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統籌推進金融強國建設 以改革創新寫好“五篇大文章”

發布時間:2024-03-12 09:28:00來源: 人民網

  【觀點摘要】

  ●金融要兼顧效率與(yu) 公平,構建“產(chan) 融分開、分業(ye) 經營”金融體(ti) 係,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謝超

  ●在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的賦能下,我國普惠金融有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在消費信貸領域,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馬上消費副總經理孫磊

  ●建設金融強國,要建立完整生態圈,有豐(feng) 富的金融產(chan) 品供選擇。其中,加強消費者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是提升民眾(zhong) 金融素養(yang) 重要一環。

  ——量子之歌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鵬

  ●建議以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標和評價(jia) 體(ti) 係為(wei) 指引,引導各類市場主體(ti) 加快統一思想,形成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合力。

  ——全國政協委員、申萬(wan) 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

  ●建議探索靈活多樣的抵押擔保模式,以高科技產(chan) 品的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利為(wei) 抵押,為(wei) 企業(ye) 提供金融支持,助力新質生產(chan) 力的形成。

  ——全國政協委員、中泰證券總經理馮(feng) 藝東(dong)

  建設金融強國是長期目標,是係統工程。2024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圍繞“建設金融強國 助力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人民網《人民會(hui) 客廳 2024兩(liang) 會(hui) 時刻》係列訪談邀請了多位嘉賓進行交流,人民網記者也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前方采訪了多位全國政協委員。

  嘉賓們(men) 表示,建設金融強國,需要統籌推進、多點發力,以改革創新寫(xie) 好“五篇大文章”。金融機構要加大創新,提升自身服務能力,滿足市場多元化需要。同時,要加快提升民眾(zhong) 金融素養(yang) ,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支撐。

  統籌推進多點發力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構建符合我國特色的金融體(ti) 係,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發力點。”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謝超做客訪談間時表示,金融要兼顧效率與(yu) 公平,要構建“產(chan) 融分開、分業(ye) 經營”的金融體(ti) 係,助力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建設。

  馬上消費副總經理孫磊做客訪談間時表示,要做強自身金融體(ti) 係,在提升金融機構競爭(zheng) 能力的同時,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要做強資源配置能力,把資源配置到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點薄弱環節,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力;要做強個(ge) 體(ti) 服務能力,金融機構要主動承擔社會(hui) 責任,加強消費者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實現健康的金融生態。

  “建設金融強國,需要建立完整生態圈,有好政策,以及與(yu) 之匹配的監管,並有豐(feng) 富的金融產(chan) 品可供選擇。其中,加強消費者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提升民眾(zhong) 金融素養(yang) 是重要一環。”量子之歌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鵬表示,當前學校缺乏相應的金融知識教育,大部分人多是通過購買(mai) 保險、基金等不同程度接觸到金融產(chan) 品,金融知識有待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申萬(wan) 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接受采訪時表示,要全麵理解金融高質量發展內(nei) 涵,建立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標和評價(jia) 體(ti) 係,突出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宗旨。建議以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標和評價(jia) 體(ti) 係為(wei) 指引,引導各類市場主體(ti) 加快統一思想,形成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楊成長說,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中關(guan) 於(yu) 德治與(yu) 法治、義(yi) 與(yu) 利、誠信和利益、創新和守正、實與(yu) 虛的關(guan) 係,影響到金融行業(ye) 的經營行為(wei) 、價(jia) 值理念、業(ye) 務導向。金融機構要樹立正確的經營觀、發展觀和服務觀,增強對實體(ti) 經濟薄弱環節的服務意識。

  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

  謝超表示,當前,實體(ti) 經濟麵臨(lin) 著縱向和橫向的創新改革。對於(yu) 縱向改革,關(guan) 鍵在於(yu) 加速追趕式創新,需要以“大政府+大企業(ye) +大銀行”為(wei) 特點的追趕式體(ti) 製予以支持。金融主要職責是提供持續、穩定且充足的資金支持,大銀行在這方麵具有明顯優(you) 勢;對於(yu) 橫向改革,重點在於(yu) 加速顛覆性創新,以構建“製度供給+中小企業(ye) +資本市場”的引領式體(ti) 製予以支持。

  “技術產(chan) 業(ye) 化很大程度上屬於(yu) 引領式創新範疇,不僅(jin) 需要金融提供資金支持,更需要資本市場發揮篩選效應。”謝超表示,私募股權投資與(yu) 公開股票市場的良性互動是資本市場促進創新的主要機製。其中,注冊(ce) 製是實現私募股權投資與(yu) 公開股票市場良性互動的關(guan) 鍵一環。

  具體(ti) 到消費領域,孫磊表示,發展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地促進消費增長。在這方麵,金融機構既要有責任擔當,也需要財政貨幣政策的支持。這既能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又能讓其可持續性商業(ye) 運轉。要打造良好的產(chan) 業(ye) 生態,包括在消費形態數據支持、文化誠信意識等方麵進行體(ti) 係建設。

  “金融領域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要把科技放在重要位置,建議成立專(zhuan) 業(ye) 的國家層麵的科技發展銀行。”全國政協委員、中泰證券總經理馮(feng) 藝東(dong) 接受采訪時表示,要為(wei) 科創企業(ye) 提供無擔保、無抵押、無質押的中長期信用貸款,探索靈活多樣的抵押擔保模式。以高科技產(chan) 品的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利為(wei) 抵押,為(wei) 企業(ye) 提供金融支持,助力新質生產(chan) 力的形成。

  李鵬認為(wei) ,當前民眾(zhong) 金融素養(yang) 有待提高。部分金融消費者缺少相應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容易造成市場與(yu) 消費者間的鴻溝。要進一步提高民眾(zhong) 的金融素養(yang) ,補齊知識短板,讓民眾(zhong) 帶著金融知識參與(yu) 到投資消費的實踐中。

  在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同時,要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這既是維護金融安全和社會(hui) 穩定的內(nei) 在需求,也是金融業(ye) 和經濟社會(hui) 長遠健康發展的基石。”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hui) 委員許進建議,完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質量的評價(jia) 體(ti) 係,多部門聯動合力打擊“代理維權”黑灰產(chan) ,強化頂層設計,推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高質量發展。

  發揮金融科技作用服務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wei) 代表的數字技術飛速發展,成為(wei) 了推動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引擎。

  孫磊認為(wei) ,當前,在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賦能下,我國普惠金融有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在消費信貸領域,利用金融科技,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讓公眾(zhong) 的體(ti) 驗感越來越好。

  孫磊認為(wei) ,利用“人工智能+”可以低成本觸達客戶,實現機構和用戶互動,降低了運營成本。過去需要人工看征信報告,收集各種數據,現在通用“人工智能+”處理海量數據,解決(jue) 了大量小額、分散等業(ye) 務難題。此外,利用金融科技,審批時間縮短到秒級審批,讓更多用戶參與(yu) 金融業(ye) 務中來,推動了消費信貸市場發展。

  “當前,每個(ge) 人都在深度介入移動互聯網,我們(men) 在進行民眾(zhong) 金融知識普及時,也要適應這一變化。學習(xi) 金融知識時,不再像傳(chuan) 統線下課堂學習(xi) ,而是打開手機用直播方式學習(xi) ,在社群裏跟班級成員互動。”李鵬說,要用更好的內(nei) 容、更好的技術去服務用戶。

  人民會(hui) 客廳·2024兩(liang) 會(hui) 時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