專(zhuan) 項借款項目總體(ti) 複工率達到99.9%。

  截至2月20日,29個(ge) 省份214個(ge) 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產(chan) 融資協調機製,分批提出房地產(chan) 項目“白名單”並推送給商業(ye) 銀行,共涉及房地產(chan) 項目5349個(ge)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wei) ,如果中國能夠繼續采取措施,推進房地產(chan) 部門改革,提振消費者信心,那麽(me) 中國經濟複蘇速度可能超過預期。

  “根植中國就是抓住了未來”

  國際媒體(ti) 和觀察家普遍注意到,中國農(nong) 曆新年前後,熱鬧的消費氣氛快速升溫。

  盒馬鮮生上海匯陽廣場店內(nei) ,鮮花合夥(huo) 人王俠(xia) 皊正忙著給顧客介紹各種鮮花養(yang) 護方法。頗有節日氛圍的銀柳,1月份在盒馬各門店的總銷量同比增長2.5倍。

  “冰雪”盛宴,元旦開始走俏的哈爾濱熱度不減,春節假期旅遊訂單量同比增長10餘(yu) 倍,為(wei) 不少南方遊客帶來東(dong) 北年味體(ti) 驗。

  1月26日春運首日,全社會(hui) 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近1.9億(yi)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9.7%;美團、大眾(zhong) 點評數據顯示,提前半個(ge) 月預訂春節旅遊消費的訂單較去年同比增長約5倍……人流、物流活躍度提升,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2023年,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2.5%,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假日消費可能顯著拉動中國第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外媒報道說,“觀察家們(men) 預計,旅遊熱潮不僅(jin) 會(hui) 提升節日氣氛,還會(hui) 成為(wei) 促進消費的催化劑。”

  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今年以來,從(cong) 中央到地方,擴內(nei) 需政策密集出台,為(wei)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積極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帶動相關(guan) 領域投資;商務部把2024年定為(wei) “消費促進年”,組織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山東(dong) 提出,將舉(ju) 辦家電家居、電子產(chan) 品等促消費活動200場以上;黑龍江提出,2024年將建設省級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1000個(ge) ……

  “根植中國就是抓住了未來。”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顧宇韶對記者表示,2023年中國在醫療基礎設施建設、醫療保障製度和醫療創新研發等方麵提供支持,有效惠及民眾(zhong) ,也為(wei) 醫療行業(ye) 發展帶來重要機遇,“我們(men) 在華發展的決(jue) 心是長期和堅定的”。

  “中國正在成為(wei) 前沿技術落地的‘創新場’”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這一舉(ju) 措受到國際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

  開年以來,中國聚焦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持續發力,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成為(wei) 中國經濟重要的新動向。

  數字孿生車間大幅減少產(chan) 品前期研發成本,智慧物流係統大幅提高物流設備總利用率……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內(nei) ,元宇宙技術正為(wei) 傳(chuan) 統企業(ye) 轉型升級畫出發展“新曲線”。

  這個(ge) 今年新揭牌的產(chan) 業(ye) 園,成為(wei) 路橋區從(cong) 製造強區向創新高地邁進的賦能中心。“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帶來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發展方式新的變革。”路橋區委書(shu) 記潘崇敏說。

  無獨有偶,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近日公布的2030年目標,也將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為(wei) 重要發力點。“我們(men) 將強化在華研發布局,通過更好地運用本土創新力量,更敏捷地響應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說。

  “中國正從(cong) ‘世界裝配車間’朝‘全球高科技零部件組裝廠’轉型。”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hui) 網站近日刊文認為(wei) ,中國將加速工業(ye) 現代化並借助最先進的科研試驗設計成果,提高勞動生產(chan) 率,成為(wei) 技術創新的引導者。

  “我們(men) 深切感受到中國正在成為(wei) 前沿技術落地的‘創新場’。”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肖鬆對記者表示,中國正積極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和綠色低碳轉型,這與(yu) 西門子的技術優(you) 勢高度契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以來,中國各地區各部門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ge) “牛鼻子”, 上下齊心、向“新”而行,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大力支持科技創新,財政部表示,將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舉(ju) 措推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圍繞金融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要求,更好服務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和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廣東(dong) 提出實施五大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行動計劃,安徽啟動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江西將實施重大科技成果熟化與(yu) 工程化研究項目、科技型企業(ye) 梯次培育行動……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指明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意味著我們(men) 要更快擺脫對傳(chuan) 統增長路徑的依賴,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有利於(yu)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說。

  “總的看,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開放的中國將繼續為(wei) 世界帶來更多的合作機遇,中國經濟前景光明,對此我們(men) 充滿信心。”展望202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蘇社表示,總體(ti) 上看,支撐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因素仍然較多,宏觀調控將加大力度,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今日中國正在成為(wei) 一個(ge) 與(yu) 眾(zhong) 不同的新型大國,是一個(ge) 富有活力的經濟體(ti) 。”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表示,習(xi) 近平主席發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展現出一個(ge) 精彩紛呈、蓄勢待發的中國,並向世界宣告了中國在新的一年將繼續堅持的方向、政策和方針,中國式現代化以一種不同於(yu) 西方的方式加速推進。

  (本報記者吳樂(le) 珺、吳秋餘(yu) 、俞懿春、楊一、李誌偉(we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