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武漢新洲:送訓下鄉春潮湧 實用技能助振興

發布時間:2024-03-12 10:48:00來源: 人民網-湖北頻道

  3月5日,武漢市新洲區2024年農(nong) 村實用技能人才培訓班在舊街熊畈村開班,武漢宜稞生態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50名當地農(nong) 民參加培訓。培訓班邀請五位專(zhuan) 家進行授課,采用理論加實操指導的培訓模式,主要培訓內(nei) 容有綠色食品生產(chan) 規範、綠色食品生產(chan) 技術、蝦稻共作生態模式、植保無人機使用、熊畈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規劃。

  熊畈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熊建紅介紹:“2017年,周全辭掉大學教師職位來到我們(men) 熊畈村,帶領村民成立武漢宜稞生態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當時的熊畈村還是個(ge) 貧困村,他從(cong) 租民房、住窩棚幹起,租賃水田搞起蝦稻、蛙稻共作生態種養(yang) 。曆經幾年摸爬滾打,現已建成稻蝦共作、稻蛙共作、優(you) 質水稻種植的生態種養(yang) 基地500餘(yu) 畝(mu) ,注冊(ce) 有‘宜稞’大米、‘逸品樂(le) ’水產(chan) 品二件商標。‘宜稞’稻米榮獲 《品牌強國優(you) 選成員單位》,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wei) 綠色食品。周老師對益生菌應用在種植和養(yang) 殖中很有研究,蝦稻、蛙稻生態種養(yang) 能很好地修複土壤、調節水質,生產(chan) 出優(you) 質生態稻米和水產(chan) 品。宜稞合作社樹立了一年示範、三年見效、五年增收的目標,力爭(zheng) 通過五年的生態產(chan) 業(ye) 建設,實現集體(ti) 增收、村民致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2024年新年伊始,新洲區結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力開展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職業(ye) 技能培訓“春潮行動”,依托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聯合推出的“十百千萬(wan)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村實用人才孵化工程,選擇有條件的本地產(chan) 業(ye) 企業(ye) 、農(nong) 業(ye) 合作社等為(wei) 培訓基地,針對務工人員和產(chan) 業(ye) 特點,聘請專(zhuan) 家進行實用技能授課,把培訓送進鄉(xiang) 村、送進企業(ye) ,已開展各類職業(ye) 技能培訓1473人。

  為(wei) 持續推進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職業(ye) 技能培訓“春潮行動”,新洲區人社局創新工作舉(ju) 措,不斷加大職業(ye) 培訓政策宣傳(chuan) 力度。一是創新政策宣傳(chuan) 方式,結合區文化係統春節期間在人民廣場、問津書(shu) 院等地組織開展的“百姓大舞台”文藝演出活動宣傳(chuan) 就業(ye) 培訓政策,有效提升政策覆蓋麵和群眾(zhong) 知曉度;二是組織工作人員開展“拜年送政策”活動,主動上門對各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宣傳(chuan) 就業(ye) 培訓惠民政策和推廣“零工驛站”就業(ye) 服務微信小程序,引導群眾(zhong) 網上報名參加職業(ye) 培訓;三是加強培訓機構管理,提高職業(ye) 培訓能力,針對新洲區本地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情況,鼓勵支持職業(ye) 培訓機構重點建設農(nong) 村實用技能、月嫂、家政服務、茶葉等實用性強的職業(ye) 技能培訓專(zhuan) 業(ye) ,聘請既具理論知識又具備實踐操作能力的“雙師型”行業(ye) 專(zhuan) 家能手走上講台授課,切實提高職業(ye) 技能培訓的實用性、適應性、針對性,提升職業(ye) 培訓水平和質量。

  下一步,“春潮行動”農(nong) 村實用技能培訓班還將在新洲區三店、舊街、徐古、李集、潘塘等街道巡回開班,傳(chuan) 授瓜蔞種植、茶葉種植加工及茶藝、藍莓種植、花果種植等技能課程,讓更多的人員和企業(ye) 受益。(袁曉西、曾世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