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城市副中心這十年|“熱線+網格”聚焦急難愁盼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發布時間:2024-03-01 09:25: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2月29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從(cong) 北京通州區2月29日召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副中心基層治理品牌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入推進“熱線+網格”模式,全方位打造“智慧管理網”,持續實施“小微項目惠民生”工程,2023年累計完工200個(ge) 小微項目,超額完成年度目標,解決(jue) 12345訴求935件,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提升群眾(zhong) 幸福指數。

  常態化社區議事協商機製向基層治理單元延伸覆蓋

  通州區委社會(hui) 工委、區民政局副局長張全書(shu) 介紹,製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基層治理五年行動計劃(2022年-2026年)》,並將基層治理工作任務納入區委綜合績效考評內(nei) 容。“我們(men) 把黨(dang) 的組織和工作向管理網格、小區、樓門院等治理單元延伸,物業(ye) 企業(ye) 、業(ye) 委會(hui) (物管會(hui) )黨(dang) 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率持續保持100%。”張全書(shu) 說,全區463個(ge) 物業(ye) 管理單元業(ye) 委會(hui) (物管會(hui) )組建率96.8%,物業(ye) 服務覆蓋率99.4%,黨(dang) 建引領物業(ye) 管理“三率”水平和質量持續提升。“1+25+N”黨(dang) 群服務中心體(ti) 係持續完善,設立全市首家村級“兩(liang) 站一中心”綜合服務站。在全區推廣基層黨(dang) 組織“政治體(ti) 檢”機製,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機製製度更加成熟定型。

  北京城市副中心發揮社會(hui) 組織服務孵化中心(基地)平台支撐作用,確定新華街道、通運街道、梨園鎮等5個(ge) 街鎮作為(wei) 試點,逐步搭建培養(yang) 社工人才、孵化治理類社區社會(hui) 組織、做實“五社聯動”的綜合性平台。常態化社區議事協商機製逐漸向管理網格、小區、樓門、院落等基層治理單元延伸覆蓋,“微提案”“微治理”“微服務”深入開展。確定2個(ge) 街鄉(xiang) 鎮級、9個(ge) 城鄉(xiang) 社區及議事廳市級示範點和51個(ge) 區級議事廳推廣點,以點帶麵推動實現社區“月月有協商、人人會(hui) 協商”。

  “我們(men) 研究製定《2023年通州區接訴即辦“每月一題”推動解決(jue) 重點民生訴求問題工作方案》,先後印發問題解決(jue) 建議方案、責任清單、政策清單、任務清單等配套文件,統籌推動全區接訴即辦工作提質增效。”張全書(shu) 表示,按照“成熟一個(ge) 、推動一個(ge) ”原則,平穩有序推進試點撤村建居工作,梨園鎮西總屯村率先實現撤村建居。進一步夯實基層平安基礎,堅持推進區、街鄉(xiang) 鎮、社區村三級“一站式”解紛平台,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探索村居“融合發展”

  2024年為(wei) 城市副中心“促進基層治理年”,將促進黨(dang) 建引領提質升級。落實“四下基層”要求,全麵啟動在社區、村“兩(liang) 委”考核中完善群眾(zhong) 評價(jia) 機製,推動基層治理與(yu) 服務群眾(zhong) 效能“雙提升”。

  著力構建“副中心有我”全民動員體(ti) 係。持續壯大社會(hui) 組織力量,積極引入吸納專(zhuan) 業(ye) 社工力量,不斷釋放社會(hui) 工作事務所在鏈接社會(hui) 資源、提供專(zhuan) 業(ye) 服務方麵的優(you) 勢。促進“七有”“五性”穩步提升。堅持問題導向,梳理各領域存在問題,麵向群眾(zhong) 實際生活需求,持續推進公共服務資源擴容提質。

  大力推進基層治理創新。進一步呼應群眾(zhong) 訴求,解決(jue) 治理難題,進一步探索出一批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可複製典型經驗。探索村居“融合發展”,積極穩妥開展撤村建居工作,通過探索“過渡型社區”治理新路徑,推進“村居並行”社區向“村居融合”發展。

  促進“熱線+網格”升級完善。健全完善“熱線+網格”治理模式,開發通州城指APP市民端應用,開通居民和商戶企業(ye) 反映問題端口;持續深化“熱線+網格+吹哨報到”平台建設,豐(feng) 富大數據畫像內(nei) 容,為(wei) “熱線+網格”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促進基層治理智力賦能。探索推動“城市大腦+數智之城+未來社區+活力鄉(xiang) 村”建設模式,形成一批群眾(zhong) 愛用、基層受用的跨場景重大改革成果;推進科技賦能基層治理,促進副中心“雲(yun) 窗口”智慧政務與(yu) 基層治理深入對接,提升便民服務信息化水平。

  進一步探索京津冀協同治理。積極發揮示範區理事會(hui) 、執委會(hui) 等管理機構作用,建立區域產(chan) 業(ye) 協同機製。進一步加強基層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基層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領頭雁”工程和村級後備人才“星火計劃”,進一步健全基層治理專(zhuan) 業(ye) 人才考評激勵機製。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