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實”字撲麵幹勁足

發布時間:2024-03-04 14:5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1月上旬至2月初,各省份陸續召開兩(liang) 會(hui) 。翻閱省級政府工作報告,有去年取得的新成績、新進展,有今年謀劃的新目標、新舉(ju) 措,更承載著各地貫徹落實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的“施工圖”,“實”字撲麵、“幹”字當頭!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各地要“全麵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nei) 涵和本質要求,立足實際,發揮自身優(you) 勢和特色,穩步前進,把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一步步變為(wei) 現實”。

  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最大的政治,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新時代的硬道理,省級兩(liang) 會(hui) 錨定“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wei) 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牢牢把握當地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以新擔當新作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突破。

  透過31份省級政府工作報告,看到一個(ge) 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新時代中國。

  向新而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讓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意想不到的是,他牽頭成立的紫金山實驗室,被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兩(liang) 次“點名”:一處肯定成績,“紫金山實驗室建立業(ye) 界首個(ge) 6G綜合實驗室”;一處作出新部署,“支持紫金山實驗室承擔移動信息網絡等更多國家重大科技任務”。

  雪鬢霜鬟的劉韻潔院士,雖年逾八旬,但幾乎每天一早就到辦公室。團隊年輕人說他熱情高,他常說:“我們(men) 要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

  2023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了紫金山實驗室。這個(ge) 實驗室集聚了國內(nei) 較早研究6G的科研團隊。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握機遇、再立新功,一心一意做好這件事。黨(dang) 中央會(hui) 關(guan) 注和支持你們(men) 。”

  有鼓勵,有支持,這讓劉韻潔院士感到重任在肩:“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時不我待,我們(men) 要倍加努力,隻爭(zheng) 朝夕。”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2023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座談會(hui) 上作出這一重要論斷。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chan) 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chan) 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引發會(hui) 場內(nei) 外共鳴——

  生產(chan) 一個(ge) 動車組車輪需要多久?僅(jin) 20分鍾!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車輪智能生產(chan) 車間,車輪生產(chan) 被細化為(wei) 7道工序,機械手臂自動化操作,讓各道工序無縫銜接,工效大幅提升。

  在集聚著中車株機、中車株洲所、中車株洲電機等多家軌道交通裝備龍頭企業(ye) 的湖南株洲市,匯聚上下遊企業(ye) 400多家,10多分鍾就能集齊生產(chan) 電力機車的上萬(wan) 個(ge) 部件,包括車輪生產(chan) 的所有物料。

  生產(chan) 為(wei) 什麽(me) 高效?“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圍繞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布局產(chan) 業(ye) 鏈。”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易柯說。

  生產(chan) 一塊新能源汽車電池需多少能耗?“碳中和”裏找答案。寧德時代旗下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趙小海有個(ge) “碳排放”賬本:企業(ye) 80%以上生產(chan) 使用水電,年均減少40萬(wan) 噸碳排放;“智慧大腦”為(wei) 每台設備設定最優(you) 節能參數,生產(chan) 物料全過程回收,鎳、鈷、錳等回收率超過99%,“我們(men) 積極打造‘零碳工廠’,按相關(guan) 標準測算,電池生產(chan) 過程節能與(yu) 排放接近持平。”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chan) 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chan) 力。

  工廠靠什麽(me) “零碳”?趙小海指向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持續開展近零碳排放園區、零碳供應鏈等綠色低碳試點”。

  細讀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不僅(jin) 有經濟增長“量”的指標,更有衡量發展“質”的追求:為(wei)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山東(dong) 突出企業(ye) 主體(ti) 地位,2023年省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90%以上由企業(ye) 牽頭;上海明確,2024年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yu) 全市生產(chan) 總值的4.5%左右;河南提出,高質量推進規上工業(ye) 企業(ye) 研發活動全覆蓋,實現企業(ye) 研發投入增長20%以上……

  放眼神州大地,一條條新賽道上,新質生產(chan) 力正在加快培育壯大。

  相向而行,走活“一盤棋”

  找準在全國大局中的戰略定位,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省級政府工作報告的共同之處。

  最近,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迎來10周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伯正多次講到一組數據:這10年,京津冀經濟總量連跨5個(ge) 萬(wan) 億(yi) 元台階,2023年京津冀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10.4萬(wan) 億(yi) 元。

  在京津冀兩(liang) 市一省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被不約而同地列為(wei) 今年重點工作的第一項。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四川和重慶——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亦是兩(liang) 省市今年的首要工作。

  茫茫九脈流中國,縱橫當有淩雲(yun) 筆。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土地上,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越走越活。

  一張地鐵票,連接起江蘇蘇州市民許峰的“雙城生活”:早晨逛蘇州古街,下午賞蘇州園林,晚上看上海外灘夜景……去年6月,蘇州市軌道交通11號線開通,與(yu) 上海地鐵11號線連接。運營以來,蘇州市軌道交通11號線日均客流超過15萬(wan) 人次。

  聯通的不僅(jin) 是美好生活。這條跨省域地鐵線,由西向東(dong) 串聯起蘇州工業(ye) 園區、昆山市中心城區、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國際汽車城等重要區域,推動人才、資金等加速流動。

  “過去我介紹自己是蘇州人,現在我愛說自己是‘長三角人’。”許峰感慨,“希望一體(ti) 化發展更加緊密,讓更多身在不同城市的‘長三角人’便捷出行,享受同城一樣的生活。”

  願景正照進現實。緊扣一體(ti) 化和高質量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均將推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寫(xie) 入今年重點工作。“增強大局意識、全局觀念”“以一體(ti) 化的思路和舉(ju) 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成為(wei) 三省一市代表委員的熱議。

  謀劃和推動本地區工作,以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為(wei) 前提,創造性開展工作。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貫穿省級政府工作報告——

  看東(dong) 南,廣東(dong) 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wei) 廣東(dong) 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舉(ju) 全省之力辦好這件大事”,福建“努力在探索海峽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海南“以自貿港建設引領‘大開放、大改革’”;

  看西南,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被黔、桂、川、渝等多省份列為(wei) 今年重點工作,一體(ti) 打造大通道、大樞紐、大口岸、大物流、大平台;

  看東(dong) 北,遼、吉、黑奮力扛起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安全的重要使命;

  看西北,擁有獨特區位的新疆,把自身發展視角置於(yu) 歐亞(ya) 大陸中心地帶,新疆代表委員熱議“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加快‘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擴大高水平對內(nei) 對外開放”寫(xie) 入新疆政府工作報告。

  思路一變天地寬。不沿邊、不靠海的陝西,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去年交出亮麗(li) 答卷:中歐班列開行量突破5300列、增長15.3%,出口陝西貨值增長26.1%,新設外商投資企業(ye) 增長29.9%……

  亮麗(li) 答卷靠什麽(me) ?“靠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打造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陝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迎軍(jun) 給出答案,“比如,我們(men) 積極落實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涉陝成果,去年實現中亞(ya) 五國通航全覆蓋,僅(jin) 對中亞(ya) 地區出口增長便達221.9%。”

  在廣闊的內(nei) 陸腹地,山西、河南、寧夏等多省份均不沿邊、不靠海,但均對主動融入重大戰略有謀劃、有部署:“強化與(yu) 京津冀聯動發展”“高質量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與(yu) 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務實合作”……

  從(cong) 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既為(wei) 一域增光,更為(wei) 全局添彩。

  逐綠而行,擦亮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腳踩黃土,麵迎風沙,79歲的賈克明常回內(nei) 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lin) 河區國營新華林場走走看看,“我16歲進入林場工作,60多年了。我一家三代都在這裏工作,同風沙搏鬥……”

  像賈克明這樣一家三代在沙窩裏滾爬的“三北人”,新華林場還有許多,他們(men) 誓用白發換綠洲,換來林場累計造林3.9萬(wan) 畝(mu) ;像這樣的國有林場,內(nei) 蒙古有292個(ge) 。1978年實施“三北”工程以來,內(nei) 蒙古完成“三北”防護林體(ti) 係工程建設任務1.19億(yi) 畝(mu) ,占全國的25.1%。

  2023年6月6日,是賈克明終生難忘的日子。那一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了新華林場。總書(shu) 記強調:“像‘三北’防護林體(ti) 係建設這樣的重大生態工程,隻有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才能幹成。三北地區生態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個(ge) 長期的曆史任務,我們(men) 必須持續抓好這項工作,對得起我們(men) 的祖先和後代。”

  邁入第四十六個(ge) 年頭,“三北”工程建設仍在持續推進,新疆、寧夏、甘肅、黑龍江等“三北”地區多個(ge) 省份政府工作報告作出安排。內(nei) 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主力先鋒姿態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

  一開春,山西運城鹽湖色彩繽紛。“‘七彩鹽湖’又回來了!”運城市副市長刁海鵬說,過去這裏是鹽工業(ye) 生產(chan) 基地,生產(chan) 高峰時湖麵像下雪一樣白茫茫的。2020年起,鹽湖保護範圍內(nei) 停止一切工業(ye) 生產(chan) ,鹽湖開始從(cong) 礦區、工業(ye) 區轉變為(wei) 生態保護區、旅遊打卡地。

  “不利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jue) 不能做。”刁海鵬坦言,“在鹽湖周邊企業(ye) 關(guan) 停搬遷過程中,有的大型鹽化公司提出延緩、暫不搬遷等條件,好在我們(men) 態度堅決(jue) ,頂住了壓力。”

  頂住壓力,迎來蝶變。如今的鹽湖遊人如織,每年冬天有200餘(yu) 種候鳥來此越冬。“深入闡釋鹽湖曆史文化和生態價(jia) 值”,寫(xie) 入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

  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wei) 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是黃河流域各省份恪守的“硬杠杠”。

  梳理沿黃省份政府工作報告,“黃河流域甘肅境內(nei) 41個(ge) 國控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92.68%”“提標改造縣級以上汙水處理廠114座,黃河幹流水質穩定達優(you) ”……一項項亮眼的數據,見證過去一年黃河流域在變美、變好。

  “開工建設黃河寧夏段河道治理工程”“加快黃河西岸、渭河沿岸生態建設”,一項項具體(ti) 部署,預示新的一年黃河流域還將更美、更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係大江大河:“黃河、長江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保護母親(qin) 河是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

  江西九江的百餘(yu) 裏長江岸線,碧波蕩漾,綠樹倒映。蜿蜒的濱江綠道,行人絡繹不絕。九江市民張燕萍最愛沿江漫步。

  “以前可不是這樣,那時江上采砂船作業(ye) ,江邊礦坑裸露……”張燕萍回憶,這兩(liang) 年經過持續治汙、治岸、治漁,才有了這一江清水、兩(liang) 岸青翠。

  治汙、治岸、治漁,樣樣不易。牽頭負責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治理的九江市潯陽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萬(wan) 吉明說:“以治汙為(wei) 例,‘問題在水裏,根子在岸上’,既要疏浚清淤、淨化水質,又要統籌兼顧、水岸同治。僅(jin) 工業(ye) 廢水排汙口,我們(men) 就整治了上百處。”

  撫今追昔,萬(wan) 吉明感慨萬(wan) 千,過去在“以GDP論英雄”觀念影響下,“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如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變化的不隻九江。俯瞰大江奔流,展讀長江經濟帶11個(ge) 省份政府工作報告,能看到各省份的努力,降碳、減汙、擴綠等有細化指標;能看到相互協作,流域綜合治理、跨區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等有明確部署;能看到共同的責任,“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抓好長江大保護”等列為(wei) 各省份今年的重點工作。

  大地回暖,山河已春,一江碧水向東(dong) 流。

  實幹篤行,把工作做到人民群眾(zhong) 心坎上

  貼著春聯、窗花,楊佩然的家洋溢著喜氣。

  去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河北考察災後恢複重建工作時,走進涿州市刁窩鎮萬(wan) 全莊村村民楊佩然家裏,了解他們(men) 的家庭收入、修繕花銷、生產(chan) 恢複等情況。

  “如今我家因災受損的房屋修繕一新,還用上了天然氣、地暖。”楊佩然這個(ge) 年過得格外溫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人民服務的黨(dang) ,永遠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無論是搶險救災還是災後恢複重建,都會(hui) 全力以赴。”

  去年以來,我國一些地方遭受洪澇、台風、地震、山體(ti) 滑坡、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相關(guan) 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傳(chuan) 遞出黨(dang) 和政府及時救援、恢複重建的速度與(yu) 力度:青海“震後10分鍾專(zhuan) 業(ye) 救援隊集結趕往災區、1小時開展地毯式排查搜救”,河北、黑龍江、甘肅等省份均把做好災後恢複重建列為(wei) 今年重點工作。

  千頭萬(wan) 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wan) 戶的事。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相應地,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等重要要求,成為(wei) 省級政府工作報告的關(guan) 鍵詞。

  “民生就在身邊,要用心體(ti) 味和真正聚焦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擔心、最鬧心、最期待的問題”“把人民群眾(zhong) ‘想的事’變成政府‘幹的事’”……一些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中接地氣的話語,引發會(hui) 場內(nei) 外共鳴。

  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北京提出優(you) 先解決(jue) “老老人”“小小孩”問題,浙江將全麵推行長期護理保險製度,江西推進“可躺式”課桌椅進校園試點,四川把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需求清單”作為(wei) 政府工作盡力而為(wei) 的“責任清單”,雲(yun) 南計劃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1500萬(wan) 人以上,西藏打算實現全區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建設全覆蓋……樁樁件件,枝葉關(guan) 情。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去年底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了抓落實的問題。

  “要不折不扣抓落實”“要雷厲風行抓落實”“要求真務實抓落實”“要敢作善為(wei) 抓落實”,成為(wei) 省級政府工作報告的高頻句,紛紛強調當好執行者、行動派、實幹家——

  上海將著力提高創造性執行能力;

  江西將開展“大抓落實年”活動,提高執行力、創造力和公信力;

  內(nei) 蒙古提出政府係統要把今年作為(wei) “政策落實年”,全麵推動各項政策從(cong) “紙上”落到“地上”,“努力把每一項支持政策都變成實打實、可感可及的舉(ju) 措,把每一個(ge) 支持事項都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項目”;

  …………

  春光正好。“從(cong) 頭抓緊、幹在實處,努力把思路變出路、把願景變實景”,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發出了省級兩(liang) 會(hui) 共同奏響的擔當實幹強音。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2日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