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歸籠”,冬春季傳染病如何防?
這兩(liang) 天,愉快而充實的寒假生活結束,紹興(xing) 越城區各校園陸續迎來開學季,“神獸(shou) 歸籠”的消息也刷屏家長朋友圈。在準備開學事宜之餘(yu) ,不少家長擔心起“神獸(shou) 歸籠”後麵臨(lin) 的健康風險。為(wei) 保證孩子以最佳狀態投入新的學習(xi) 生活中,2月26日,越城區疾控中心發出健康提示,提醒學期初要加強學生們(men) 健康狀況追蹤,莫忘了做好冬春季需注意的傳(chuan) 染病預防準備。
近期溫差較大,加上“假期綜合征”等困擾,很多孩子們(men) 回到學校後似乎不能很快調整好作息和狀態。2月26日晚上,越城區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張女士就在朋友圈吐槽,“中午放學回來就把書(shu) 包扔在一邊玩,直到晚上了才想起來要包書(shu) 皮,沒辦法,老母親(qin) 代勞了又嫌棄字不好看,明顯是自己有情緒……”張女士說,春節假期太“放任”導致孩子開學“時差”還沒倒過來,有些無所適從(cong) 。
實際上,有這樣“假期綜合征”的孩子不是個(ge) 例。除了心理上的緊張及不良情緒,2024年春節的“咳嗽紮堆”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孩子們(men) 的開學狀態。在城東(dong) 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藥的胡女士告訴記者,春節以來她家孩子旅遊回來後一直咳嗽,還高燒過一次,現在要收心學習(xi) 了,她很擔心他的身體(ti) 心理狀況。
“常見的呼吸道傳(chuan) 染病,主要是大家熟悉的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感染等,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chuan) 播,也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chuan) 播,主要表現為(wei) 發熱、咳嗽、咽痛等。”越城區疾控中心相關(guan) 人士說,冬春季傳(chuan) 染病主要為(wei) 呼吸道疾病、諾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同時也要防範食源性疾病。諾如病毒感染冬春季多發,傳(chuan) 播力很強,傳(chuan) 播途徑包括人傳(chuan) 人,經食物和水傳(chuan) 播,主要表現為(wei) 嘔吐和腹瀉,多數為(wei) 輕症,2—3天後可以自愈。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chuan) 染病,在臨(lin) 床上以手、足、口腔皰疹為(wei) 主要特征,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但少數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並發腦膜炎等,個(ge) 別重症患兒(er) 病情進展快,有發生死亡風險。食源性疾病則是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ti) 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ti) )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
怎麽(me) 做好冬春季傳(chuan) 染病的防控?越城區疾控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學校的角度來看,要做好師生入校時的健康監測。在天氣允許的條件下,加強教室的日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ei) 空氣流通,定期對校區公共場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圖書(shu) 館、衛生間等)開窗通風,對重點部位(如門把手、樓梯扶手、水龍頭、便器按鈕、電梯按鈕、上下床扶手等)進行清潔與(yu) 消毒。另外,可以將傳(chuan) 染病防控知識納入健康教育課內(nei) 容,告訴孩子防病的意義(yi) 、為(wei) 什麽(me) 防、怎麽(me) 防。
“對於(yu) 正在發病的學生,應一律居家隔離治療休息。”相關(guan) 人士說,患病學生經治療體(ti) 溫恢複正常且症狀消失48小時後,經學校校醫(保健教師)複核後可返校。專(zhuan) 家提醒,學生們(men) 務必繼續保持自我防護意識,保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等良好衛生習(xi) 慣,做好個(ge) 人防護。另外,如有疫情,應及時向越城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報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