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又到一年春澆時

發布時間:2024-03-06 10:45:00來源: 山西日報

 

  有收無收在於(yu) 水,灌區是糧食安全的基礎保障。近年來,山西省通過大力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yu) 現代化改造,現有灌區骨幹工程完好率達到70%,全省農(nong)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63,有力保障了全省65%的糧食和62%以上的經濟作物生產(chan) 用水需求,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麵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2023年,省委、省政府從(cong) 保障糧食安全、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戰略高度,作出新增、恢複300萬(wan) 畝(mu) 水澆地的重大決(jue) 策。按照省委、省政府全力做好治水興(xing) 水大文章的決(jue) 策部署,省水利廳聯合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印發《全麵推進農(nong) 業(ye) 灌溉提質增效實施意見》,以深化農(nong) 業(ye) 水價(jia) 綜合改革為(wei) 牽引,以現代化灌區建設為(wei) 抓手,在全省建設一批“設施完善、節水高效、管理科學、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灌區,推進全省農(nong) 業(ye) 灌溉提質增效。去年,山西省全年新增恢複水澆地60萬(wan) 畝(mu) ,在全國率先出台農(nong) 業(ye) 水價(jia) 綜合改革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辦法,有序推進30處大中型灌區續建改造,助力糧食增產(chan) 、農(nong) 民增收、農(nong) 業(ye) 增效。

  今年,省委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深入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抓住耕地和種子兩(liang) 個(ge) 要害,抓好水利這個(ge) 命脈,完善落實重農(nong) 抓糧政策舉(ju) 措,堅決(jue) 完成糧食播種麵積和糧食產(chan) 量目標任務。為(wei) 完成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新增和恢複60萬(wan) 畝(mu) 水澆地的年度目標任務,今年山西省將以五大灌溉基地和兩(liang) 大灌溉片區為(wei) 載體(ti) ,全力推進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運行管理,支撐和保障山西省年產(chan) 300億(yi) 斤糧食生產(chan) 能力。

  大禹渡灌區:引水上塬潤良田

  2月25日,位於(yu) 山西省最南端芮城縣的黃河岸邊,大禹渡灌區樞紐一級站的5台機組在現場總指揮的調度下緩緩啟動、運行,黃河水沿著約700米長的鋼筋混凝土水管攀援而上,通過五級渠係,引上旱塬,滋潤良田。

  “樞紐一級站是灌區的重要水源站,其改造對灌區發展意義(yi) 重大。2月6日,我們(men) 對樞紐一級站2023年度工程改造機組設施開展試運行工作。一級站總共改造10台機組,目前已對其中6台機組進行試機,並圓滿完成各項試驗任務。這6台機組完全可以滿足春澆灌區群眾(zhong) 的用水需求。”大禹渡灌區樞紐一級站負責人李昆說。

  為(wei) 達到春澆上水條件,滿足群眾(zhong) 澆灌需求,大禹渡灌區積極謀劃,及早部署,提前做好多項準備工作。以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yu) 現代化改造2023年度項目為(wei) 重點準備工作,自工程啟動以來,各參建單位以建設“精品工程”為(wei) 目標,不斷優(you) 化土建工程與(yu) 設備安裝等工序,確保工程項目穩步推進。目前,樞紐一級站10台機組中6台機組完成設備的安裝與(yu) 調試,性能參數全部達標,設備運行平穩,完全符合樞紐一級站改造工程的預期需求,均一次試機成功。改造後,灌區總提水流量由改造前的16.3m3/s提升到20.74m3/s,日均增加提水量38萬(wan) 立方米以上,每天可多澆灌麵積4000餘(yu) 畝(mu) ,從(cong) 源頭上解決(jue) 了供水不足問題,縮短了灌溉周期,解決(jue) 了灌溉高峰期用水矛盾突出的問題。

  早春的晉南大地,綠油油的小麥一望無際,阡陌縱橫的農(nong) 田裏到處是忙碌的身影。南磑鎮大禹渡聯村農(nong) 戶周偉(wei) 龍正在忙著澆地,“春澆一水,賽如施肥。黃河水澆灌的土地不易板結,豐(feng) 收有保障!”周偉(wei) 龍種植小麥、玉米共百餘(yu) 畝(mu) ,一直依靠大禹渡灌區黃灌水作為(wei) 澆灌來源,2023年玉米收成較上一年每畝(mu) 增收200餘(yu) 斤。“希望大禹渡灌區一級站工程改造順利,以優(you) 質穩定的上水能力保障今年收成節節攀高。”周偉(wei) 龍充滿期待地說。

  “大禹渡灌區堅持以灌區群眾(zhong) 灌溉需求為(wei) 工作中心,狠抓上水灌溉主要工作,保障糧食安全不動搖,用心用情用力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麵臨(lin) 的灌溉困難。2023年,灌區累計提水6275萬(wan) 立方米,澆灌受旱作物83萬(wan) 畝(mu) 次,單日最大提水量超過百萬(wan) 立方米,創建站以來最好成績。”大禹渡揚水工程服務中心主任董曾武說,“隨著樞紐一級站改造項目的穩步推進,灌區水利設施水平進一步提高。改造後的機組運行效率大幅提高,供水能力顯著增強,有效緩解了供水壓力。同時,提高了水資源的合理調配能力,進一步優(you) 化了供水結構,確保了灌區用水需求得到滿足。”

  夾馬口灌區:春水潺潺進田間

  春回大地,麥苗吐翠。2月28日,在運城市夾馬口四大灌區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忙著對進水閘、節製閘等設備進行調試,幹渠、支渠、鬥渠全線進水,灌區一年一度的春灌拉開序幕。

  據夾馬口引黃灌區工作人員介紹,進入2月份以來,灌區就開始全麵啟動春灌準備工作,對6條幹渠125公裏渠道、57條支渠386公裏渠道開始巡查,對7189處節製閘等灌溉設施進行調試、維修保養(yang) ,確保各類水利設施關(guan) 鍵時刻正常運轉。另外,對重點地段的橋洞、倒虹吸、節製閘前等地段的存淤泥、垃圾、雜草,及時做好清淤清障工作,確保灌區春灌暢通無阻。

  夾馬口引黃工程下轄夾馬口、小樊、北擴、東(dong) 擴四大灌區,受益範圍涵蓋臨(lin) 猗、永濟、萬(wan) 榮3縣(市)15個(ge) 鄉(xiang) 鎮50餘(yu) 萬(wan) 人口,設計灌溉麵積101.11萬(wan) 畝(mu) ,是運城市主要的糧食產(chan) 區和水果產(chan) 區,工程充分發揮大型灌區“主力軍(jun) ”作用,為(wei) 灌區特色產(chan) 業(ye) 、生態農(nong) 業(ye) 、糧食生產(chan) 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在小樊灌區,永濟市張營鎮康蜀村村民李崇旺正在用黃河水澆自家的小麥,他說:“經過探測墒情,需盡快灌溉,現在給小麥灌溉,能夠有效防止倒春寒和夜間地溫低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麥苗返青。澆過的小麥地黑綠黑綠的,未澆過的小麥地泛黃。去年麥秋兩(liang) 茬莊稼喜獲豐(feng) 收,看今年麥子長勢,又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在一旁等候澆地的村民謝小茂說:“現在隻要天氣旱,渠道裏就老有水,老百姓看見水心裏就有底。”

  灌區流量需求程序按照“自下而上”:灌區群眾(zhong) 需要水,上報給鬥長,鬥長統計好後上報到支渠長,支渠長匯總後上報給調度中心。供水流程是“自上而下”:調度中心將需水流量反饋給泵站,泵站根據流量多少決(jue) 定開機台數,形成一整套市場化運營體(ti) 係。灌區根據水情、旱情,及時製定灌溉用水調度計劃,供水按照“先灌下遊、後灌上遊;先灌成片田、後灌零星分散田”的原則,為(wei) 群眾(zhong) 做好服務,設立了24小時熱線,隨時解決(jue) 春灌期間出現的各類問題。

  在東(dong) 擴灌區,臨(lin) 猗縣牛杜鎮鎮西村村委主任雷建宇說:“原來全村5000多畝(mu) 的麥地,澆一茬至少要40多天,現在最多10來天就能夠澆一遍。”村民雷小紅正在用黃河水澆灌小麥。他說:“這黃河水澆地美太太,前些年用井水澆灌不僅(jin) 成本大而且時間長,遇到大旱根本無法保障。我們(men) 家11畝(mu) 小麥,這水說到就到,真是太及時了。”

  東(dong) 擴工程自2020年建成運行以來,陸續關(guan) 停地下水井162眼,有效製止地下水開采,促進了當地生態環境改善,使夾馬口灌區躋身百萬(wan) 畝(mu) 大型灌區行列。

  瀟河灌區:服務春澆不得閑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田間地頭春灌忙。雨水過後,雖然氣溫有所回升,可依然讓人感覺到春寒料峭。在瀟河灌區的田間地頭,三個(ge) 一群、五個(ge) 一夥(huo) 的老百姓,或扛著鐵鍬,或拿著除冰鏟,在渠道上、田地間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時不時還能看到數台小型挖掘機舞動著鐵臂,撬動起一鏟鏟黃土,加固著河水充盈滿溢的渠道,唯恐田間毛渠開豁漏水;再看那汩汩清流夾雜著小塊冰淩,順著渠道歡暢激越地流入農(nong) 田,深深地吸一口氣,水過之處散發出一股大地回春特有的泥土味道,讓人沉醉。

  瀟河灌區是清洪兩(liang) 用、井渠結合的跨地市灌區,以引洪為(wei) 主,緩洪蓄清,四季灌溉。灌區受益範圍包括晉中市榆次區、太穀區和太原市小店區、清徐縣的11個(ge) 鄉(xiang) (鎮)134個(ge) 行政村,是山西省主要的糧食、棉花、蔬菜生產(chan) 基地。

  “瀟河水屬陽性,水好且質優(you) ,富含營養(yang) 成分,對促進莊稼生產(chan) 非常有利,人們(men) 素有‘澆灌一次瀟河水,糧食穩產(chan) 賽施肥’的說法。因此,受益鄉(xiang) 村老百姓對利用瀟河水進行春灌的積極性非常高漲。”瀟河流域管理中心主任劉曉俊說。為(wei) 全力搞好春灌服務,確保春澆工作順利開展,瀟管中心工作人員深入各條幹支渠道對工程設施和啟閉設備進行了全麵細致的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逐一進行了處置,確保渠道安全輸水,有效提升灌溉水利用率。

  2月29日,瀟管中心灌溉管理部部長雷旭峰跟水行澆到了榆次區永康村的地頭,“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春澆生產(chan) 事關(guan) 民生民計,萬(wan) 萬(wan) 耽擱不得。”他說,“在灌溉引水期間,管理人員24小時堅守春澆生產(chan) 第一線,對渠道不間斷進行巡查,特別是對新改建地段和往年存在安全隱患的部位要派專(zhuan) 人進行應急值守,以防因冰淩滯水或水位抬升引發險情。”

  榆次區張慶村村民焦誌國正在自家地裏引水灌溉,他激動地說:“白茬地經過這一水的澆灌,耕種就不用發愁了。我家種了20餘(yu) 畝(mu) 玉米,用瀟河水澆灌去年每畝(mu) 收了1500餘(yu) 斤,畝(mu) 均增產(chan) 300斤、增收400多元。今年播種之後各項管理要是都能跟得上,玉米肯定又能豐(feng) 產(chan) 增收!”說這番話時,憧憬豐(feng) 收的喜悅洋溢在他的臉上。

  “今年灌區春澆生產(chan) 預計將持續到4月上旬,累計引水量將達到500餘(yu) 萬(wan) 立方米,灌溉農(nong) 田4.3萬(wan) 畝(mu) 次。我們(men) 根據‘小流量、長時段’的供水原則,積極宣傳(chuan) 發動,提早引水灌溉,努力擴大灌溉麵積,為(wei) 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水保障。”瀟管中心副主任喬(qiao) 本峰說。(記者範珍 通訊員賈進傑 張誌強 閆誌長提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