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市市長趙建軍:努力在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走在前做示範
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無錫市市長趙建軍(jun) 接受人民網《對話地方領導》欄目專(zhuan) 訪。
人民網:3月5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請問趙市長,現場聆聽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您有怎樣的突出感受?
趙建軍(jun) :新質生產(chan) 力是馬克思主義(yi) 生產(chan) 力理論的創新和發展,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對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作出進一步深刻闡述,是對我們(men) 的一次麵對麵深入輔導,為(wei) 我們(men) 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時隔一年,再次現場聆聽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我倍感幸福、倍增信心,也倍添動力,深深感到信心無比堅定、未來無比可期。一直以來,總書(shu) 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一以貫之、一脈相承,此番再次為(wei) 江蘇發展把脈指航、明向定調、寄予厚望。無錫作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壓艙石,一定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深刻領會(hui) 、堅決(jue)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實際行動和過硬成效不負期待、不負重托。
人民網:我們(men) 注意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指出,江蘇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具備良好的條件和能力,並賦予江蘇“成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陣地”。接下來,無錫如何做好貫徹落實,讓新質生產(chan) 力加速迸發?
趙建軍(jun) :我們(men) 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努力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上走在前做示範。工作實踐中,始終堅持因地製宜、分類指導,更好地傳(chuan) 承百年工商基因,堅持有所必為(wei) 、有所不為(wei) ,堅持紮紮實實、踏踏實實,堅持立足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科研條件和現實能力,統籌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壯大、未來產(chan) 業(ye) 培育,加強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加力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一是進一步夯實提升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堅定不移推進“465”現代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聚焦強鏈補鏈延鏈,抓好項目增量、企業(ye) 增容、開放增效和服務增值,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創新智造強市和卓越影響力的新時代工商名城。在此過程中,我們(men) 將發揮好無錫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鞏固提升、拉長長板,形成更多標誌性成果,突破更多卡脖子技術;同時,我們(men) 將把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必須堅守的基本盤,用好“智轉數改網聯”,加強資本合作賦能,支持企業(ye) 向先進工藝突破、向價(jia) 值鏈高端邁進,向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延伸。
二是進一步前瞻布局未來賽道。突出頂層設計、加強務實推進,聚焦每個(ge) 板塊、每個(ge) 園區、每個(ge) 細分領域的基礎條件,有選擇地借力借勢發展“5+X”未來產(chan) 業(ye) ,選準方向,加力突破,形成優(you) 勢。特別是堅持特色產(chan) 業(ye) 園區集聚發展,大力招引鏈主企業(ye) 和細分領域頭部企業(ye) ;發揮無錫產(chan) 業(ye) 配套優(you) 勢聚力突破集聚產(chan) 業(ye) 領域關(guan) 鍵零部件;加強“雪中送炭”應用場景的牽引帶動。比如,依托大院大所發展深海裝備,依托清華大學等頂尖團隊發展人工智能,依托配套能力強的特點發展人形機器人,依托通用機場等應用場景發展低空經濟,依托江南大學科研優(you) 勢發展合成生物,依托“兩(liang) 機”產(chan) 業(ye) 基礎發展商業(ye) 航天,持續壯大產(chan) 業(ye) 規模、形成比較優(you) 勢。
三是進一步培育壯大發展動能。發揮好科技創新的企業(ye) 主體(ti) 地位和政府推動服務“兩(liang) 個(ge) 作用”,加快培育更多創新型企業(ye) ,把更多科研平台特別是實驗室和創新聯合體(ti) 建到企業(ye) 中,加大對企業(ye) 應用研究、應用引發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發揮好我市產(chan) 業(ye) 創新研究院橋梁紐帶作用,充分摸清企業(ye) 需求、產(chan) 業(ye) 需求,打造“科技創新服務體(ti) ”和“產(chan) 業(ye) 技術加速器”;加大領軍(jun) 團隊引進力度,努力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完善高校和企業(ye) 人才雙向流動機製,全麵放大高校院所的技術溢出、人才溢出、“公司溢出”效應,推動“有目的創新”與(yu) “有組織科創”融合共進。
人民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導激勵廣大群眾(zhong) 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請問趙市長,過去一年無錫在民生保障方麵進行了哪些富有成效的探索,下一步又將怎樣托舉(ju) 起“穩穩的幸福”?
趙建軍(jun)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黨(dang) 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men) 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樹牢宗旨意識,全力以赴辦實事、破難題、優(you) 服務,著力提升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比如,我們(men) 深入開展民生服務“十百千”行動,每季開展“市長市民麵對麵”活動,高效辦理2600多件“微幸福”民生事項、回應3.6萬(wan) 餘(yu) 條“民聲留言板”訴求建議,有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我們(men) 實施一線環衛工人“愛心早餐”工程,設置261個(ge) 就餐點位,徹底解決(jue) 吃早餐難題。我們(men) 創新推出機動車停車便民惠民10項措施,新增停車泊位2萬(wan) 個(ge) ,公共停車場“一碗麵”的免費時間廣受好評。我們(men) 穩步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棚改安置房供給,去年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新啟動639台、竣工385台、均躍居全省首位,業(ye) 委會(hui) 或物管會(hui) 覆蓋率提升20個(ge) 百分點,人居環境質量大為(wei) 改善。
下一步,我們(men) 將堅定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線職責,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讓群眾(zhong) 生活越來越好、笑容越來越多,聚力打造讓人會(hui) 心一笑的精彩城市。
工作重點是緊盯“四個(ge) 圍繞”:圍繞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堅持小切口、大文章,統籌小改造、大工程,抓緊抓實孩子撫養(yang) 教育、青年就業(ye) 成才、老人就醫養(yang) 老等“家事國事”,務求“辦好一件、溫暖一片”。圍繞守護“困難群體(ti) ”,深化開展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錫心醫養(yang) ”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兩(liang) 大行動”,加強獨居老人、殘疾人、精神病人、因病致貧家庭等群體(ti) 關(guan) 愛幫扶,最大限度減少群眾(zhong) “後顧之憂”。圍繞人口“引育用留”,製定落實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持續促進就業(ye) 創業(ye) ,研究完善生育養(yang) 育、大學生引入、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務等政策,加強集宿區人口管理和安全防範,努力讓農(nong) 民工、環衛工人、快遞外賣等群體(ti) 享受更為(wei) 優(you) 質均衡的公共服務,著力打造全齡友好城市。圍繞安全“築基固本”,紮實開展安全生產(chan) 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深入推進消防、“廠中廠”、城鎮燃氣等領域專(zhuan) 項整治,進一步做好隱患排查、強化預警監測、落實應急措施,力保不出事、不亡人、不落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